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个假皇帝——绝代风华——往事知多少之赵光义篇》
第55节作者:
独孤慕雨 日期:2011-06-17 22:30:12
第十章:北伐10
勇于杀戮的他,只因为怀疑睿宗朝郭后可能害死了他的妻子段氏,就在刘钧柩前派人勒死了郭后。下手之人正是出降被宋军误杀的范超。可见出降也是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草率行事就有生命危险。对于郭后这个养母都会痛下杀手的他,连刘崇的十个儿子也不放过,这些叔叔辈的刘氏子孙,更是无一人幸免。
正是因为他的残忍好杀,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刘继元身边已是众叛亲离。从兄刘继文与女婿卢俊冒死突围去向辽庭请救兵,到现在不知生死、音讯皆无。这时候他同样是‘时不利兮骓不逝’,但是却不知对哪个去说‘虞兮虞兮奈若何?’。现在的他基本上可以说是孤家寡人一个!
喜欢参禅说佛的他,忽然间心扉洞开、勘破了‘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佛理。心下一片清净的他,为消除自己从前所积种种恶业,明白此刻太原城‘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唯我一人,能为救护。’再让城中数万军民做他的陪葬,也实在是太过自私。以一已之虚名,换得城中无数生灵的平安,将是一场无上功德。
隐隐约约伤重未死的军兵负痛呻唤之声,似乎在提醒着刘继元这里曾是战场,是人间修罗场。刘继元主意一定,心情登时轻松了许多,他返回到宫中,安排出降事宜,同时委派一名大臣出城向宋军请降。
眼见的距离官家规定的出降期限只余两个时辰了,而太原城仍象一只巨大的怪兽隐伏在夜的黑暗之中,未曾有任何出降的动静。赵光义虽然百爪挠心,表面上却与左右谈笑风生,一脸的笃定。几位佞臣谀词如潮,把赵官家吹的用兵远过‘孙、吴’,此番亲征恩威并济,敛兵不攻,乃是德被四海、泽及苍生的菩萨心肠。北汉刘继元跳梁小丑,定当不日成擒。赵光义一脸的得色,太原坚城如今已经是囊中之物,自己只需轻轻的挥挥手,巨大的城池将在他的眼前轰然倒塌。
似乎刘继元也是在刻意的为他此行锦上添花,正在马屁山响声中,帐外来报:太原城中有人奉降表至御前!赵光义强自压抑着心底涌起的狂喜:‘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刘继元真是个知情识趣的主儿!’面上却装出一副波澜不惊的神色,命左右把使者带入帐中。
当北汉使臣跪拜于地把降表奉上的同时,帐中所有文武一同拜舞于地,七嘴八舌向官家道喜。赵光义高踞在座上,望着下面匍匐的臣工,黝黑的大脸透出兴奋的光芒,浑身洋溢着莫名的舒畅。
赵光义当即笔走龙蛇,草就一纸诏书,命通事舍人随来人入城抚谕。从流传至今赵光义的书法作品可以看的出,赵光义这厮的书法确有过人之处。慕雨虽然只是简单的临过数年碑帖,却也知道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应该是意在笔先、等到开写时候,早已经是成竹在胸,所以传世的书法精品应该是一气呵成的。同样的内容、同样的人,倘若换个时间与环境再去写的话,一定难现从前风采。
赵光义诏书内容虽不见史载,亦未能传之后世,应该是他书法作品中的精品。赵光义最为擅长的就是‘飞白体’,这种书法相传创自东汉蔡邕,魏晋南北朝之时素为文人墨客所推崇。书法大家王羲之父子相传极擅此法,唐太宗李世民最喜欢王羲之的书法,他在千方百计得到了《兰亭集序》这幅书法珍品之后,竟然把这样一件无上宝物带入了地下随他入葬。明君行事多出人意表,不提也罢。在他的影响之下,有唐一代的帝王多擅‘飞白体’。
赵光义的书法之所以有很深的造诣,也是与他好学不倦有关。宋初的书法名家许多都曾指点过他练习书法,师法王羲之,得书圣所传、最能曲尽其妙的就是随了孟昶入宋的后蜀王著。做为赵光义的文学侍从,王著曾悉心指导过赵官家的书法。本来赵光义的书法已经很具功力了,但是王著总是认为还有进步的空间。这样一来,赵光义一直努力不敢有所懈怠,终于在书法上有所成就。从此事可知,王著是个做事喜欢较真的人。如果换成是卢多逊,估计早把赵光义的字捧到了前无古人、后乏来者的高度了。赵光义虽然不耻下问了,但是却不会再有什么进步,当然也不会成为书法名家了。
日期:2011-06-18 12:53:17
