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雷史:哥来教你用易经的观点品三国》
第52节作者:
李二说史 日期:2011-11-11 10:35:22
能做到忍辱负重的,都是影帝级别的人物
曹爽也不算很傻,他也不知道司马懿是否真的心甘情愿退休,一段时间后,他听说司马懿病了,于是他想知道司马懿是否真病了,如果真病又病到什么程度,看他是否还能对自己构成威胁。
正好有一个叫李胜的人要到荆州去做刺史,这位仁兄是曹爽的人,于是曹爽示意李胜借机拜访司马懿。
司马懿听到消息,知道“推美让功避嫌”是否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就看这一次了,暂且没病装病吧。
装什么呢,就装风瘫吧。
司马懿坐在那儿,李胜进来,他要站起来表示礼貌,却站不起来,得靠丫鬟把他扶起来。他跟丫鬟说要喝水,丫鬟就端了稀粥来。他端起来喝,点点滴滴都喝不进嘴,沾得满身都是。
瞧上去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人。
李胜说,我要到家乡本州去,太傅是国家的栋梁,您病成这个样子,我心里很难过。
司马懿装听不清说,你要到并州去啊,并州那地方跟胡人相接,您小心一点啊。
李胜回去就告诉曹爽,说太傅形神已离,神不附体,不足为虑。
司马懿的表演才能实在堪称一流,骗过了李胜,也骗过了曹爽。这之后,曹爽内心就更爽了,对司马懿的戒备心就更差了。
日期:2011-11-14 10:18:08
其实,司马懿每一次退让,都必有他的深意,不过这不是曹爽这种毛头小子能看出来的。
司马懿的这一次退让,目的就是让曹爽犯错,曹爽一犯错,就该他出手了。不过这一次一出手就将是雷霆万钧。
曹爽果然不负厚望。
在司马懿的有意退让下,他膨胀了,居然命令郭太后搬家,让皇帝的母亲搬家,这简直是大逆不道!
不久之后,机会就来了,那就是高平陵事件。
在嘉平元年正月,皇帝曹芳出城给他父亲扫墓,曹爽也跟着去了,没带多少兵。
洛阳城内立刻就动起来了,只见司马懿骑着一匹马,白髯飘飘的,精神矍铄,哪里是个风瘫的病人,直奔皇宫找了郭太后。他请郭太后下诏,说曹爽兄弟居心叵测,危害国家,要废除他们。
他只要把诏书拿到手,就算是有了一个合法手续。太后本来不管国事,但是在司马懿武力相逼之下,何况她本来对曹爽有意见,只好下了诏书。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曹爽哪是司马懿的对手,这一次司马懿发出致命一击,彻底打垮了曹氏家族的势力。
从此以后,魏国司马家族一家独大,再也没有人能挡住他们的脚步了,十数年后,司马家篡位也就水到渠成了。
日期:2011-11-15 09:46:10
“看三国”之小结:
功高是好事,才大是好事。但如果以功震主,以才压主,就离他的末日不远了。
这一震、压,貌似因功、因才而起,本质上,是因自己的言行所致。
因此,推美让功,尽可能减少自己对功之恃,对才之恃。让功,则不恃功;推美,则不恃才。让自己一无所恃,这样方能居高而不败。
虽说司马懿的动机不纯,但是他对推美让功的纯熟运用还是颇具借鉴意义的。
日期:2011-11-15 09:47:01
2.赵云善始善终的秘密:扬人抑己,谦虚而行
在我们熟知的《三国演义》中,有两个近乎于完美的人物,都在刘备的麾下,一个自然是文的诸葛亮,另一个就是武的赵云。
赵云是除关羽,张飞之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因此他有一个外号“四将军”。
但赵云从来不像关羽那样傲慢自负,也不像张飞那样鲁莽粗心,他总是胆大心细,兢兢业业,这一特点和他的英武盖世,忠直,谦虚等美德相结合,因此他堪称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
下面就拿一件事请来说一说赵云的可贵之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