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云六世纪——南北朝末期的牛人们》
第52节作者:
云淡心远 日期:2012-04-13 09:49:24
第一部喋血双雄 NO.110
如宇文泰所愿,此时京城的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欢派在京城的两位亲信——担任侍中的封隆之和孙腾两人先后逃回了晋阳。
事情源于一起三角恋——主角是他们两人和平原公主元明月。
元明月是南阳王元宝炬的妹妹,也是孝武帝的堂妹。自古红颜多薄命,她年纪轻轻就守了寡。
孙腾看上了她的美貌,拼命追求她,然而元明月对他不感冒,她的意中人是同样丧偶的封隆之。
这也难怪,南北朝时重门第,孙腾虽然长得不丑却是农村户口,出身于寒门小户,与元明月门不当户不对。而封隆之则出身于世代官宦的高门大族,自然对元明月更有吸引力。
如果说,恋爱中的女人是傻瓜,那么单相思的男人就是疯子。痛苦的单恋让孙腾失去了理智,为赶跑情敌,他竟然不顾组织原则,丧心病狂地在斛斯椿面前说封隆之的坏话,封隆之害怕孝武帝怪罪,只好偷偷逃回家乡。
情敌就这样被赶走了,可是孙腾的这种卑劣行径,连路口摆西瓜摊的感到不齿,何况是心高气傲的元明月!
于是元明月对他更加不屑一顾,竟然转而投入了堂兄孝武帝的怀抱——一起三角恋就这样华丽转身,变成了不伦恋。
原本孙腾是个闷骚的人,现在心上人被皇帝抢走了,想骚也骚不起来,就只剩下闷了。
更令他郁闷的是,当年受高欢委托在洛阳与他一起担任侍中的高乾、封隆之等人或死或逃,导致他孤掌难鸣,处处受到孝武帝和斛斯椿等人的刁难算计,穿小鞋那是常事,背黑锅属于便饭。孝武帝甚至扬言要治他的罪。
为了避免像高乾一样的悲剧,孙腾在洛阳再也呆不下去了,不久他就和高欢的小舅子——担任领军(禁军统领)的娄昭先后逃回晋阳,投奔高欢。
这样一来,高欢的党羽在京城洛阳被清除得一干二净,干净得仿佛被暴风雨洗礼过的天空,一尘不染,明亮异常。
孝武帝的心情也无比的明亮,这一切让他的自信心无限膨胀。
但俗话说:上帝欲让人灭亡,必先使人疯狂;欲使人疯狂,必先使人膨胀。正是这无限膨胀的自信心加速了北魏帝国的灭亡!
信心爆棚的孝武帝下定决心,要与高欢彻底决裂,随即迅速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行动。
这次他把矛头对准了高欢的两位心腹爱将——建州(治所为今山西晋城)刺史韩贤和济州(治所在今山东茌平)刺史蔡俊。
他先是撤消了建州的编制,让韩贤成了韩闲——赋闲在家;接着又找了个借口把蔡俊免职,任命汝阳王元叔昭接任。
高欢以前一直在忍耐,但他现在实在无法再忍下去了。
元修啊元修,我对你客气你当我是空气,我对你尊重你当我没种,我对你心软你当我疲软,我对你示弱你当我虚弱,我对你仁至义尽你当我筋疲力尽。你他妈的实在是欺人太甚!
日期:2012-04-16 09:49:44
第一部喋血双雄 NO.111
于是高欢向孝武帝上书,说蔡俊功勋卓著,不能免职,请皇帝收回成命。同时授意蔡俊拒不离任。
孝武帝当然不能接受,他转而任命与斛斯椿关系亲密的贾显智出任济州刺史,并率军征讨蔡俊。
蔡俊依然坚持抗命,在济州城严阵以待,首鼠两端的贾显智则停留在东郡(今河南濮阳),徘徊不前。
两人就这样一动不动地僵持着,好像在玩游戏:一、二、三,我们都是木头人,不许讲话不许动!
但心急的孝武帝不愿意这样拖下去,他准备动用武力,一举解决高欢。
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他现在手中也有了十余万军队,加上荆州的贺拔胜,关中的宇文泰,以及他自己那皇帝的金字招牌,他觉得可以动手了。
行动不一定能成功,但不行动一定不能成功。虽然一口吃不成胖子,但不吃更不可能变成胖子。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他不能再等下去了,一刻都等不了。
公元534年农历5月,孝武帝下诏说准备讨伐南方的梁朝,征召河南各州的兵马,在洛阳举行大规模的阅兵式。
大军云集,北达邙山,南到洛水,旌旗遮天蔽日,呐喊震耳欲聋。
孝武帝身披戎装,和斛斯椿等人亲临现场,威风凛凛地检阅部队。
为了麻痹高欢,孝武帝考虑再三,终于想了一个办法。
有人憋了很久却只憋出一个臭屁,这次孝武帝想了很久却想出了一步臭棋。他给高欢下了一个密诏:宇文泰和贺拔胜两人颇有异志,所以我假称讨伐南方,征召了这些部队。诏书的最后还故意神秘兮兮地说:读完请把此密诏烧掉。
谁不知道皇帝你和宇文泰、贺拔胜打得火热?你自己可以有突发性弱智,但你不可能指望高欢也会和你一样突发弱智。
高欢正好借题发挥。因为他本来就想出兵洛阳,正愁没有借口呢。
于是高欢干脆一本正经地按照密诏的要求给孝武帝回复:为了配合皇帝陛下对付贺拔胜和宇文泰这样的逆臣,我现在率三万兵马,从河东渡河,又派遣恒州刺史库狄干、汾州刺史斛律金等人统军四万从来违津渡河,领军将军娄昭、相州刺史窦泰等人率军五万讨伐荆州,冀州刺史尉景、前冀州刺史高敖曹等人率七万山东兵、五万精锐骑兵讨伐江东地区,已经全部部署完毕,即刻出发。
孝武帝这才感到了压力,一面召集群臣讨论对策,一面赶紧下诏给高欢,让他不要出兵。
高欢这次终于亮出了底牌:臣对皇帝一直忠心耿耿,若有负陛下,则臣必身受天殃,断子绝孙。陛下如今不信任我,是因为受到了一小撮奸臣的诋毁。如果您不想与我兵戎相见,那么请您清除您身边那几位奸臣——毫无疑问是指斛斯椿、王思政等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