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古国》
第54节

作者: 月明日
收藏本书TXT下载
  站在古城的遗址上寻找遗留下来的繁盛印记,那些络绎不绝的商队,琳琅满目的货物以及来自不同国家操着不同口音的人组成的繁荣局面仿佛就在眼前。但细细品味这种繁华,想把它抓住时,却忽然发现它已经是那么的遥远,只有满目的断壁颓垣。从高昌古城的布局,可以看出这里曾经是一个规模宏大的贸易中心。整个古城遗址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分为外城、内城、宫城3部分,与我国中原地区历代王朝都城的布局十分相似。古城的城墙虽然经历了千年的风雨,显出了破败的迹象,也早已被雨水、风刷腐蚀得失去了当年的雄壮、威武,但是仍能看出曾经的辉煌。它的外城墙有12米厚,将近12米高,长达5.4千米。这些城墙都有结实的夯土筑造而成,每层夯土厚十厘米左右。为了增强城墙的牢固性,每层夯土层之间掺杂少量的土坯。据历史记载,在高昌国的繁盛时期,这些城墙上曾经有过12重(chóng)巨大的钢铁大门,比如“玄德门”、“金福门”、“建阳门”、“武城门”等等。外城的西南方向有一座寺院的遗址,据说就是玄奘西游时讲经的地方。这座寺院规模十分宏大,内部设有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组成。大殿内的墙壁上还能清清楚楚的看到残存的壁画。发掘出的绿色琉璃瓦、纹饰华丽的石柱础和巨幅的奏乐图精美壁画,记录了都城昔日的繁华。

  内城位于外城的正中间,西南两面城墙保存基本完好,约有3公里长。宫城的形状呈长方形,位于整个城的北部。宫城内遗存的一些三四米高的土台就是当年回鹘高昌的宫廷,还有一处高达15米左右的土坯方塔,也较为完整的保存了下来,就是通常传说中的“可汗堡,”也就是王宫室的意思。在“可汗堡”的西面有一座地上地下的双层建筑,是宫殿的遗址。

  城中有着保存较为完好的房屋,这些房屋鳞次栉比的排在街道的两边,显示着当年贸易的繁盛。这些屋子有作坊、有市场、有庙宇等等,其中光僧侣就有3千人之多。
  这里是古代高昌国的都城,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有着悠久的历史。这里是著名的的丝路名城,最早的开发于西汉时期。汉武帝为了加强对西域诸国的统治,就派遣大将李广利带领部队在公元前1世纪到此屯田,设立了地方的管理单位,高昌壁。公元450年,北凉的残余势力灭掉了车师国后,高昌城迅速发展为吐鲁番盆地甚至西域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公元460年,高昌建国,由于这里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贸易,便将这里定位都城。古城在高昌国的兴盛中达到了最高丨潮丨,随后也随着高昌国的衰落灭亡而消失。公元640年,唐朝的军队统一了战乱频繁的高昌地区,并设立的地方管辖官府。高昌城就这样过去了几百年,到它的再次辉煌是公元9世纪,它又一次成为了回鹘高昌国的首府,并把这种繁荣延续到了公元1275年。这一年,蒙古游牧贵族都哇带着12万骑兵发动了叛乱,向高昌城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这场战争长达半年之久,最后因回鹘高昌王巴尔术阿而忒战死而告终,回鹘高昌国也就灭亡了。从此,高昌古城就这样荒废了下来,渐渐的被历史所封存,直到我们现在看到了古城的遗址。

  日期:2007-11-2 19:48:39
  丝路上的明珠
  高昌国名来源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因“地势高敞,人广昌盛”而得名。
  十六国末期,曾经这片土地的车师国灭亡后,一支军队的首领阚爽在柔然帮助下占领了高昌地区,自任太守,宣布脱离北凉统治。公元442年,北凉的残余势力沮渠无讳率残部重占高昌,阚爽率族人逃往柔然避难。公元460年,柔然派遣大军南下攻克高昌,杀死沮渠无讳的继承人沮渠安周,帮助高昌阚(kàn)氏族人阚伯周为高昌王,此后以高昌为国号,亦称“阚氏高昌”,揭开了高昌王国的序幕。

