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上海的黑白人生》
第22节

作者: 东莞郭菁菁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09-19 20:33:27

  唐生明在年轻的时期,最讲究的就是人生的享受。
  唐家经过祖父、父亲、大哥三代人源远流长的财富结累,提供给唐生明享受的资金,自然是没有一点问题的。何况本次出来之前,蒋介石、戴笠曾经给他交过底:要跟汪记政权那一班笙歌聒耳、锦锈盈眸的家伙打成一片,愈腐败愈好。军统中,也给唐生明提供了相当一部分吃喝玩乐的经费开支。
  所以,唐生明的出手相当阔绰。
  唐生明居住南京的期间,三天一大宴,二天一小宴。坐上的宾客,除了周佛海、褚民谊、罗君强、林柏生、叶蓬等汪记政权中的一流政客。与唐生明觉得颇为对脾胃者,当数76号情治单位的掌门人李士群。这人代表着汪记政权中,一股起自草莽的野心勃勃的年轻力量,对于南京当时的社会环境、具有相当大的冲击力与破坏力。

  当时,汪记政权中,除了抱定跟随汪精卫来到南京乘云乘风的一干文职人员,这个政权的班底中,尚有过去维新政府时、留下的一帮人员。
  跟随汪精卫落水的这一帮文人汉奸的心理也怪,他们绝不肯跟维新政府留下的那一班旧人应酬答谢。其中,以林柏生的心理最具代表性,当年,他曾颇为恻然地跟汪精卫抱怨:“与变相的‘维持会’同流合污,将何以自解于国人?岂非‘维新政府’是前汉,而我们竟成为后汉?”
日期:2011-09-19 20:36:03

  原来,在汪精卫亲侍左右的一帮汉奸的眉目间,做汉奸的神色,也是要讲究等级的。这就像当时秦淮河边一帮纵情声色的娼家,自古以来,在那些笑得纷泪堕花的、流动着一股怡人哀伤的娼妓人家之中,又何尝不是清清楚楚地划分了三六九等!
  唐生明审度政局,觉得从前维新政府的梁鸿志、温宗尧、邓祖禹等一班旧人,真的不过是一些尸素其位的伴食之辈而已。这在唐生明的情报检索中,可利用的价值很低。所以,唐生明与维新政府留守人员,打交道的机会很少。至多不过跟任援道、陈群数人,存在着交际应酬。
  可是,周佛海的心腹大将罗君强,在唐生明的下车伊始,仍然要意味深长地跟唐生明交心交底:“季澧兄,你听我一句话。你不管在哪里混饭吃,只要有三个中国人在一起,一定分成两派。”

  仅仅数天过去,唐生明即憬然而悟。
  原来,抱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之心理,追随在汪精卫左右的这一帮人,竟然暗地里又分成了两派角力。一派是陈公博、林柏生、陈春圃、褚民谊、陈耀祖、周隆庠、陈君慧等一班哓哓善辨的文士,他们与汪精卫的关系源远流长,民国史上称之为改组派(也称公馆派)。
  另一派的主将,即为出身于国民党CC系的周佛海。(CC系起源于陈果夫、陈立夫兄弟于1927年9月,在上海成立的“中央俱乐部”。其主要的实力大抵集中于国民党中央党务部门,诸如组织部、中统局、地方各级党部以及各高等院校)。CC系起先的人丁颇为单薄,仅罗君强与其内弟杨惺华,以及搞情报的丁默邨、李士群二人罢了。丁、李二人后来为争夺76号情冶单位的实际控制权,闹得势同水火。周佛海颇有偏袒敢冲敢杀的李士群之意。这样,CC系的老将丁默村愤而脱离了周佛海的小圈子。周佛海真正赖以冲锋陷阵的打手,就只剩下了罗君强、李士群二人。

日期:2011-09-19 20:39:44

  为了扩大CC系的声势,罗君强日夜在周佛海的耳边聒噪:中国的政治,自从盘古开了天地,经历都是党同伐异的。周院长不趁早收罗一班爪牙,将来等到人家来给我们拆皮伤骨的下毒手,就悔之晚矣。
  罗君强这一席话,自然说得周佛海愀然动容。
  于是,罗君强乃自告奋勇地为周佛海说服了十人,承诺做周氏的心腹之人。大家义结金兰,共同对付汪伪政权中,来自圈子以外的政治威胁。这就是周佛海日记中提及的:“晚,赴七十六号,约集(李)士群、(罗)君强、(汪)曼云、(蔡)洪田、(戴)英夫、(金)雄白、(周)学昌、(沈)尔乔、(朱)朴之、(王)敏中十人作恳切之谈话,勉以顾全大体,以事业为重”之事。
  唐生明甫始至上海,李士群即来了一个仙人指路,指点唐生明投奔周佛海。
  这个时期,汪伪政权中,人人都晓得罗君强、李士群二人是周佛海的开路先锋。
  唐生明过来后不久,李士群即仿效大佬周佛海组织了一个更有战斗力的“小十人团”,人员依次为:李士群、唐生明、汪曼云、黄敬斋、万里浪、胡均鹤、潘达、叶耀先、唐惠民、杨杰等人。李士群赫然把初来乍到的唐生明,摆在了自己私人小组的显著地位。
  这个时期,周佛海、唐生明、李士群除了政治的联盟,还是汪记政权中彼此间走得很近的私人朋友。
  周佛海听说李士群仿效自己,搞了一个“小十人团”的团伙,显然很高兴,讲:好,好。这样,以后做事情的效率就更高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