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消失的古国》
第22节

作者: 月明日
收藏本书TXT下载
  新疆地区的沙漠地带,是个异常干燥的区域。那些消逝于沙漠中的生命,常常因为沙漠气候的远古而变成干尸,得到完好的保存。
  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创造了一件件惊人的奇迹。

  1980年春天,新疆考古队同《丝绸之路》拍摄组一起来到罗布泊,探索古国楼兰。十分偶然的,在一个寸草不生的土埠顶上,他们看到了一些干枯的树枝和芦苇杆。考古队估计这里可能有古人活动的遗迹,于是将上层的浮土小心地清除。果然,他们发现下边显现出一座古代楼兰人的墓葬!考古队员们又惊又喜,并马上着手挖掘,他们用了一天的时间,先将古墓周围的积土清楚掉,接着小心翼翼地将填压在死者身上的树枝和芦苇杆取了下来。当将墓穴清理的差不多后,眼前的发现将所有人都惊呆了!中那是一具完整的古代楼兰女性的尸体,一具保存得相当完好的干尸!

  墓穴之中发现尸体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情,但是这位楼兰姑娘脸面清秀,鼻梁尖高,眼大窝深,甚至连长长的睫毛都清晰可见,鼻梁高而窄,下巴尖翘,具有鲜明的欧罗巴人种特征,毛发、皮肤、指甲都保存完好,发长一尺有余,肌肤尚富有弹性。这具女尸的头上戴着尖顶毡帽,帽插数支翎,身着粗质毛织物和羊皮,足蹬粗线缝制的毛皮靴,仰卧在一座典型风蚀沙质土台中,仿佛刚刚睡去。她那健壮的骨骼、古铜色的皮肤让人相信她随时会站起来奔跑,甚至她的头发和皮鞋里的虱子都是那么的栩栩如生。在场的人都亲眼目睹了古楼兰人的风采,发现者更是激动不已。

  据考证,这具女尸是3380年前遗存下来的,具有白种人特征,是迄今为止新疆出土古尸最早的一具。在此之前,人们从来没有真正见过楼兰人的样子,更不用说这么直接、这么形象。科学测定,这位楼兰美女死的时候是45岁左右,生前身高1.57米,现在重约10.1千克,血型为O型。
  楼兰干尸被发现的消息传到日本,引起了轰动。日本人为她做了一件复制头像,一时间,“楼兰美女”的称谓响遍世界。
  2005年的4月,楼兰美女的还原形象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经素有“古人复原大师”之称的赵成文教授之手,这位楼兰美女穿越远古的隧道展现在人们面前。在这次还原中,赵教授非常注重形象的搭配。他所做的复原像,是这位楼兰美女35岁左右时的容貌,娥眉清秀,眼睛深凹且有神,大眼睛,高鼻梁,鼻尖而翘,薄薄的红唇,下颏较尖,颧骨略高,薄唇轻抿。赵教授还把美女头上的毡帽改成了白色羊绒帽,帽上插有3根雁翎,头发棕红色,并增加了长度,身着粗线混纺上衣,侧身姿势,略左侧,与右侧头发呼应。构图形成后大家发现,这是一个十分俊美,却带有着浓重忧郁气质的中年美女。

  “楼兰美女”的现身,让人们惊叹不已。实际上,这具干尸离人们的想象是有很大差距的,如果只看干尸,很多人并不会看出“楼兰美女”的美来。传说中,其实还有一个更为神奇、美丽的干尸曾被发现。
  1934年,在重回新疆后,斯文·赫定遇到了当年的向导奥尔德克。奥尔德克向赫定讲述了自己的新发现:在罗布泊,他发现了一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赫定听了,立即让随行的沃尔克·贝格曼带队,跟着奥尔德克去寻找那个地方。
  按奥尔得克指定的方向,那一千口棺材的所在地应该是在库姆河以南地区。这里的原野布满了雅丹、沙丘和柽柳墩,就如一个巨大的迷魂阵。贝格曼他们走了一上午,竟然发现来到的是昨天曾经来过的地方。
  考察队开始怀疑是否有这样一个地方,怀疑奥尔得克是否真的去过那里。在灰心丧气中,考察队意外地拐向了一条库姆河的支流,这是一条没有名字的河,贝格曼随口把它叫做“小河”。
  日期:2007-10-6 16:45:41
  考古队沿着小河边测量绘图边前进。这时已是6月,沙漠里的天气变得特别热,所有的人都汗流浃背气喘吁吁,而周围的牛虻闻味而动,大家几乎要发疯了。

