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8-06 23:02:12
李特是人不是神,随着战事的顺利,在短时间内流民大军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战胜了一个又一个敌人,占领了一座又一座城池,现在兵临成都城下,而且成都少城亦落入己手,成都太城的陷落看来也是指日可待。
一个人一帆风顺,凭借自己的才干攻城拔寨,当然他就会对自己继往的经验充满信心。既然以前这么做经验证正确无误,那么,现在的措施怎么会有错误呢?成功的过去会使人充满自信,辉煌的成功更会使人自信到狂妄的地步。古今中外罔不如此,李特也不会例外。
日期:2011-08-07 22:58:42
任叡游说各个村堡首领后,在返回成都太城途中,假装向李特投诚,李特非常高兴。他也无法辨明任叡投诚的真伪,当时地方官员投诚的人也比较多,也不及一一查明真伪。
李特向任叡询问成都太城虚实,任叡骗他说:“粮食储备将要完了,只剩下货物布帛罢了。”李特大喜,看来围困成都之计是正确的,成都的陷落指日可待。
任叡请求出营,回家探亲,李特不疑有他,同意了。任叡此人真是智勇双全,在敌人控制区居然来去自由,不但与各个村堡首领约定共同夹击李特之事,甚至深入虎穴,一探李特大营的虚实,最后大摇大摆、毫发无损地出营归城,向罗尚汇报工作去了。
日期:2011-08-08 19:13:58
二月十日,罗尚派军队突袭李特大营,各个村堡都同时响应。李特猝不及防,以少击众,连战二日,终于寡不敌众,李特军队大败。李特收拾余卒,率军撤退到新繁。
罗尚见好就收,鸣金收兵,凯旋而归。这几年被李特压着打,今日总算出了口恶气。
不料,看似无还手之力的李特残军居然卷土重来,竟然趁官军撤退之际,从后面追击而来。
李特肯定咽不下这口恶气,满腔怒火,急火攻心,想趁官军胜利懈怠之际,攻其不备,挽回败局。两军转战三十余里,怎奈官军人数太多,罗尚又从城中派兵增援,李特的流民军队再次大败,这次败得更惨更彻底:李特、李辅、李远等领袖全部阵亡,遗体都被罗尚放火烧为灰烬,传首洛阳。那一年,是公元三百零三年。
日期:2011-08-09 19:57:44
这是官军与李特作战以来第一次空前的胜利,也是流民军队最大一次惨败,胜负的天平在向官军倾斜,就看官府能否抓住这一个难得的机遇了。这次大捷的第一功臣当属任叡,可惜他在那个世族当道的时代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有人叫他任叡,有人说他叫任明,还有人称他为任锐,莫衷一是。
流民军队与职业军队有很大的不同,作战全靠一口气:如果连战连捷,那么其兵锋可以摧枯拉朽,横扫千军如卷席;但是一旦受挫,尤其是遭遇重大失败,立即溃不成军,豕突狼奔,战力荡然无存。
日期:2011-08-10 19:30:41
让我们再把时间倒回到贾后统治时期,当是时,惠帝暗弱,贾后专权,众臣贪恋功名利禄,崇尚虚名清誉,对于治理国家不出一策,关中齐万年的叛乱虽已平息,但是,羌戎乱势已成萌动状态。
导致关中大乱的罪魁祸首赵王司马伦,被朝廷征召回京师洛阳后,不久就官拜车骑将军、太子太傅。
赵王司马伦,是司马懿的第九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作为司马家族中的一员,自然青云直上,从安乐亭侯到琅琊郡王,再改封为赵王,从宣威将军到平北将军,再进安北将军、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一路重用。
日期:2011-08-11 22:13:56
可就是这个赵王司马伦,不要说与他的哥哥司马师、司马昭不能相提并论,就是与哥哥汝南王司马亮相比,也差几个档次。人品庸陋,为人所鄙视。
西晋建立,司马伦被封为琅琊郡王。这个郡王居然收买赃物。有人偷盗皇帝的御裘,司马伦明知是盗窃所得赃物,还指使散骑将军刘缉购买。事发后,廷尉杜友判决刘缉斩首,司马伦应当与刘缉同罪。如果当时一刀杀了司马伦,世上也就少了个祸害。
有关部门上奏,不同意廷尉的判决,认为司马伦属于皇亲,应当法外开恩,不可治罪。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