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花的马鞍——契丹往事!》
第12节作者:
独孤慕雨 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同理,洛阳城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张全义虽然为苟全性命于乱世而前后依附数人,相信自然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生处乱世我等无需对他太过苛责,恕已恕人好了。他通晓农事、做事认真,如果生在承平之日,主管国家农业生产的话,生民当会过上几年的舒坦日子。对于洛阳城的营建,他也一样不敢马虎草率。离了长安城的唐昭宗,被告之洛阳的再建工程还有些收尾工作没有结束,请大家(慕雨注:此处大家只是单指昭宗一人,并非当代泛指众人之大家)暂时驻跸陕州。
在暂居陕州数月的时间内,唐昭宗也并没有闲着。他天真的认为迁都洛阳正是重振李唐声威的良机,每憧憬到万国来朝的盛世气象,他就兴奋的无法入睡。他对迁都洛阳的事情已经有点迫不及待了,驻跸陕州以堂堂一国之尊却做起了向四方藩镇化缘的工作。魏博节度使罗绍威接到昭宗诏旨,命他负责太庙的营建工作。做为交换条件,李唐昭宗承认他袭父位,另外加封他为检校太尉、兼侍中、进封邺王。如果唐童李世民地下有知,也会被他的不肖子孙气的穿越时空来寻几人的晦气。
朱温见李晔如此热心洛阳的重建,心中暗笑。为加快施工进度,也亲自客串了一把工程监理,数月之后,在一片废墟之上一处金碧辉煌的宫殿焕然一新昂然矗立。
来到洛阳的唐昭宗,仍沉浸于中兴的美梦之中,甚至一厢情愿的筹备起了在洛阳举行郊祀的事情。哪知道被朱温当头一瓢冷水才把他的美梦浇醒,朱温所做的一切根本不是为了李唐。营建洛阳是为了给自己的称帝做准备,李晔的自作多情让朱温感觉好笑之余又有些恼羞成怒。毫不客气的阻止了李晔的不切实际行为,李晔随后因为自己的政治不成熟,而葬送了卿卿性命。
李晔居然还想在洛阳举行郊祀之事?黄梁梦也到了该醒的时候了!
郊祀在封建社会的礼制之中占据重要地位,举行郊祀的本意就是向世人彰显,天子的统治行为乃是一种天命所归!郊祀本来是包括北郊祭地与南郊祭天的两郊祭祀,在实际操作中,祭地的事情完全可以用朝臣代行,而祭天的事情多是天子亲力亲为,因此,祭天的重要性又远过祭地。郊祀中必不可少的建筑得有建在首都南郊的圜丘,坛上陈列各种神位牌,进行祭拜。这坛,就是天坛了。
日期:2011-11-10 13:48:06
天复四年、这年四月改为天祐元年,即为公元904年,朱温向李晔提交了动迁通知。在此之前,朱温已经将长安城中士民尽数迁徙,迁徙队伍络绎不绝于途‘月余不尽’。等到居民离开之后,朱温下令拆毁长安城中的宫殿、官衙、民居,朱温的这番举动其实是为了废物再利用,他把拆取下来的建材巨木经渭水、下黄河从水路直运抵洛阳。传说中的‘乾坤大挪移’只是传说,他拆长安之举,是为了营建洛阳。如果就此事发表扬函的话,只能用‘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打造新的世界’来概括总结了。现在长安城已经是一片废墟,唐昭宗走也得走,不走的话真的是‘孤家寡人’了。天子无奈,只好上路。
日期:2011-11-11 13:51:22
第八章:请天子搬家02
在郊祀之前,要先向列祖列宗汇报祭天的仪式,所以营建太庙也是郊祀一事中重要的一环。陆游有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人同此心,一样志在恢复的李晔当然希望在回到洛阳之后,祭告李唐的先君了。
朱温欲篡唐,早成了司马懿之心,路人皆知之事。有别于历史上篡逆之人,他的这一切全部是光明正大进行的。这种缺少前戏、直奔主题的行为虽让人不齿,但是效果却奇佳。朱温完全省略了那些历史上虚伪的‘禅让之礼’,直接废唐自立,建立了史称后梁的新政权。
公元907年,当万事俱备之后,他迫不及待的正式登上帝位。改唐天祐四年为梁开平元年,这厮居然梦想着为万世开太平,也真是志存高远之辈。这一年朱三已经是五十六岁的高龄,所以急着篡唐自立,也是时不我待。再拖延几年,估计生命也就走到了尽头,神马也将成为浮云!
