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名流排行榜》
第33节

作者: 王者世袭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1-10-04 20:56:03

  齐国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虽然齐国不相信和楚国、秦国结盟有什么好后果,但是他也不想就此解散和这两个国家的结盟;毕竟,和秦、楚大国结盟对齐国的国家利益没有任何坏处,只有好处。
  至于韩、赵、魏和中山、燕国相互称王,结为同盟,齐国也不希望看到。齐威王的真实想法是,在他的领导下,组成国际联盟,对付哪个国家都行,只要不与齐国为敌。

  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我谁也不听你们的,我要游走于你们之上。所以,在上一阶段,他一面答应了魏国的联合,一面又同意了秦国的结盟。
  齐国的行动虽然没有成功,但是楚国倒是做出了一些成绩。
  前面说到,魏惠王趁着一代枭雄楚威王病重和丧期,大兵南下,一举攻克楚国的径山。对此,新继位的楚怀王很生气,他日夜想着报仇,打掉魏惠王的嚣张气焰。
  因此,张仪一到楚国,说明秦国有意和楚国结盟,共同对付魏国,楚怀王就同意了张仪的请求,派大臣和张仪在齿桑相会。
  五国相王的消息一传到楚国,楚怀王就感觉到情况不妙,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对魏国发动攻击,拆散五国联盟。这时,上一阶段因为战争失利,在魏国不受待见的魏国公子高正流亡在楚国。楚怀王决定,以护送公子高回国任太子的名义攻魏。
日期:2011-10-06 12:54:31

  楚国的护送部队在昭阳的率领下,从郢都出来,浩浩荡荡地向魏国而来。
  魏惠王听说后,知道事情绝不是护送公子高回国那样简单,其目的肯定和五国相王、结盟有关。他和惠施、公孙衍简单商议后,派了一只人马前去迎战。
  秦国听到楚国出兵攻魏的消息后,决定给楚国助一臂之力,于是,他们派人向魏国西部的曲沃、平周等地发起进攻。
  魏惠王人生中又一次处于两面作战的境地。
  楚国的昭阳在襄陵大败魏国军队,并且顺利地占领了魏国的八个城邑。
  然后,他们继续推进。
  魏惠王很难受。
  此时,西边秦国已经攻取了曲沃和平周等地,大有和楚国联合,灭魏而有之的意思。
  和魏国一起相王的韩、赵、燕、中山四国看到魏国的窘境,当做没看见,谁也没有出兵帮助魏国,甚至连举行个示威游行、抗议一下的举动都没有。
  五国相王化为了一片浮云。
  魏惠王一肚子恼火,对着惠施就劈头盖脸地泼下来。他大骂惠施尽搞些什么事,自从做相国以来,国家一点起色没有,反而是越来越糟,连以前也不如了。徐州相王,招来楚、赵、秦三国攻魏,五国相王又招来齐、楚、秦三国干涉。弄得不到十几年时间,魏国丢地,丢人,从大国变成小国。
  魏惠王此时对惠施的“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按兵”的策略产生了怀疑,他感觉到照这个样子下去,魏国会越来越弱,说不定完蛋都有可能。
  不行,不能再照惠施的想法做了。

  想了几天后,魏惠王决定,说啥也不能听惠施的了,让他滚蛋,走;至于公孙衍,看起来也不像了好家伙,和惠施穿一条裤子,他也得滚蛋,不能呆在魏国。
  急火攻心之下,魏惠王把他十几年来一直信任的相国和刚刚任命不久的将军全都免了职。
日期:2011-10-08 19:01:49

  这时,张仪来到了魏国。
  张仪告诉魏惠王,秦国是个友好的国家,并不希望和魏国发生战争。之所以两国之间现在发生冲突,是因为小人当道,奸人治国,阴谋策划、勾结其他国家对付秦国。如果魏国能够剔除奸人,放弃与其他国家结盟,秦国愿意和魏国一道,共同建设美好未来。
  魏惠王没好气地说,惠施和公孙衍已经走了。
  张仪一愣,他没想到魏惠王下手这么快,还没等自己动更多的口舌,就已经解决了问题。看来魏惠王的心理已经发生了变化,张仪暗暗想道。
  打铁要趁热,再加一把火。
  想到此,张仪又鼓动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向魏惠王讲起与秦国搞好关系,共建和谐社会的种种好处,他尤其提到,如果两国搞好了关系,从此之后,两国之间干戈化玉帛,都可以集中精力,抓生产,搞建设,发展国内经济了。
  魏惠王不是傻瓜,对张仪的话他是一边听一边扔,他不相信秦、魏两国之间会真如张仪讲的那样,从此之后会化干戈为玉帛,不再有战争。

  但是,张仪的最后一句话还是让魏惠王有些心动。是啊,如果两国之间结束战争,以后魏国就有了时间发展国内生产,休养生息,二十年后魏国就又有可能再次成为强国。魏国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发展经济的时间!
  如果能结束战争,让我做什么都可以,魏惠王暗暗决定。
  想通之后,魏惠王告诉张仪,他愿意听从张仪的建议,解散五国联盟,和秦国搞好关系,结束战争状态。
  张仪说,如果你能够让魏国断绝同其他国家的联盟,我就能让秦国进攻的军队停下,并且,楚国的进攻我也能制止。
  魏惠王大喜,一举双雕,何乐不为。
  最后,两人商定,先由魏国向韩、赵、燕、中山四国昭示,断绝与联盟关系,然后张仪劝说秦国和楚国退兵。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