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与美国大博弈》
第44节

作者: 谁知我是苍鹰
收藏本书TXT下载
  “缅因”号事件值得回忆。1898年初,一艘名为“缅因”号的美国军舰驶入古巴首府哈瓦那港。这时候,古巴独立战争快要大功告成,西班牙殖民统治者正做最后的挣扎,而对古巴早有觊觎的美国政府,匆忙以“帮助古巴革命”为幌子,以保护侨民的安全为借口,派“缅因”号军舰,抵达哈瓦那港。2月15日晚,在哈瓦那静静的港湾里,“缅因”号巡洋舰停泊在海面上,甲板上的美国海军士兵载歌载舞。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缅因”号剧烈地震颤一下,顿时黑烟滚滚、红光冲天,整个军舰变成一个火球,紧接着又是一声巨响,整条军舰慢慢倾斜,最后沉没了。

  该爆炸事件轰动整个美国,各大报纸以头条位置报道这个事件,人们议论最多的是军舰被谁炸掉的:会不会是西班牙人干的?也有可能是古巴人所为?很快,美国有关方面公布了调查结果,声称这艘军舰是西班牙人用水雷炸沉的,毫不迟疑地将责任归在西班牙政府头上。美国沸腾了,扩张主义分子抓住这个机会,在全国各地狂热地进行战争宣传,很快美国向西班牙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全部撤出古巴。西班牙政府予以拒绝,坚称这次爆炸来自军舰内部,与他们无关。两个月后,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美西战争就这样爆发了,战争是在古巴和菲律宾同时展开的。美西战历时3个月,以西班牙彻底失败而告终,美国夺得了古巴、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

  霍尔木兹海峡对峙事件,可以确认为典型的策划事件。事后美国方面称,1个月前伊朗快艇曾两次逼近,美国军舰不得不进行开火示警。假设美国成功制造出波斯湾事件,对伊朗军舰技术性擦枪走火,那么事件的后续发展,将会朝着越南战争的方向,还是朝着美西战争的方向?就像恐怖分子可以轻易发动袭击,美国可以随时随地挑起战争,但未必有能力决定战争走向,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失利、在越南战争中溃败,海湾战争勉强能够拿出手,都是涅软柿子的经典案例。美军活跃在好莱坞影片和媒体帝国里。连小小的伊拉克能拿不下,如果敢对伊朗进行战争冒险,可以预见它在伊朗的结局,不会比在越南的下场好多少!

  日期:2010-12-30 19:04:44
  接上
  发生在一前一后的两个事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霍尔木兹海峡对峙事件。
  半年多前,伊朗和英国之间发生扣押水兵事件,15名英国驻伊海军士兵在进行例行商船检查时被伊朗海军抓走。一名不愿公开姓名的伊拉克渔民描述说,当天早上他看到两艘小船,每艘上面大约有6到8名联军士兵,他们正在海湾地区检查伊拉克和伊朗船只,但突然来了几艘伊朗大船,把这两艘小船和船员带到了伊朗水域。
  这时候波斯湾上空的战争阴霾未散,美国在波斯湾有“约翰•斯滕尼斯”号和“艾森豪威尔”号两个航母战斗群,这是自伊拉克战争以来美国首次在海湾地区集结两个航母战斗群。美国拒绝排除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性,阿富汗恐怖分子在伊朗边境地区频繁发动袭击事件,伊朗革命卫队为了防止边境不被侵犯而进入戒备状态,15名英国驻伊海军士兵就是在该敏感情况下被扣押的。谁让英国和美国、以色列给外界以战争轴心的印象呢?伊朗以入侵自己水域为由扣押这些水兵,英国政府对伊朗的指控予以否认,并要求伊朗尽快释放被扣人员。

  3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强硬表态,伊朗扣押英国士兵的行为“不可原谅”。当天两架美国飞机侵犯了伊朗领空。伊朗石油城阿巴丹的革命卫队指挥官阿格利称,美国飞机从阿巴丹市的西北方侵入伊朗领空,然后从西南方向离开。飞机在飞行过程中拖出长串白色烟雾,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注意。他没有指明美国飞机的机型以及持续的时间,他还说美国飞机此前曾多次侵犯伊朗领空。

