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之1120年代—宋徽宗的光辉岁月》
第26节

作者: 庸木刘
收藏本书TXT下载
  不过,耶律乙辛从小聪慧机敏,换一种说法是狡猾奸诈。说法虽不同,但本质是相同的,这便如同上一章讨论过的“招安”和“投降”之类的差别一样。乙辛小时候,某天去放羊,估计这孩子是困了累了或厌烦放羊工作了,不去好好看羊而是呼呼地睡起了大觉,直睡到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家里的迭刺看着自己的儿子还不回来,就出去寻找。找到乙辛时,乙辛仍在熟睡,迭刺非常生气。放羊时睡觉,怎么也不是什么好事,正常情况下是要挨两巴掌的。已经生气的迭刺正要训斥乙辛,乙辛却大声叫道:“你叫醒我干什么?方才我梦见有人拿着月亮太阳让我吃,我已经吃掉了月亮,太阳刚吃了一半,就被你惊醒了,要不然我就全部吃掉了!”乙辛这么一说,迭刺不但没有责罚他,而且从此以后不再让他牧羊了。

  聪明与狡猾虽然本质相同,但为逃跑责任、谋求私利的“聪明”,只能说是狡猾了。不过说这么小的孩子狡猾,总有些于情不忍,还是古人想的周全,用了一个词——“慧黠”,来形容这孩子(乙辛幼慧黠)。
  日期:2011-09-18 19:03:02
  乙辛长大以后,风度翩翩,一表人才,在我国早期的电影中,这种人绝对是正面人物的典型代表,可在现实世界中,外表美丑和内心善恶没有任何联系,而乙辛属于外表堂堂却内心邪恶的那种人。乙辛不但长相出众,而且外貌谦和,举止文雅。乙辛同志的个人魅力曾让辽道宗的亲娘仁懿皇后倾服,仁懿皇后大加赞赏乙辛同志的安详文雅,说他如同古代的大臣,并委任他为笔砚吏;辽道宗的爹辽兴宗也很喜欢他,屡次提拔他,至辽道宗即位时,乙辛已升迁至护卫太保。

  我们说明一下,对于这些奸臣,我们一定不能小看他们,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高招,乙辛的高招大概就是他的“外和内狡”,外貌谦和而内心狡黠,可以说是笑面虎的典型代表,也可以说是老狐狸的特色品质。凭着这套把戏,乙辛赢得了辽道宗爹娘的垂青,又凭着这套把戏,乙辛在辽道宗时期也是如鱼得水。道宗清宁五年(1059年),乙辛荣升南院枢密吏,改管主持北院,封为赵王;之后,恰恰发生了耶律重元叛乱,耶律乙辛平叛有功,更加得到了道宗的信任,清宁九年(1063年),道宗授乙辛为北院枢密使,进封为魏王;道宗咸雍五年(1069年),授乙辛代理太师,并诏令四方如有军事行动,允许乙辛斟酌事势自行处理。至此,乙辛势力倾动朝野,成为辽国的第一权臣。

  掌握权势后,如果能为社稷百姓做些益事,也会青史留名,流芳千古,但乙辛恰恰相反,他掌权之后,使得贪污成风,贿赂公行,谗言竟兴,奸邪并进,史书记载,向乙辛贿赂的人络绎不绝,凡曲从迎合的就受到荐举提升,凡忠信耿直的则被废弃贬逐4。
  道宗大康元年(1075年),耶律延禧的爹爹耶律浚以皇太子身份参预朝政。太子浚对乙辛的贪赃枉法、排除异己痛心疾首,但乙辛权势极大,一时很难下手,所以太子浚便大力整饬法令制度,朝纲逐渐得以清明,而乙辛也不能再为所欲为。
  你断了人家财路,人家会断你的生路。遇到这种情况,许多恶毒的人都会这样想,并且会这样做,但面对的人是老大的公子时,这种想法只能停留在脑海中了。耶律乙辛却是恶毒人中的巨毒人,他直接将这种想法付诸于行动之中。但太子浚天资聪慧,能言善辩,并且为人行事清正廉洁,一时间,耶律乙辛找不到任何破绽可以下手。最终,耶律乙辛决定先除掉太子浚的母亲萧观音,然后再除掉太子浚。