  阚伯周建立“阚氏高昌”后,对外彻底断绝了与中原王朝的官方关系,而以柔然为其保护国,并长期使用受罗部真可汗的“永康”年号。对内他发展地方经济,崇尚汉族文化传统。
  凭着占据丝绸之路的重要地理位置,高昌国很快就发展强大了起来。此时,高昌又与中原建立了联系,每位高昌王均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阚氏高昌之后,又先后经历了张氏高昌、马氏高昌、麴(qū)氏高昌4个王朝。其中,麴氏王朝统治高昌的时间最长,达140年之久。经过多年的经营,这里终于成为丝绸之路上一颗耀眼的明珠,成为当时西北地区通向国外的窗口,成为西部最繁华的城市和商品贸易地。经济上的繁荣富庶使高昌一度成为我国西北地区政治、文化的中心。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波斯等地的商人带着苜蓿、葡萄、香料、胡椒、宝石和骏马来到高昌城,又从这里带走中原的丝绸、瓷器、茶叶和造纸、火药、印刷术。

  由于当时繁荣的贸易,高昌国王麴伯雅还史无前例的举办了一个类似于今天的万博会的大型集会。在这次集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云集于此。他们穿着华美的衣服,拿着成袋的各国金币,说着不同的语言,穿梭在令人目不暇接的商品中。一个个的商队正从远方赶来,参加这空前的盛会,就连一向高傲的中原皇帝都被震动了,慕名来到这里参观,他就是隋炀帝。隋炀帝对高昌国的繁荣经济十分满意,几年之后,把自己的女儿也嫁给了麴伯雅。

  高昌王国还孕育了丰富的文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麴氏高昌王国十任国王都是汉人,因此汉文化对高昌的影响显而易见。高昌人的服饰也十分讲究,并擅长制作美食。驰名中外的高昌古乐,更是高昌人的骄傲。它那带有浓烈的异域风情和丰富的艺术语汇的歌舞,与龟兹乐一样在中原流行,被列入唐朝十部大乐之中,成为中西融合的文化瑰宝。

  国力的强盛也使后来的高昌国王渐渐的骄傲了起来。唐太宗时,高昌国王麴文泰自恃国家富强,对唐朝中央政府的管辖十分不满,经常做一些反抗的举动,甚至勾结西突厥截断丝绸之路。有一次,唐派使者到高昌,麴文泰不仅没有好好的款待使者,还洋洋自得的说道:“鹰飞于天,纵伏于嵩,猫游于堂,鼠唯于穴,各得其所,岂不能自生邪?”他的意思是:凭你唐朝是怎样的富国强兵,但是我只要守在这里不动,就可以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御敌于千里之外。唐太宗听到使者的回奏后,震怒了,但是由于没有出兵的借口而迟迟没有发兵。后来,高昌国开始侵占邻国焉耆的领土,焉耆向宗主国唐朝求救。唐太宗立刻就派出了大将候君集去伐高昌。麴文泰没想到,唐军在精通兵法的侯君集的率领下势如破竹,顺利的穿过了大沙漠。“高昌兵马如霜雪,汉家兵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回首自消灭”的民谣就是描述这一事件的。

  麴文泰听到唐军兵临城下的消息,赶忙将王位传给他的儿子鞠智盛。之后没过多久,麴文泰就去世了。在唐军的大举进攻下,高昌国灭亡了。 但是,高昌经济、文化在此并没有消失,一直延续了下来。唐朝在此置西州,下辖5县,高昌地区自此进入了繁华昌盛的最佳时期。
  公元866年,回鹘族的一支夺去了唐朝统治下的高昌地区,并在这里建立了国家,就是回鹘高昌。这个国家继续发挥着丝绸之路的优势,国家的经济实力大大增强。高昌国还不断加强与内地的贸易联系,与五代、北宋等许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高昌曾经用马匹交换内地的各种制品,最大的一次交易竟然有24000匹良马。除了商业贸易,高昌国的其他经济形式也都得到了大发展。手工业非常发达上,丝织品有兜罗、锦、纻丝、熟绫。棉、毛织品有斜褐、绣文花蕊布。高常人已经掌握了熟练的制铁技术。

  回鹘高昌建国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巩固统治,并十分注重与唐朝的联系。为了增强与唐朝的联系,回鹘高昌曾与唐朝多次联姻。这些措施都使回鹘高昌站稳了脚跟,再加上本身的地域优势及良好的贸易条件,国家一步步走向强大。
  回鹘高昌共立国400年,在中原政局的几经更迭之后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先后臣属于唐、宋、辽、西辽和元朝,为高昌的繁荣开创了新局面。
  据文献记载,回鹘高昌最强盛时,城头旌旗凌空,城内、佛寺林立,山谷石窟排列,街市上商号、作坊鳞次栉(zhì)比,各地各民族贩客来往如梭,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宋朝时,回鹘高昌国王在上奏给宋朝的表文中自称“西州外甥”,说明回鹘高昌王国与宋朝仍旧保留着臣属关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