  英国和伊朗对峙期间,伊朗方面数次公布视频资料,英国士兵站在波斯地图前面,承认当时他们所在船只已在伊朗水域。英国透过各种渠道与伊朗沟通,卡塔尔和叙利亚在中间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方面想加入进来,但英国以怕坏事为由拒绝。五角大楼官员曾经向英国提出展开武力行动的建议,但英方予以坚决拒绝。很大程度上美国人做做样子而已,英国人的阻拦也是,喊了好几年了,要打早打了。

  4月4日,伊朗总统内贾德在记者会上突然宣布,由于时近基督教、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三个重要宗教节日,伊朗决定赦免英军士兵,当作是送给英国的礼物。他还说,希望英国不要因为被扣士兵讲了真话而惩罚他们。当晚,伊朗总统内贾德在谈笑间释放了15名被扣押的英国水兵,历时13天的“水兵事件”在达到高丨潮丨的同时走向尾声。他亲自出席简短的释放仪式,接见了15名英国海军,祝他们获释后“好运”。他面带笑容和英军逐个交谈,对其中1名士兵开玩笑说:“你这次强迫休假感觉怎么样?”仪式结束后,英军士兵热烈庆祝获释,他们满脸欢笑,相互拥抱。女兵费伊•特尼戴着伊斯兰头巾,用刚刚学会的波斯语说“谢谢”,接着用英语说:“我们向你们表示道歉。”临离开前,在豪华贵宾室休息,他们接收到丰厚礼品,打开五颜六色的礼品袋,里面有手工艺品、书籍、坚果、糖果、花瓶等等。

  英国国防部宣布,他们不会因被俘后向伊朗方面道歉受到惩罚,但英国媒体普遍对他们在伊朗期间的表现提出质疑,比如有媒体的标题是《我们的士兵是不是有点太合作了?》,称这些士兵出现在伊朗国家电视台,承认自己侵入时竟然还有说有笑,最后还和内贾德握手话别,热情感谢后者的宽宏大量。媒体质问政府,15名士兵被释放的背后到底有没有交易。以及对事件本身的怀疑:英军士兵为何如此易受攻击?英军士兵为何没有进行反抗?英国“康沃尔”号军舰为何没有做出反应?英军被扣士兵为何高度配合伊朗政府的宣传?

  英国首相表示,英国对伊朗人民没有恶意,希望通过对话和平解决与伊朗政府的分歧。针对媒体的质疑他在首相府外回应说,英国政府在使被扣士兵获释问题上“没有同伊朗作任何交易”,英国自始至终采取了“坚定、平静、适当”的方法,没有对抗,没有交易,他说,“他们获得释放,没有任何交易,没有协商,也没有任何边缘协议或类似性质的协议。”

  然而事情的真相是,当意识到美国可能打响战争,英国政府主动为自己寻找退路,或意识到有必要与美国拉开距离,以便于下届政府的工作顺利展开,让15名英国水兵进入伊朗水域,然后是伊朗扣押、英国营救、英伊双方谈判。最后英国“承认”错误,为“非法入侵”伊朗领海致道歉信,“不得不”公开反对对伊朗军事打击行动。伊朗通过制造这次事件,给英国和美国绝好的开战理由,让全世界看英国和美国的退缩,公开蔑视英国和美国的战争决心,也是蔑视英国、美国、以色列三轴心的战争决心。

  还指示15名英国海军官兵在记者会造谣,声称在伊朗受到美国式虐待。在这些士兵平安回国后,布莱尔和英国政府态度变得强硬起来,否认向伊方递交了道歉信、指示英国回国水兵翻供,这种事情大概只有英国人能做得出来,但我们知道言语与行动是本质不同的。狐狸般狡猾的英国人,会在“外交谈判是解决伊朗核问题的途径”、“不排除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支持联合国和欧盟实施更严厉的制裁”之间不停的变来变去。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可以这样形容水兵事件:当美国军舰在波斯湾水面挑衅的时候,英国人已经静悄悄滑溜溜的圆润退场了。

  日期:2010-12-30 19:06:27
  接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