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漱玉词:怀想古诗词里的那些百媚千红》
第29节作者:
孟斜阳 日期:2011-04-22 14:13:23
此外,还有一首《临江仙》也是以“庭院深深”开头:
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迟,为谁憔悴损芳姿。
夜来清梦好,应是发南枝。
玉瘦檀轻无限恨,南楼羌管休吹。
浓香吹尽有谁知,暖风迟日也,别到杏花肥。
————《临江仙•梅》
这是一首咏梅词。
“庭院深深深几许”,一种幽深静谧的环境氛围扑面而来。庭院花木森森,楼阁小窗幽幽,云雾缭绕,清寒阵阵,今年的春日仿佛来得格外迟。那闺中人为谁而玉容憔悴?昨夜清梦正好,想来梅花也该开花了。“云窗雾阁春迟”的这个“迟”字是一种闺中人的主观感受。并非春迟,而是人的凄黯心绪感觉不到春日已至。
然而,庭院里的梅花却已是“玉瘦檀轻”,凋零憔悴,枝头上空栖着一腔愁怨。花犹如此,人何以堪?那南楼羌管就不要再吹奏那些伤感悲怨的曲调了吧。这梅花的浓香吹尽也无人领会,即使暖风迟日到来,杏花在枝头盛开,梅花也终究“零落成泥碾作尘”。
“杏花肥”是形容杏花盛开。一个“肥”字与“绿肥红瘦”有同工之妙,新鲜工巧。正好和“玉瘦檀轻”的梅花形成鲜明对比。而词中“为谁憔悴损芳姿”、“夜来清梦好”、“无限恨”,都将人的思想情感赋予梅花。梅花的物态形象“发南枝”、“玉瘦檀轻”、“浓香”,与人浑然一体,寄托着南渡词人飘泊痛楚、苦无知音的愁思,意味悠远深长。
当时,国破家亡,朝庭主和,李清照只是不过一弱女子,既不能横刀跃马、效命沙场,也不能向朝庭一进忠言,根本无法有效地改变外界的情势。她内心的愁苦只有诉诸笔端:“为谁憔悴损芳姿”、“玉瘦檀轻无限恨”、“浓香吹尽有谁知”,这正是李清照内心的真实感受。
“庭院深深深几许”,走入幽深的庭院,走入那杨柳堆烟的密林,再踱过这无重的帘幕,幽径深处,乱红飞过轻瞌的双目,倏忽百年。朱门深院,弹指芳华.这寂寂空庭、深深院落里,那清婉若水的女子,那如花的美眷,却怎奈何这似水的流年?
庭院深深深几许
日期:2011-04-25 09:18:19
李清照写的一首 《忆秦娥》,很可能也是她在建康城时的感受: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忆秦娥》
透过这些苍凉落寞的文字,我仿佛看见那个宋朝的女子正在那建康城高楼上远远地眺望。
远处那蜿蜓起伏的群山,近处那辽阔坦平的原野,都被一层灰蒙蒙的薄雾笼罩着。落日的黄昏余辉里,点点黑色鸦影从远处飞来,让人无限惆怅。这时,耳畔又传来黄昏的画角声,在群山和原野中回荡,尤觉黯然神伤。
当她回到房内,熏炉里的香料已经烧尽,杯中尚余残酒,然而心中愁绪那样浓厚。阵阵秋风地吹落了梧桐黄叶,一片片从眼前飘落,使人的心情更加沉重,更加忧伤。
独上高楼,凭栏远眺,满目苍茫,在一个愁思郁结的女子眼里会是怎样的柔肠百结?这茫茫人海、浩浩红尘中又有几人能够读懂她此时的心魂?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这群山,旷野,凄凉的鸦叫声,悲壮的画角声,渲染出一种秋日暮色里凄旷、悲凉的气氛。而画角之声正是从那远处的军营中传来的。声声惊魂的画角声,仿佛带着战争的阴影,还有那不祥的鸦噪,更让她感到国家命运前途的险恶莫测。而香断酒残,梧桐叶落,则正是李清照悲怆心境的写照。
她是那样一个敏感多情的女子,见花落泪,望云生愁。哪怕是登楼望远,看着黄昏落日里的群山和田野,听着暮鸦群噪和风吹落叶的声音,心中的种种思绪如潮水决堤而来。也许,她常常在那些轻飘飘的旧时光里拣拾着记忆的碎片,或喜或悲,深自咀嚼离乱中的寂寞滋味。
她曾经有过那样美好的秋日情怀:“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蘋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应恨,人归早。”
那是她美好的少女时代,那是在和平而温馨的日子里。如今的秋色却如此令人伤感,如此凄凉寂寞。
很多时候,她的内心一片荒芜。在这样一座陌生的城里,栖鸦暮归,画角声起,西风吹寒,梧桐叶落,正是惹人愁思时候。充满惊惶、流离和亡国者落寞情怀的城里城外,每一处风景都能触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都纠缠着记忆深处最刻骨的情怀。
月半弯,凉初透,东篱酒冷,满地黄花堆积,谁念西风独自凉?
在这秋色正浓的日暮黄昏,深深的寂寞犹如看不见的潮水,在不期然间袭上人的心头。寂寞是人生中难以拒绝的生命体验,寂寞使人的思绪向灵魂的深处飞动,使人在浮华或清贫底下获得生存的悲剧感和真实感。人的一生不可能不忍耐寂寞,忍受生命本身呈现出所有真实状态。
风吹梧桐叶落,暮色渐苍茫,楼上人独立。就将这一阙素语,满纸清愁,都嫁与秋风吧。当梧桐落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那远处的群山沉入了暮色,一片苍莽沉寂,原野上的树在落日余辉中肃立沉思。
南渡之后,李清照目睹山河破碎、人民离乱、沦落异乡、文物遗散等惨状,加之对南宋政权的深深失望,顿感心力交瘁。这首《忆秦娥》当是她站在建康城楼头凭吊半壁河山,对昔日和平温馨的生活所发出的深深缅怀和对如今痛苦现实的无奈。
这情景让我想起了德国伟大诗人歌德的诗<<浪游者的夜歌>>:
群山一片沉寂
树梢微风敛迹
林中百鸟缄默
稍待你也安息
那位叫李清照的宋朝女子,在天地之间寂寞舒广袖,轻舞飞扬,谁能令她寂寞的心灵得到慰藉,谁能让她内心深处的生命激情能够点燃?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