第十章:北伐11
正是因为他继位为君迷雾重重,有太多的疑问,人们对他的理解不够深入全面,只知道他是个政治家,却不知道他也是个著名书法家。江南混一纳入赵宋版图之后,南唐、吴越、后蜀等地入仕为官的都被集中至开封城,并且受到相应保护与尊重。同时,这些降宋的割据王朝把原藏于宫中的碑帖、墨迹也全部献于宋廷。赵光义在建好了崇文院之后,贮集了数千卷古今著名书法大家的碑帖墨迹。赵官家命令王著从中选出特别有名的珍品,编成《淳化阁法帖》。
《淳化阁法帖》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现存最古的一部法帖。相传是用‘澄心堂’的纸与李延珪的墨所制成,可惜早已经是芳踪难觅了。否则在当代人浮躁心态的追捧之下,再创一个艺术拍品的天价一定不是什么困难事!赵光义在政治上无疑是一个开创者,但是在书法艺术上却是个复古派。《淳化阁法帖》所收录的作品多是王羲之父子及其流派的代表作,对在唐代形成的一些书法流派却采取排斥弃用的态度。这样的结果就是北宋初期的书法艺术成就,只限于临摹与沿袭二王,没有产生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书法大家。
在送走了使人之后,赵光义心潮起伏难以平静。于是率领群臣到城北高台之处,欢度端午佳节。赵光义披襟当风而立,顿生‘横槊赋诗’之慨。只可惜的是‘此独大王之风尔’!‘无人会、登临意’。躬逢其盛的左右竟然不知请官家口占一绝以纪其事传之后世,实在是一种遗憾。
新月如勾,载着人世间的无尽悲欢离合在天际游来荡去。这正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官家高台饮美酒,几家流泪在街头’
黎明时分,刘继元率领左右臣僚素服纱帽来到台下,等待赵官家的最后处置。晨曦中,休息了一晚上的军兵精神抖擞地立于台周。是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彩旗飘扬。高坐于台上的赵光义望着台下拜舞于尘埃的刘继元,心潮起伏难以平静。唐末以来,百余年的战乱与动荡终于在自己治下划上了休止符。中国重归一统,自己的功业将远过兄长。
如何对待刘继元,赵光义还是琢磨了一番的。怎么说这都是自己登基以来的第一位降王,好生尊崇着,自己还会落一个忠厚仁义的美名。他这样做,并不是‘觉今是而昨非’,而是河东地土新附,安定大于一切,必须团结所有有利团结的力量。刘家数世在河东地区经营近二十九年,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北汉的顺利光复,赵宋无疑将会直接面对契丹异族。在许多地方王朝仍需借重刘继元的。吩咐左右释刘继元无罪,赐袭衣玉带、金银锦綵无数,随从出降者各赐衣带、器币等物。
赵光义看到刘继元穿戴一新,登台叩谢天恩,这才收起意猿心马。当赵光义双目炯炯看刘继元看来时候,刘继元拜倒在地,不敢与这个大宋皇帝对视。虽然僻处太原,他仍知道赵光义与他的兄长赵匡胤是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人。小心应付为妙。看到刘继元诚惶诚恐的拜倒在自己脚下,赵光义不禁志得意满、心中涌起一扫六合、混一宇内,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情。
见赵光义不发话命自己平身,心中忐忑的刘继元急忙为自己辩污道‘微臣听到陛下车驾亲临,本打算出迎。只是为左右亡命之徒所胁制,所以才使陛下栉风沐雨辛苦至今。请治臣之罪!’看到自己没有给刘继元找台阶,他自己寻台阶下,赵光义索性就坡下驴,吩咐把刘继元所说之辈尽数擒至军前斩首。为了进一步安抚刘继元,授他检校太师、右卫上将军,封彭城郡公,北汉宰相以下官员各委任新职。刘继元恭恭敬敬奉上降表纳土,此一役,宋收得州十、军一、县四十一、户十三万五千二百二十、兵三万。
(笔者注:宋时的地方行政区分为四类:一是最普通的州,每个州管辖几个到十几个县;二是府,政治上比较重要的地区设府。北宋共设有四京,计有东京开封府、西京洛阳府、南京应天府、北京大名府。其中东京、西京为宋初时设立,其它二就为后设,四京之地皆称府。中期另设有成都府、潼川府、北宋末年又新设有燕山府;三是军,即对军事要地,特别是边界地区设立军;四是监,即对矿业、盐业、牧马、铸钱等极其重要的战略物资产地设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