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寂的宋词——跌落宋朝的蝴蝶》
第2节

作者: 一金一鑫
收藏本书TXT下载
  李煜派出了高级官员——户部尚书冯延鲁,长途跋涉来到汴京请安问好,提交了亲笔书写的《即位上宋太祖书》,请求批准继任。“臣本于诸子,实愧非才”,说自己才华不济,无心功名利禄,很想做个隐士,但祖宗二十年的基业无法舍弃,但一定会遵从旨意,“唯坚臣节,上奉天朝”,在大宋的庇护下,让老百姓们过上好日子,云云。这封信写得诚恳而谦虚,更重要的是,李煜不仅说得好,还付诸实际行动,让冯延鲁捎上了一份厚重的见面礼,金器二千两,银器二万两,织品三万匹。这份礼委实不轻,就在前一年,赵匡胤登基时,李璟也派人送礼祝贺,不过这一次的份量,竟然是上次的双倍之多。赵匡胤阅信后,收下礼单,哈哈一笑,优诏以答,并且派出了枢密承旨官员王仁赡专程南下金陵,祝贺李煜即位。

  但无论如何,父亲的南迁,几年来向汴京俯首称臣,以及宋朝逐渐强大所构成的威胁,都使得李煜变得惴惴不安。父亲一朝,打过几次胜仗,曾经将南唐的势力拓展到福建泉州、漳州一带,一度拥有三十五州的地盘,但与后周国的几次交手,狠狠地吃了几回败仗,江南兵团屡战屡败,结果割地称臣,尽失江北淮南之地。战略缓冲的地盘愈来愈向国门逼进,北宋的兵团,已经隔江相望,东南的吴越国,也是虎视眈眈。现在唯一的缓兵之计,就是希望宋朝能够容许他称臣上贡,相安无事。

  长江这道天然屏藩,暂时可让宋兵止步,不过,李煜还是采取了外松内紧的办法,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当年十二月,他下令建置龙翔军,操练水师,以备不时之需。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兵,打造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才是保卫南唐国的重要筹码。与此同时,推行与民休息的善政,蠲赋息役,提振信心,恢复战后的经济,为可能发生的战争作好物质储备。这个时候的李煜,身子勤快,思维活络,精力充沛,每日按时上朝,处理事务,仿佛有做不完的事。他现在要做的,是韬光养晦,稳定军心与民心,营造天时、地利和人和的政治经济环境,实现江南国的繁荣富强。

  李煜的判断是正确的,此时的赵匡胤也刚刚登基不久,也面临着攘外安内的政治格局,制定了“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南唐国无疑是重要的进攻目标,不过,此时的南唐国力尚丰,兵力尚足,还不能一口吞并下去。赵宋王朝给了李煜一颗定心丸,将目光转向了南唐的两个小邻居——西蜀和南汉。对于李煜来说,有足够的时间来整饬朝政,图强存远。左边是机遇,右边是挑战,他和赵匡胤开始了一场长达十五年的中长跑比赛。

  日期:2011-03-19 22:25:20
  (三)凤箫吹断水云闲
  如果要寻找春天,有两种好办法,一种是身临杏花春雨的江南,一种是潜入到唐诗宋词中去。江南的春天,鸟语花香,桃李催人。诗词里的江南,也是湖光山石,一派明媚。而多才多艺的李煜,正是那灿烂春光里一只俊俏翩然的蝴蝶。
  国事稍安,边尘且静,深宫中的李煜,找出了纸和笔。他在寻找一片草长莺飞的艺术净士,一个杏花春雨的文学世界,这个喜欢读书做文章,工于书法和绘画,通晓音律,浑身充满艺术细胞的青年君主,翰墨淋漓地发挥着与天俱来的文学天赋,试图在文化建国上作出一番努力。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李煜《玉楼春》
  月亮升上了天空,南唐国的一场盛大的酒宴开始了,酒过三巡,菜过五肴,歌舞表演也如期而至,宫娥们点唇画眉,身着艳丽的晚装,鱼贯而入,伴随着丝竹之声翩翩起舞,洁白如雪的肌肤,顾盼传情的浅笑,随风四溢的粉香,婀娜多姿的舞态,在李煜和大臣们眼前流淌。这是一个不眠之夜,李煜和他的臣子们暂时忘记了虎视鹰扬的宋朝,忘记了兵戈相见的战争,忘记了称臣纳贡的不快。酒啊,一杯一盏,浅斟慢饮。歌啊,一曲一支,咿咿呀呀。舞啊,一笑一颦,轻盈欲飞。他们沉醉于江南古城的良辰美景之中,沉浸在风花雪月的蝶舞九天之中,直回到诗酒飘香的唐朝,回到歌舞升平的长安。