  就在这天傍晚,奥尔得克找到了他曾发现的墓地。
  奥尔得克就像是走进了梦境,迷迷糊糊地张望着,谛听着,他久久地凝望着一座小山包一言不发,而此时人们都在忙着搭帐篷,准备晚上的营地。突然奥尔得克指着那个山包大叫:“那……就是它。”
  那是一个插满了立木的大沙土堆,埋藏着许多的棺材。贝格曼惊喜地逐个发掘,突然,一个被打开的棺材让他震惊了——一具几乎可以说是完美的干尸出现在他眼前!“高贵的衣着,中间分缝的黑色长发上戴着一顶装饰有红色带子的尖顶毡帽,双目微合,好像刚刚入睡一般,漂亮的鹰勾鼻、微张的薄唇与露出的牙齿,为后人留下一个永恒的微笑。”贝格曼后来这样向欧洲人讲述他的发现。他把她称作“微笑公主”,把发现“微笑公主”的地方起名为“小河墓地”。可惜的是,“微笑公主”在惊世一现后,就又沉入沙漠。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能够找到她。而“小河墓地”,也在贝格曼来过之后,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60多年中不见踪迹。直到2000年,中国的考察队才再次寻找到了它的所在。

  2003年,对小河墓地的考古发掘正式展开了。
  罗布泊的一个无风的早晨,小河墓地。所有的人都屏住呼吸。一座船形棺木正在开启。紧绷在棺木上的牛皮断裂的声音沉闷而有力,像从幽深的海水里传出的某种震响。那声音刺激人的神经,让人兴奋,那是历史从3800年前走来的脚步声。
  一种看上去像是卧于沙土之中的一只只小船,这便是小河墓葬发掘过程中发现的船棺。
  其中一只船棺上面覆盖着生牛皮。楼兰人当年应该是把活牛拉到下葬现场宰杀,当即剥下牛皮包裹棺木。这样,随着牛皮中的血水逐渐蒸发,牛皮收缩,就会把棺木包裹得异常紧密,除非人为破坏,否则风沙雨水是很难侵蚀到棺木中的墓主人的。开棺的时候,由于牛皮把棺木包裹得非常紧密,以至某些地方不得不使用必要的工具才能把它揭开。

  揭开牛皮后,人们发现,墓棺是由两块长两米上下、宽约40厘米、厚度在10厘米左右的胡杨板材,经人为加工成弧形,然后两头对接,中间鼓两头尖,形状酷似一只独木舟,但没有底,卧于平整后的沙土之上;上部盖着一块块长短不一的小板拼接出来的棺盖,整个看上去就像是把一条独木舟底朝长天扣在了地上。
  当棺木顶头上的第一块盖板被取下时,里面露出些许淡黄色的毛绒物。就在第二块盖板被拿起时,一个头戴毛毡帽的极其美丽的年轻女尸的脸出现在人们眼前。有人在惊讶之余发出感叹:“现在都这样漂亮,生前一定会更漂亮。她应该是‘小河公主——真正的楼兰美女吧’!”
  这位静静地躺在棺木里被称之为小河公主的年轻女子,头戴毛毡帽,脚蹬一双牛皮筒靴,身裹毛织斗篷并别以木质别针,以一种朴素而又美丽的装扮安度着她在沙海之中的“沉睡”。女尸颧骨较高,眼窝深陷,鼻子尖而高,嘴唇薄且细长,发发呈亚麻色,这些都是欧罗巴人种的典型特征。
  许许多多楼兰姑娘的发现引起的震动,决不亚于当初楼兰古城的发现,并由此引发了楼兰人种问题的大讨论。罗布泊地区古代居民属于什么人种?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的人为什么会在3000多年前出现在中亚?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