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05 12:36:52
(帖子正文)
耶罗波安立都后,担心北国的民众还是要去耶路撒冷的圣殿拜祭上帝耶和华,这样一来二往的,说不定最后还是会归顺南国犹大,于是就想了一个自认为很绝,但被上帝认为很恶的主意,他“铸造了两个金牛犊”,然后对民众说:“以色列人哪,你们上耶路撒冷去实在是难。这就是领你们出埃及地的神。”
这位哥就和出埃及时的亚伦一样,完完全全犯了“十诫”里偶像崇拜的罪名。这还不算完,接着他把“牛犊一只安在伯特利,一只安在但”,为这两个金牛犊建了丘坛,然后“将那不属利未人的凡民立为祭司”,最后“定八月十五日为节期,像在犹大的节期一样,自己上坛献祭”。
这一套搞下来,基本上把之前犹太人的传统整个都改头换面了一番,上帝耶和华挑出来的人居然这么肆无忌惮!
日期:2012-06-06 14:52:48
(帖子正文)
北国在耶罗波安的英明领导之下,凡是愿意的人都可以建丘坛,成为祭司,于是特许经营遍地开花,简直搞成了全国连锁金牛教。
耶罗波安的本意是希望留住本国人,这种做法也基本上达成了目的,不过还是有一帮人却恰恰因为这个政策被逼着逃离北国,投奔犹大,这些人就是北国原来的祭司和所有利未人。现在人人都可以成祭司,简直是对传统的彻底颠覆,利未人是这个政策下的主要受害者。
南国犹大这边头三四年也发展的挺好,一开始罗波安因为毕竟地盘小人口少,所以连忙修城墙存军械备战,但是后来发现北国没有大举反攻统一全国的意思,一直都是边境的小摩擦,渐渐也就松懈下来。
罗波安深受他的风流老爸所罗门熏陶,样样都学,生活方面“娶十八个妻,立六十个妾,生二十八个儿子,六十个女儿”,可谓高产!
信仰方面也不含糊,他从来没觉得多神有什么不好,而且他母亲“名叫拿玛,是亚扪人”,信奉的就是异教神摩洛。在政局稳定后,罗波安的宗教态度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所以民众信仰自由后“在各高冈上,各青翠树下筑坛,立柱像和木偶”,基本上迦南周边能拜的神都给拜上了。
到罗波安登基的第五年头,埃及法老示撒带着兵马上来攻击犹大国,一路攻进了耶路撒冷,把满是黄金宝物的圣殿和王宫都洗劫了一遍。这真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朝回到解放前!
日期:2012-06-07 10:04:51
(帖子正文)
罗波安在位十八年,死后由他儿子亚比央即位,不过这人在《旧约》中只占了四句话的篇幅,不到一百个字,因为当了三年的王就去世了,接着是他儿子亚撒继位大统。
北国这边的耶罗波安笑看对面连轴换了三代君主,还没等他表示自己情绪稳定,他也在亚撒登基的第二年就挂了,在位二十二年。不过这位哥的身后事就比较惨了,他儿子刚即位两年,跟着手下大将巴沙出征非利士人,结果在非利士人的城外就被巴沙所杀,而且耶罗波安所有的后裔通通被杀,身死族灭。
接下来北国以色列的君王走马灯似的换个不停,因为谁都没有大义的名分,不像南国犹大那样,好歹是大卫的后裔,谁都没有话说。北国以色列这边完全就成了实力代表一切,只要你够强,就能当王。
日期:2012-06-07 10:30:06
(帖子正文)
篡国的巴沙做王二十四年,传位给儿子以拉,以拉没有他爸的手腕和人望,当了两年王,就被管理战车的将领心利反叛所杀。心利登基为王仅仅七天,只干了一件事,把巴沙全家也给杀了。紧接着,当时领军在外的元帅暗利就像宋太祖赵匡胤一样,半推半就黄袍加身,等着巴沙一家死光之后,领兵回来围城,心利在城破后逃入王宫,自焚而死。
暗利学大卫那样另起炉灶,选了示剑西北约十二公里的撒玛山上筑城,取名叫撒玛利亚。撒玛山高不到一百米,但周围多是平原,视野开阔,足以凭高固守,旁边就是南北向的商道,交通便利,确实是个好地方。从此,这个城就成为了北国后面一百五十多年的首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