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漱玉词:怀想古诗词里的那些百媚千红》
第27节作者:
孟斜阳 日期:2011-04-17 10:38:42
十二,九万里风鹏正举:那是自由不羁的风,飞越沧海的蝶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渔家傲》
这是一首独一无二的词。
不只是在一册《漱玉词》中,这首词显得高蹈而独特。在整个宋朝词坛上,这首《渔家傲》也是个异数。
长期以来,李清照被后人誉为“婉约宗主”,也被人称作“李三瘦”。这是因为她以“瘦”入词,皆成绝妙: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所以,一册《漱玉词》花影婆娑,惊鸿翩跹,泪染红绡透,婉约柔情溢在字里行间。但是,谁又会想到她腕下的文字会骤然腾云起雾,直上天庭呢?
试看:“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真是好磅礴的气势,好宏阔的手笔!《蓼园诗选》说:本词“无一毫钗粉气,自是北宋风格。”后世梁启超评道:“此绝似苏辛派,不类《漱玉集》中语。”还有人因此称李清照有“丈夫气”,为词中的李太白。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起笔苍茫宏阔,云涛雾海,星河灿烂,是一派奇幻绚丽的天庭景象,令人目眩神迷。一个“舞”字描绘繁星点点,在天空好像帆船一样闪烁流转,传达了词人神采意绪的昂奋飞动。是景语,也是情语。
这就是李清照想象和幻觉中浩瀚壮美的宇宙图景。大有唐朝“诗鬼”李贺诗中的神韵:“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视点高远,襟怀宏阔,俯瞰人间天上。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恍惚间,她的梦魂飞越茫茫星空,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天帝所居的宫殿。这时,一个陌生的、庄严而又温和的声音传来:你要回到哪里去?那是威严仁慈的天帝关切地询问她的志向。是呵,茫茫尘世,浩浩天宇,我将归于何处?“归何处”,这是直指人心、当头棒喝的一问:你是谁?你的家园在哪里?你的归宿在哪里。“吾谁与归?”
同时,“仿佛梦魂归帝所”的一个“归”字也让人感悟到,可能这李清照本是仙子下到凡间,只是由于不堪俗累才又重归天庭仙界。这令人想起那《红楼梦》里前世本为绛珠仙子的世外仙姝寂寞林。也许,这是潜藏在女性意识深处的一种深刻的自恋情结?一种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自我肯定?李太白也被称作是“谪仙人”,后人称李清照为“女中太白”,两人在这一点倒很相通。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她惊异之余回答说,人生路漫长悠远,而天色已晚,时不我待,徒然令人嗟叹伤怀。如今诸事无成,学诗也不过薄有才名,只有一些让人惊艳的诗词文字罢了。这两句词既有对自己某些才能的自负,也有对自我人生期许落空的浩叹。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呵,她真想象那庄子笔下《逍遥游》里的鲲鹏一样,展开那垂天之翼,水击三千里,扶摇而上九万里,高飞远举,超越尘世。那浩浩天风起兮,休要停,好吹动我那一叶蓬舟飞越沧海,直飞向那海外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去!那里才是我心灵的最后皈依。那个地方没有离乱灾祸,没有孤独,没有痛苦,那是一个美妙的仙境乐土,梦中的乌托邦。三个结句缥缈仙幻,警峭劲拔,颇有李太白之风:“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乘风破浪终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首词充满了浓烈的奇幻想象和浪漫气息。开篇就展示了一幅晓雾弥天,星河翻转的壮阔场景。接着进入梦境,与天帝对答,表现了词人愿乘长风破万里浪,直达蓬莱仙岛的胸襟怀抱。特别是后两句语势迅疾飘忽,劲健有力,使人神游物外,心绪为之一振。
看过这首词,我真有几分怀疑:李清照的前世莫非真是天上的某颗星座下凡尘?
据说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命名了水星上面的15座环形山,李清照就是其中一座环形山的名字。这应该是外太空唯一一个用中国古代红颜女性命名的名字。
今天,那水星上的李清照也许真的看到了她想象中的宇宙景象:“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