《昨夜星辰昨夜风——最后的贵族李德裕》
第53节

作者: 玉搔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5-13 11:32:31

  第六章:悬崖上的血色杜鹃——维州事件的来龙去脉
  又是“雨洗清明万象新”的阳春三月。长安城东南的曲江池花开十里。特别是西岸的杏园,繁花暄妍,“映云犹误雪,熙日欲成霞”。这里是每科新进士初次聚会欢宴的地方。同一榜进士要公推两位英俊少年,骑马遍游长安城内外名园,采撷最娇艳的花朵。得意的新进士们把酒吟诗,在恬淡春风里度过整个白昼,“每到黄昏醉归去,纻(音zhù,苎麻布)衣惹得牡丹香”。
  太和初年的某一日,如雪的杏花下,也有几个把酒闲话的人。只是他们满头霜侵的发,再加上一脸尘染的倦意,可不是什么青春年少的新贵人。清河崔氏的崔群几年来一直不太如意。因奸臣的几句谗言丢了宰相之位后,他几经辗转,镇守徐州。不曾想,手下的将领煽动兵变,将他赶出节度牙门。诗人白居易刚被免去刑部侍郎,改任太子宾客分司东都这个有名的闲官。他的仕途,实际上已划上句号。与白居易同时任翰林学士的另外五位,先后成为宰相。只有他一人失意。这成了诗人心中永远的痛楚。

  另一位,就是李绛了。在唐穆宗(李宥)、唐敬宗(李湛)在位时,他在长安、洛阳担任过一些品级虽高,却没有实权的官,还镇守过兖州。李绛嫉恶如仇,身上背负了太多奸邪之人仇恨的目光。元和宫变后的数年,恰恰是昏君奸臣当道的日子。李绛失意,也就在意料之中。
  今天,人到暮年的故友又聚集到他们开过筵、探过花的杏园,联几句诗,追忆似水年华。这一回,是崔群首唱:“杏园千树欲随风,一醉同人此暂同”。
  李绛接下去吟出了“老态忽忘丝管里,衰颜宜解酒杯中”。
  如果说白居易下一句“曲江日暮残红在,翰苑年深旧事空”和刘禹锡收尾结句“二十四年流落者,故人相引到花丛”感怀自身遭遇,都很到位。李绛的接句却不能反映他的风貌。或者说,只是一个坚强的人偶尔的颓唐、严肃的人偶然的懒散。
  这种闲散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李涵(唐文宗)即位后,命李绛出镇山南西道(今陕西省南部、重庆市北部)。这一带羌、獠杂居,民风劲悍。当李绛告别长安娇艳的杏花,踏上南下长路,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一去不回。
  当年,神仙宰相李泌(音bì)定下南结南诏、共抗吐蕃的策略后,南诏与大唐和平共处过一段岁月,还曾联手大破吐蕃。就在李绛来到山南西道的第二年冬,南诏又一次大举进犯。山南西道毗邻西川(今四川省川西平原一带)。天子下诏,命李绛募兵千人前去增援。走到半路,劫掠一番的南蛮已退兵。各路援兵纷纷原路折还。朝廷要山南西道解散新募的士卒。接到诏书后,李绛召集募兵,传达了朝廷的意思,还赏赐了他们些麦子。一心指望吃皇粮的士卒也只好怏怏而退。

  没想到,却发生了一场意外风波。
  李绛素来厌恶阉人,对监军宦官杨叔元自然十分冷淡。见募兵们满心失望,这个阉人觉得报复的时机到了。他故意当着众人的面,指责李绛的赏赐太少,煽动不明真相的士卒闹事。我估计,杨叔元的本意是要给李绛制造点麻烦。如果士兵骚动,节度使难逃其咎,多半会被降调。没想到,事态迅速失控。乱兵鼓噪着,杀进牙门,洗劫了府库。李绛猝不及防,仓皇登上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北城的女墙。左右随从都劝他缒(音zhuì,用绳索拴住人或物)城而下,暂时外逃躲避风头。与李绛杏园联句的崔群在徐州兵变时,就低下头,接受乱兵摆布,保住一条老命。

  可李绛拒绝逃跑。
  白发飘萧的老臣双手紧攥着那根象征节度使权力的节旌,异常深沉地望着黑压压的乱兵涌上城头。与李绛朝夕为伴的观察判官和牙将死死守在他身边,没有一个人逃走。李绛痛苦地望着他们被杀红了眼的乱兵砍翻在地。防守的圈子越来越薄。最后,他发现自己孤独地站在面目狰狞的野兽中,脚下一地血污……几天后,朝廷还收到杨叔元的奏章,说李绛克扣募兵的财物,引起哗变,阖府老少被屠杀一空。

  长安的朝堂上一片哗然。为李绛申冤的奏章如雪片般飞来。直到有人把杨叔元如何激怒士兵的经过原原本本地写了下来,呈奏上去,天子才明白了惨案的真相,立刻派“气豪嫉恶”的大臣温造接任节度使。
  到梁州后,温造在节度牙门摆下筵席,宴请八百乱兵。酒酣耳热,紧张的神经开始松弛下来。觥筹交错的喧闹掩盖住了帘幕后的杀气。就在变兵将醉未醉之际,突然听到一个冷峻而短促的声音:杀!
  伏兵四阖,牙门内刹那间刀光剑影、血肉横飞,腥红的雾笼罩在帷幕间,模糊了舞席歌尘。不知就里的杨叔元当场瘫痪在地,好半天才挣扎着爬到温造面前,抱着他的靴子痛哭流涕。温造平静地吩咐牙兵们将杀害李绛的凶手斩成一百段,其余的也悉数斩首,投尸汉水。在大明宫,阉人家族杨氏的势力盘根错节,很难动摇。温造知道那帮阉人会替杨叔元求情,大约不会是死罪。他看都不看脚下瑟瑟发抖的阉人一眼,扬长而去。温造要用一百个首级去祭奠李绛。

  如果魏徵是一面镜子,那粼粼镜光早成了传说。如果晚唐还有一面镜子,象魏徵那样,让天子站在镜子前面,“可明得失”,那就是李绛了——现在,这面镜子也碎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