李晔挖空心思四处化缘兴建起的太庙,却成了朱温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
表面看来,不承认朱温代唐的地方藩镇只有河东李克用、西川王建、凤翔李茂贞等几人,仔细看时,那些向他称臣进贡的,两浙钱镠、湖南马殷、广东刘隐等人,也仍旧保持着割据一方的事实。后梁政权,并不是统一王朝,只不过是中原地区最大的一个割据势力而已。
对于朱温的篡唐行为,李克用除了一只眼热泪直淌外,也没有表现的异常愤怒。心中可能隐约生发出一种艳羡也未可知,一只眼看道儿虽说‘一目了然’,但也不会如朱温清晰,朱温捷足先登也是情理之事了。
朱氏责任有限公司开张大吉,大家都有义务捧场。以期在新朝中占得先机,分得一杯残羹。朱温手下大将李思安决心为新朝献上一份厚礼。侦知刘仁恭父子不和,躲在大安山炼丹,幽州城空虚无备的消息之后,突然率军长途奔袭,来夺幽州城。刘守光挨了一顿胖揍之后,被父亲逐下大安山,正在寻思如何卷土重来。忽然听到朱温大军杀到的消息之后,心中暗呼‘天助我也’。立即率领手下疾如星火赶到幽州城,安排防守之事。城中有人主持,从最初的慌乱中平复下来,事情危急,众人齐听刘守光号令。
由于措施得力、防御及时,幽州城得保不失。李思安见偷袭不成,再坚持下去将变成攻坚战,自己远道而来,只利速战速决,见势不妙,只得退师而还。见他来的快、去的也快,刘守光也知‘归师勿遏’的道理,不敢去追杀。李思安的举动,却给刘守光带来了良机。刘守光自封为幽州节度使,未经同意就接掌了权力。成了幽州地区的新主人,担心父亲闻讯打上门来,干脆‘一不作、二不休’来个先发制人:派出手下李小喜与元行钦两员大将率军去攻打大安山。这些人轻车熟路,此次行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武装占领了大安山。
一山不容二虎,即便此虎与彼虎乃是父子。刘仁恭炼丹事业被迫中止,被押回幽州城,幽闭于密室。估计室内所有可以用来进行挖掘的工具尽数收起,旨在防止刘仁恭重操旧业,万一盗洞打通逃了出去,振臂一呼,刘守光就得束手就擒。
刘守光为了立威,也防止父亲东山再起,对于刘仁恭左右人,只要是曾经得罪过刘守光的,不论贵贱,尽数诛杀。
幽州刘氏父子相残、其它藩镇乐观其变,无人理会。
朱温尚未代唐自立之前,情知河东、幽州地方这两处藩镇割据势力将是自己成立新政权的心腹大患,仔细寻思之下,遣使前往塞北来寻阿保机。如果在燕、晋之后多了契丹人的掣肘,他也会减轻来自北方的压力。史实证明,他的未雨绸缪之举颇见成效,朱梁成为五代历时最长的一个短命政权,正是因为有阿保机建立的契丹政权在李克用身后牵制的原因!
从前是游牧民族求得中原皇帝的‘封册’来取得对部族的统领合法性,所以耶律阿保机数次派使人前往中原,希望得到唐廷的册封,保住自己地位。只是令阿保机始料未及的是,唐昭宗李晔也是自身难保,在天祐元年被朱温杀害。新皇帝更是个朱温掌控下的小玩偶而已,阿保机愿望落空。
日期:2011-11-12 12:19:10
第九章:拿了我的给我送回来01
东头不亮西头亮——李唐朝廷的册封虽没了指望,朱温却派人主动泛海绕道,带了书信、衣带、珍玩等物与契丹人修好结盟。李克用要拉拢契丹人,朱温也明白崛起于塞北的契丹部族是不能忽视的一股新兴力量。所以不远千里,遣使前来主动示好,朱温希望得到塞北契丹部族的拥护与支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