  耶律乙辛决定先从萧观音下手,是在认真分析各种形势后,才做出的决定的。此时,辽道宗痴迷狩猎、荒废朝政,有时甚至以掷骰子的方式选任大臣,并且,道宗皇帝还常常冒用萧观音的名义把大臣李俨的老婆邢氏叫到宫里,实施淫乐。生性贤良的萧观音对这一切很有意见,内心中更是增加了许多对辽道宗个性行为的担忧,所以,萧观音经常劝谏道宗皇帝,直言指出道宗的一些过失。

  一般来说,此类“谏言”属于枕边风范畴,对于这种枕边风,顺言顺耳、偶尔吹一下效果极佳,但经常地吹,并且皆是逆耳之言,往往令听者感到厌烦。萧观音的枕边风就起到了后面的这种作用。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萧观音还将她的逆耳之言整理成书面文字,形成一篇《谏猎疏》,对道宗狩猎运动指手画脚。
  综合种种因素,虽然萧观音美貌才艺无人可比,但还是被辽道宗渐渐疏远了。
  萧观音毕竟是女人,失去了丈夫的恩宠,独自一人呆在深宫,也难免不会孤枕难眠,思绪飞扬。萧观音又是一个文人,此时的境况对于文人来说,正是灵感澎湃的高发期,所以,萧观音觅得一首《回心院》,希望能以此感化道宗,使道宗能回心转意,重归于好。
  日期:2011-09-19 23:18:44
  《回心院》是从闺房摆饰的十个方面进行艺术创作而成,每个方面都流露着一个孤独女人的寂寞情怀以及期盼心爱男人回到自己身边的迫切的心情和真挚感情,可以说是“春女思”的最高文学展示形式。《回心院》全诗如下: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
  拂象床,凭梦借高塘;敲坏半边知妾卧,恰当天处少辉光。拂象床,待君王。
  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
  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
  装乡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
  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被,待君临。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

  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
  热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热薰炉,待君娱。
  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
  一女子能写出如此感情真挚,透彻淋漓的爱情诗,在中国封建社会却不多见,虽然宋代艳诗艳词颇多,但似此诗这般油而不腻、露骨而不低俗、浓情而不艳情的诗词却极为少见。
  《回心院》创造完成之后,萧观音让宫廷乐师赵惟一谱上曲调。赵惟一善吹箫笛,萧观音善谈琵琶,箫笛琵琶相辅相成、珠联璧合,赵惟一和萧观音将一首《回心院》演绎地淋漓尽致,婉转悠扬,使人听得砰然心动,赞叹不已。

  人们总会对美的东西产生许多美好的联想。人们在欣赏萧观音和赵惟一二人演奏的美妙音乐时,或有意、或无意、或根据二人高深流水的默契配合、或抓住一些只言片语,总之,人们联想到萧观音和赵惟一之间有男女之间的深层次感情关系。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叫做“绯闻”,或“桃色新闻”。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的娱乐圈中极为普遍,对于身陷其中的当事人也并无害处,许多人都会借此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所以,现代社会的许多女优男优以及他们背后的策划团队对这种事儿往往乐此不疲。
  但是这种事儿落在作为一国之母的萧皇后身上,却是致命的。奸臣耶律乙辛便是利用萧皇后的这一绯闻,对萧皇后进行打击,进而除掉萧皇后的儿子太子浚。
  在萧观音与赵惟一之间爆出绯闻后,耶律乙辛兴高采烈,大声疾呼道:“天助我耶。”之后,与其阴谋团队精心策划,制造了一起技术含量颇高的特大冤案。
  首先,耶律乙辛暗中派人做了一首《十香词》,让人送给萧观音,并编造了许多美丽的谎言,谎言具体内容已无从考证,大概意思是:《十香词》是宋国皇后所作,娘娘您也位居皇后,若亲录此词,再让乐师赵惟一谱上曲,那么此词与娘娘的《回心院》可称为世间二绝,也定会作为一段佳话流传于后世。
  我们说此案技术含量颇高,除了编造这些美丽谎言需要一定技术含量外,撰写这首《十香词》更需要很高的技术水平。《十香词》描写了女人的“发、乳、颊、颈、舌、口、手、足、裙内、体肤”所散发出的十种香味,辞藻细腻,生动形象,读之使人心魂荡漾,想入非非。比之《回心院》,《十香词》更加大胆露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此词可称之为艳词。有人将《十香词》比作古代版的《十八摸》,二者有些相同亦有很大不同,《十八摸》可以说是俗气的三级片,而《十香词》却是有情色情节的文艺片。

  日期:2011-09-19 23:19:42
  《十香词》全文如下:
  青丝七尺长,挽出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