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漱玉词:怀想古诗词里的那些百媚千红》
第1节作者:
孟斜阳 日期:2011-3-7 15:08:00
闲品漱玉词
------怀想古诗词里的那些百媚千红
追怀那些古代红颜的悲情人生与心灵历程
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
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
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
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
每每听到屠洪钢唱的《霸王别姬》总是让人热血沸腾,一种男儿豪情油然而生。而那一句“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却又为悲壮情怀平添一份娇媚与苍凉。
自古美人爱英雄,所以平日里千娇百媚的虞姬到了四面楚歌、生离死别之际,毅然拔剑自刎,以身殉那心中所爱的悲剧英雄。
而每每这时,我却常常会听到一位弱女子发出的声音: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声音来自孱弱而颓废的南宋时代,一位同样仰慕英雄的美丽女子。
如果她生在秦末乱世,一定会爱上项羽。因为偏安苟且的南宋君臣中竟然没有那样的真男子、大英雄,汉民族如同被阉割了一般,没有了悍烈的抗争血性。所以才有让汉家子孙难堪的靖康之耻。靖康之乱时,堂堂大宋王朝的后宫三千佳丽和千万民间女子尽被异族掳掠而去,汉家女儿被玷污被侮辱,让一部青史蒙羞!
在《飘》中,美国南北战争时的斯佳丽被称为“乱世佳人”,绝世红颜在离乱之中的辗转流离令人怜惜。霸王帐下美丽的虞姬当然也是乱世佳人,芳魂香销玉殒叫人叹息。
而我们这位宋代的女子也是一位在兵荒马乱、家碎国破中渡过一生的乱世佳人。
她美丽如花,她才情惊世,她心高于天,她叫李清照。
李清照,多么美丽的名字。她就象一轮宋朝的月亮,那清寒皎洁的光芒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直抵达今天人们的眼眸。
李清照,曾经是我少年时代一个摇摇曳曳、水袖云飘、顾盼有情的红颜之梦,一个美丽的古典幻象.一如昆曲《牡丹亭》中翩若惊鸿的杜丽娘,一如那大观园里冰雪般美丽娇弱的林潇湘。
其实,她不是杜丽娘,也不是林黛玉。她从那大宋繁华东京的《清明上河图》里走来,从白衣卿相柳七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走来,从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苏子身边走来。
她在那薄薄一册《漱玉词》的文字间轻轻一转身,花瓣一般洒落在了千年后的滚滚红尘。
日期:2011-03-07 16:27:58
初读《漱玉词》的时候,还是个青青涩涩的十七八岁高中生.学生间传抄李清照和李后主的词也是乐此不疲。
记得我的一本精美笔记本上曾经抄下了李清照的一首词: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剗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
一读之下,蓦然惊艳:这是一首让男孩子读来砰然心动的词。
词中,这位想来也不过今天高中生年龄的官宦家少女,正在那后花园里荡着秋千。
花开三月,杨柳拂风,阳光轻盈地穿过繁密的枝枝叶叶照进了小院。暖洋洋的日子里飘漾着一丝娇慵温软的女儿气息,一丝青涩梅子的芬芳。玲珑文字之外好象听得见那发自秋千架上的清脆笑声。
不久,那秋千架上的少女就香汗淋漓,湿透衣衫,恰如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露浓花瘦,是春日风物,也正是那少女薄汗晶莹的娇美情态。
也许,这时正有那青衫白扇的少年书生到家里来。她害羞地急于回避,头上金钗斜溜,鞋子都来不及穿。少年望着她翩若惊鸿的去影,心里怅然所失。怎料她快走到闺门时却又回过头来灿然一笑,装作嗅着那枝头的青梅。其实她的一双莹莹妙目正悄悄打量着那少年的模样。目光闪闪烁烁,好奇中有几分笑意,也许还有几分戏谑。
“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少女乍一回头的刹那风情,顿然让人心头一荡,好象也嗅到那一缕青梅的气息。
年轻时的情感是不需要理由的,仅仅这一首词就让人爱上了词中情窦初开的少女。也爱上了少女李清照。
从此,李清照在我心中永远是个露浓花瘦、春衫轻薄、情怀婉约的少女,永远在秋千架上欢笑、衣袂飘扬的佳人,那个倚门嗅青梅的女孩子。哪怕她隔了近千年的时空,哪怕她美人如花隔云端。
爱如果真需要理由,那么我独爱她名门闺秀的高雅气质;爱她慧外秀中,聪明如冰雪的才气;爱她多情婉约的女人韵味;爱她笔下玲珑文字后面晶莹剔透的美丽慧心。
是呵,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那一种。
追忆逝水年华,青春如歌,已然远去。
重读《漱玉词》,心头漾起的是别一番滋味。常常想起青春笔记本上那些美好的字迹,常常想起那个遥远的诗一般的梦,想起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
正如《漱玉词》是李清照一生的镜像影集。读李清照,是在读一个宋朝红颜的生命史诗,其实也是在读那些早融入生命记忆深处的文字,常常在不经意处唤起对青春时光的回忆。所以,李清照的词其实不需要更多的解释,它们自身如同青花瓷一样精致,被心灵小心翼翼地收藏。这里的文字只是对一位古代红颜跨越千年的追慕,对一个美丽幻象的挽歌,也是一份可有可无的心灵随笔。
尽管《漱玉词》的主人已经不在人间好多年,但那长长短短、平平仄仄的文字就是她留在世间的倩影。
于是一抬头间,我会发现,她并没有远去。她依然云鬓高挽,眉眼盈盈,隐隐有一袭书香盈袖。
是的,天空也许没有痕迹,但鸟儿曾经飞过。住世的文字便是她不朽的芳魂。
日期:2011-03-08 14:31:43
一、少女的天空:欢乐自由的文字会跳舞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 梦 令》
在遥远的记忆里,一个宋朝的少女划着轻舟,在重重叠叠的绿叶与红花间破浪而来。
那女孩子脸儿微红,妙目惺忪,似有醉意。然而,小舟却在莲叶藕花间盘桓难进,打着旋儿。她四下里张望,一脸迷茫,糟糕,迷路了。“争渡,争渡”,正当她奋力划桨催动兰舟时,四下里却朴楞楞惊飞了水滩边的大群水鸟。
望着那些纷纷拍着翅膀轰然起飞的大群野鸭和鹭鸶们,少女却开心地格格笑了。那笑声在宋朝的天空飘荡,而西天的斜阳将一抹胭脂般的嫣红映在了少女如花朵般的笑脸上。
那真是如诗如梦的黄金岁月呵。
在水墨画一般的诗性荷塘里,少女李清照就这样活得象三月天的阳光一样灿烂,象天上飞过的鸟儿一样自由。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她的天性就这样无拘无束地舒展着,就象那溪亭的一朵盛开的荷花,纯净而美丽。她的青春生命象一道雨后的虹,绚烂而灵妙。
记住,那是在宋朝的溪亭,济南城西的百亩荷塘里,从那里飞扬开来的欢快笑声穿越了千年的时光,清晰地传到我们的耳畔,也把一份纯真的快乐和明亮的心情传给了我们。让我们今天为生存而疲累而沧桑的心灵也象她一样变得快乐而年轻。
少女的情怀总是诗。李清照的一首《如梦令》,也许是一个古代婉约女子生命最初的开端。欢乐中溢出的是女性生命原生态的激情:纯净,无邪,明朗,亮丽。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