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国古代诸位太子》
第59节作者:
谁是小林子 西秦建弘九年(428年)六月,父亲去世,我继秦王位,改元永弘。
我继位后,连年与北凉征战,劳民伤财,国力疲乏。
我在位期间滥刑好杀,于是人心思叛。对内又政刑酷滥,弄得众叛亲离。
永弘三年(430年)因受北凉所迫,我拟归附北魏,未料为胡夏所阻。
后受夏王赫连定所逼,只得向北魏求降。北魏派兵来迎我去平阳,我便焚毁城邑,毁去国玺,率领部众1万5千户东行。走到上邽(今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东南),遭到夏国赫连定的截击。又退居南安(今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东南)。
永弘四年(431年)赫连定命其叔父赫连韦伐带兵进围南安。
因城内粮食用尽,我只好口含玉璧,袒露肩背,绑上双手,出城求降。后被押到上邽,和500多宗室一起被赫连定斩杀。史称后主。至此,西秦灭亡。 【总结】乞伏暮末说:怎么亡国之君都是口含玉璧,袒露肩背的呢?
立为皇太子时年龄:不详
当皇太子时间:不详
受教育程度:3(受到一般的教育)
子女情况:不详
英雄事迹:3(口含玉璧,袒露肩背,出城投降)
命运坎坷度:3(羌族唯一的国君临死还要受辱,只是没有自杀的勇气啊)
篡位思想:无
结局:3(被赫连定斩杀)
日期:2011-09-20 16:33:05
【后凉世系】
125,【吕绍】
我是后凉太祖懿武皇帝的嫡子吕绍。
后凉龙飞元年(396年)我被父皇立为太子。
龙飞四年(399年)父皇病重,立我为天王,以吕纂为太尉,吕弘为司徒。临终前叮嘱我说:“如今三寇(乞伏乾归、段业和秃发乌孤)未平,我死之后,吕纂带领军队,吕弘治理朝政,你自己无为而治,把重任交给两个弟弟”。
不久父皇去世,我秘不发丧,吕纂排阁入哭,尽哀而出。侄子吕超劝我解除吕纂的兵权,我见吕纂痛哭失声,心有不忍,于是不肯。
因为吕纂手握兵权,我又害怕被杀害,想让位给他,吕纂表面上不同意。暗地里吕纂与吕弘兄弟不久即反,率军攻入宫廷,我终不敌叛军而自杀,死后谥隐王。之后吕纂即位,年号咸宁。
你狞笑着说我们是兄弟
你的口舌幻化成莲花
盛开在我年少的时光里
占满了我整个的世界
闭上眼睛还可以闻见你的莲花香
没关系,没关系
因为我的指尖长不出你想要的虚伪
你狞笑着和我做朋友
忘却年少时木马的旋转中的你追我赶
忘却年少时我脊背上你的战栗不安
我的佳木年华里
你们是最美的一章
没关系,没关系
只要你的秘密坟圈里还葬着我这个大哥
你的眼泪还未冷却
你的微笑的嘴角还在上翘
那些欢乐那些悲伤
还没有散场,就化成了你手心里不肯展示的秘密
我最后的一身红,在下坠的时候幻化成雪
连一句,你是我兄弟
都没有留给我(摘自浅浅夏的文章《佳木年华》)
【总结】吕绍说:兄弟啊……
立为皇太子时年龄:不详
当皇太子时间:不详
受教育程度:5(受到很好的教育)
子女情况:不详
英雄事迹:3(仁慈又有胆气般自杀)
命运坎坷度:3(兄弟其实是拿来夺位的)
篡位思想:无
结局:3(自杀)
日期:2011-09-21 09:54:50
【南凉世系】
126,【秃发武台】
我是南凉景王秃发傉檀之子秃发武台。我祖父辈都是鲜卑人,“秃发”其实是“拓跋”的异译。
公元396年(太元二十一年),吕光即天王位,改国号为大凉,遣使拜伯父乌孤为征南大将军、益州牧、左贤王。伯父乌孤决意摆脱吕光控制,谢绝封爵。
次年,伯父自称大部督、大将军、大单于、西平王,年号太初,建立政权,以叔父秃发利鹿孤为骠骑将军,父亲傉檀为车骑将军。
399年八月,伯父乌孤因酒醉坠马受伤而死,叔父利鹿孤即武威王位,迁都西平,并遣记室监鞠梁明聘于段业,进一步加强与北凉联盟,以对付后凉,我南凉开始兴盛。次年正月,改元建和。
建和三年(402年)三月,叔父利鹿孤卒,父亲傉檀立,更号为凉王,迁都乐都,改元弘昌,史称南凉。
十月,父亲攻后凉姑臧。十二月,后秦姚兴拜父亲为车骑将军、广武公。弘昌三年(404年),因后秦势盛,父亲去年号,称臣于后秦。
弘始十年(408年),父亲大败后秦军,复称凉王,改元嘉平,置百官,并立我为太子。嘉平七年(414年),南凉连年不收,上下饥窘,父亲率军西击乙弗鲜卑,留我守卫乐都。
同年,西秦乞伏炽磐乘机袭取乐都,将我俘虏,及城中百姓万余人迁于枹罕(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南),父亲因而降于西秦,年终被毒死,至此南凉亡。而我则带领原乐都的臣民忍辱负重,以图报仇复国。不过终究未能如愿啊。
【总结】秃发武台说:秃发?还是拓跋好听。
立为皇太子时年龄:不详
当皇太子时间:不详
受教育程度:5(受到很好的教育)
子女情况:不详
英雄事迹:3(被乞伏炽磐所俘)
命运坎坷度:3(忍辱负重也未能复国)
篡位思想:无
结局:3(病逝)
日期:2011-09-21 10:55:10
【西凉世系】
127,【李歆】
我是西凉太祖李暠的第二个儿子李歆,字士业,小字桐椎,陇西成纪人,先祖是西汉前飞将军李广。
北凉神玺元年(397年),段业自称凉州牧﹐以父亲为效谷县令,后又升敦煌太守。北凉天玺二年(400年),父亲自称大将军、护羌校尉、秦凉二州牧、凉公,改元庚子,以敦煌为都城,疆域广及西域,史称西凉。因我大哥李谭孱弱多病,故而立我为太子。
405年,父亲改元建初,遣使奉表于晋,并迁都酒泉,与北凉长期争战。
建初十三年(417年),父亲过世,谥武昭王,庙号太祖。我领大都督、大将军、凉公、凉州牧。我继位后,并且不像父亲那样治国安民,而是大修宫室,严刑峻法,致使“人力凋残,百姓愁悴”,统治极不稳定。
从事中郎张显曾上疏劝谏道:“入岁已来,阴阳失序,屡有贼风暴雨,犯伤和气。今区域三分,势不久并,并兼之本,实在农战,怀远之略,事归宽简。而更繁刑峻法,宫室是务,人力凋残,百姓愁悴。致灾之咎,实此之由。”
主簿氾称又上疏谏曰:
“臣闻天之子爱人后,殷勤至矣。故政之不修,则垂灾谴以戒之。改者虽危必昌,宋景是也;其不改者,虽安必亡,虢公是也。元年三月癸卯,敦煌谦德堂陷;八月,效谷地烈;二年元日,昏雾四塞;四月,日赤无光,二旬乃复;十一月,狐上南门;今兹春夏地颇五震;六月,陨星于建康。臣虽学不稽古,敏谢仲舒,颇亦闻道于先师,且行年五十有九,请为殿下略言耳目之所闻见,不复能远论书传之事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