  这首《玉楼春》,不是李煜最好的作品,但却是节奏最为明快、色彩最为靓丽、情绪最为欢快的一首,也许是激情时刻的真实写照,醉意连连之际,李煜仍然不忘将欢乐进行到底,他乘着酒兴,意犹未尽地宣布了一道命令,灭掉灯烛,任由马儿踏着月色归去。
  此时的南唐文化,比起江北的宋朝,的确要活跃得多,远远地走在了汴京前头。当时站在第一线参与写作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李璟、李煜和冯延巳,这三个人中,任意搬出一个来,北宋都无法与其抗衡。有一次,李璟曾经和宰相冯延巳开玩笑,冯卿啊,你写的“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冯延巳词《谒金门》中句),风吹水皱,关你什么事啊?这个冯延巳立马接过话题,陛下,我写的这句很是蹩脚,哪里赶上您的“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词《摊破浣溪沙》中句)呢?君臣之间玩词赏句,相互调侃,大有当年白居易和张祜相互之间拿诗说事的风雅韵味。

  李煜手下的大臣汤悦,负责起草诏书、敕令等重要文件,是公文写作一等一的高手。《宋朝事实类苑》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周世宗柴荣率师讨伐南唐,驻跸扬州,看到汤悦写的孝先寺碑文,大加赞叹,“每览江南文字,形地嗟叹”,觉得手下担任机要秘书的中书舍人“不称职”,换了好几拨人,甚至诏令将汤悦的公文作为范本学习参考。后来,宋太赵光义也称赞汤悦“瑰玮之文足以藻润万物”,还将皇太子托付汤悦教育引导。

  才华横溢、情感丰沛的李煜,将他父亲栽植在他身上的文学种子,长成了一片艳词的森林。他依红偎翠,流连酒乡,在歌舞的世界里,彻底遗忘了当初逃避世俗的隐士情结。得欢且欢吧,体验欢乐的时光,“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他现在已经不想再做那个远离江湖的渔父了,他是君临一方的年轻少主,青春如花,正热烈地绽放,他像一只蝴蝶,飞舞在这江南的无边春色之中。

  他的妻子——大周后娥皇站在他的身后,为李煜枯燥而单调的执政生涯,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大周后年轻貌美,高髻纤裳,能歌善舞,弈棋弹琴,无所不能,与多情的李煜仿佛是前世的姻缘,这对双飞双宿的知心爱人,在深宫中品尝着情爱的甜蜜,演绎了令人称羡的爱情佳话。娥皇精通音律,做过一件让李煜拍手称快的事情,将唐朝以来失传已久的残谱《霓裳羽衣曲》悉心琢磨,重新修订,在宫中举行大型演出,以琵琶弹奏,使开元天宝年间的遗音复传于世。

  据说娥皇曾在酒后撒娇,邀李煜起舞,后主出了一道难道,以创作新谱为条件,周后莞尔一笑,挥手写来,顷刻谱就,制成《邀醉舞破》,李煜一乐,不顾君王之尊,随着乐声醉里起舞。“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李煜的笔下,流淌着青春的溪水,爱情的芳香。

  乾德二年(公元964年),登基刚刚四年的李煜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二次不能承受之痛。继慈父撒手人寰,这一年他相继失去爱子仲宣和娇妻娥皇,“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销心里恨,又失掌中身”,一首挽辞,怀念两位家人,痛泣之态,见于笔端,对生活前景寄予无限热望的他,情绪跌落极点。杳杳香魂,茫茫天步,失去爱妻的李煜,写下长达1300多字的悼文《昭惠周后诔》,是即位时写给赵匡胤书信的三倍之多,“我思姝子,永念犹初;爱而不见,我心毁如”,在这篇文章中,李煜字字情深地追忆着娥皇红袖飞花、丰才富艺的短暂一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