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板大清的那段日子------郑成功同志的自白》
第20节

作者: 缥缈儿ZYB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29 08:53:30

  汪同志的神奇经历和不屈意志,使得他声名远播,其实有没有吹牛或者炒作,现在的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汪同志的奇特经历,确实不亚于现在的我们中某一个人去银河系兜了一圈一般。声名远播的游手好闲人士汪大渊,使得正在修编地方志的当地官员,也对他的不凡经历艳羡异常,当即邀请他用文笔记载下这一难得的宝贵经历,附录在地方志中,以便名留青史。
  二杆子汪大渊也豪不推辞,大大咧咧地应承下这个差事,从此闭门创作,将他铭心刻骨的两次远足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认真地编写了一本弥足珍贵的地理学著作——《岛夷志》。
  平日不务正业的汪大渊同志,对他的这本著作却是精益求精,非常严肃,把真实性放在了第一位。他在书中说道:“(这些)都是我亲身去过,耳闻目睹的,道听途说的东西,我一概不会写进去的。”(原文: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

日期:2011-10-30 11:32:10

  爱好逛荡的汪大渊同志的足迹,可以说是当时中国人所能到达的最远距离了。而且,汪大渊不仅仅是中国的,他还是属于世界的,因为,在他的所到之处,还有一个神秘的世外岛屿,矗立于太平洋深处。
  这块神奇的处丨女丨地,给汪大渊同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块海外岛屿,就是现在的澳大利亚,当时被认为是中国人眼中的世界的边缘,称之为“绝岛”。 在这块岛屿上,映现在汪大渊眼中“男女异形,不织不衣,以鸟羽掩身,食无烟火,惟有茹毛饮血,巢居穴处而已”的原住民,让汪大渊仿佛穿越了历史,回到了中国古老文献所载的那个茹毛饮血、三皇五帝的太古时代。汪大渊叹息不已,以为自己穿越了时空,又回到了皇帝战蚩尤的那个久远的年代。然后经过逻辑推理,他清醒了,也更深刻的认识到了宇宙的浩瀚,和世界的无穷。

日期:2011-10-31 15:27:12

  汪大渊印在这里的足迹,和他白纸黑字留下的笔迹,无可辩驳的证明:中国人早就发现了澳大利亚,最起码是一个叫做汪大渊的人发现了它,而这,比世界上一直宣称的1769年英国库克船长发现了澳大利亚,要远远早上400多年。
  汪大渊的游记作品完成了!在他结束了自己代表中国人对世界进行探索,并做出书面总结后,了无遗憾地走了。他没当过高官,也没干过其他什么青史留名的文治武功,所以,除了留下这一本铭记着他的足迹和中国人探索未知世界的纪录外,他什么都没有留下,包括他的去世时间、家庭情况。
日期:2011-11-01 08:27:59

  岁月的年轮在悠悠地转动,当大元朝灰飞烟灭,大明王朝注册成立后,借助这些远涉重洋的先辈们的足迹和探索,在大明老号创始人朱元璋同志的督促下,中国人终于利用先辈们远洋探索来的知识,绘制出了一幅让后人无限起敬的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
  这幅朱元璋值班期间,动员大明朝廷的专业人员绘制的世界地图原件,现在完整地躺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尺寸最大、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世界地图。在《大明混一图》上,欧洲和非洲地区都有很详细的描绘,笔法规整流畅。在这幅地图的左下方,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非洲大陆,其中河流的方位非常接近尼罗河和奥兰治河,突出来的部分山地与德雷肯斯山脉的位置也十分吻合。地图上南部非洲的好望角,海陆线条精美,一目了然,充分显示了明朝时期人们的世界观念。

日期:2011-11-02 10:41:33

  值得一提的是,这幅明朝的世界地图,也充分显示了明朝时期地图工作人员的杰出成就。这幅图以大明中央王朝为中心,东边囊括了日本,西边到达了欧洲,往南有爪哇,往北一直到蒙古。全图虽然没有明显的疆域界限,但是却以地名条块的不同颜色,来区别地理位置和与大明中央政府的关系。明王朝由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管理衙门所在地、山脉、河流的相对位置,城镇集市、军事基地、渠塘堰井、湖泊泽池、边地岛屿以及古代遗址、古河道等一千余处地方地标式的地方,都在图中着重进行了描绘。

  地图完工几十年后,中国的大明王朝再次想起来大洋之外、天涯海角那些前辈们所辛苦探求的异域世界,于是他们派遣郑和,沿着前代探索者的足迹,寻找那片陌生而奇异的未知世界。庞大的郑和船队,一次又一次地向西出发了,可是在继续到达波斯湾和非洲东海岸后,却始终没有能够绕过好望角。非洲东海岸,又一次成了中国人无法逾越的障碍。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