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中国古代诸位太子》
第27节作者:
谁是小林子 我经过观察,觉得只有中常侍钩盾令(负责宫内河池苑囿的宦官)郑众可与商量谋划大事。
一则郑众此人服侍我与先皇多年,对皇室一直忠心耿耿,比较可靠;二则此人谨慎机敏,很有心计,可以出谋划策。于是,我趁别人不在,与郑众说了自己的想法。郑众早已看不惯外戚势力的横行霸道,也劝我早下手为强。
此时,窦宪正镇守凉州,如果京城有变,他必然领兵叛乱。为减少损失,保证成功,我下诏令窦宪来京辅政,先行调回他。同时,我要参照前朝《外戚传》,试图从文帝诛薄昭、武帝诛窦婴、昭帝诛上官桀、宣帝诛霍禹等事中学习经验。
于是我一边密令我的哥哥前太子清河王刘庆(其母受窦皇后迫害致死)从千乘王刘伉处借取《外戚传》,另一边令郑众从中整理谋划。待一切准备停当,窦宪也回到了京师。
抓捕窦宪的前一天晚上,我亲自御临北宫,命令司徒兼卫尉官丁鸿,严兵守卫,紧闭城门;命令执金吾、五校尉等,分头捉拿郭璜、郭举父子和邓叠、邓磊兄弟,清除了外围。
第二天,派谒者仆射直入窦家,宣读诏书,收回窦宪的大将军印绶,改封为冠军侯,并限令与其弟窦固、窦景等各回封地,郭璜等人下狱处死。 由于我感念窦太后的养育之恩,没有公开处死窦氏兄弟,回到封地后皆迫令其自杀。窦氏四兄弟中只有窦环没有参与策划谋反,因此被我免了死罪。于是我成功的夺回了政权,再现了前汉宣帝刘询诛霍禹的故事。
由于准备充分,措施得当。把窦宪调回京师来收捕,避免了地方混乱和军事火并。待窦宪回到京师后,一夜间,我对几大要员全面出击又分别系捕,既避免了互相串连,又免得夜长梦多。
因此,整个过程干净利落,并没有引起朝野的极大恐慌与混乱。而这一切都是由一个不到十四岁的孩子主要策划的,你们由此可见我年少时是多么的机智、敏锐、干练与稳重了。
论功行赏时,郑众自然是首功。于是,郑众被升迁为大长秋(千万别以为是“大长今”啊)。“长秋”原是汉代皇后的宫名,后用以名官,称其官署为“长秋寺”(这是皇后近侍官首领,一般由皇帝亲信充任,负责宣达旨意,管理宫中事务)。
而在进行策勋班赏的过程中,我还注意到,郑众总是推辞的多,接受的少,这种谦逊仁爱之心,很得我心。因此,我以后便经常同他讨论国家大事,国家一些大政方针的决策便较多地掺杂着宦官的力量。所以史书上说“宦官用权自此始矣”,从此,东汉进入了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掌朝政的时代。
由于我兵不血刃的和平解决了外戚乱政的局面,后世给我定的谥号为“和”(不刚不柔曰和)。
【总结】刘肇说:我爱“和谐社会”。
立为太子时年龄:1(三岁)
当太子时间:1(六年)
受教育程度:5(受到很好的教育)
子女情况:生子刘胜、刘隆
英雄事迹:5(铲除窦氏外戚、重用宦官)
命运坎坷度:4(因兄长刘庆被废太子位,窦皇后收养后被立为太子)
篡位思想:0(从来没有想过)
结局:3(英年早逝)
日期:2011-07-08 15:22:33
58,【刘隆】
我是和帝少子刘隆,父皇驾崩前几日立我为皇太子,等到我登基之日(元兴元年十二月辛未夜)我才刚满百日。
后来在第二年的六月丁未,大半个国家遭受阴雨,湿气不散。我在宫中也感染了风邪。
七月庚寅,我开始出现头疼、发热、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后来口腔粘膜出现散状疱疹,有米粒大小,疼痛明显;七月中,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臀部或膝盖偶有红斑。同时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但疱内液体较少。
到了七月末,我的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均出现大米粒或蚕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大疱疹或红色丘疹,流脓水。后由于口腔溃疡疼痛,我流涎不止,开始拒食。
八月初,精神十分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谵妄甚至一度昏迷;后肢体出现间歇性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及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并有呼吸浅促、呼吸困难,口唇紫绀,咳嗽,咳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样痰液;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同时面色苍灰、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最后,八月辛亥,我开始进入弥留状态。癸丑,殡于崇德前殿。
至此,我走完了我十分短暂的作为帝皇的一生。因此后世给我的谥号是“殇”。
【总结】刘隆说:我“流脓”了。
立为太子时年龄:1(百日)
当太子时间:1(二天)
受教育程度:1(没机会受到很好的教育)
子女情况:无
英雄事迹:5(中国历史上即位年龄最小、寿命最短的皇帝)
命运坎坷度:5(免疫力低下导致手足口病的并发)
篡位思想:0(从来没有想过)
结局:3(早夭)
日期:2011-07-09 13:16:33
59,【刘祜】
我是前太子清河王刘庆的嫡长子刘祜(hù),据说我出生时有“数道神光照室,又有赤蛇盘于床第之间”的奇异景象。我十岁时就好学《史书》,当时先帝刘肇很喜欢我。
后来,殇帝驾崩。是夜,邓太后与其兄车骑将军邓骘定策于宫中。太后使邓骘持节,以王青盖车迎接我,沐浴斋戒于殿中。皇太后御临崇德殿,百官皆穿吉服,群臣陪位,先引拜我为长安侯。
太后以先皇和帝的名义颁诏曰:“先帝孝和皇帝刘隆圣德淑茂,早弃天下。朕奉皇帝,如夙夜瞻仰日月,冀望成就。岂意其卒然颠沛,天年不遂,悲痛断心。朕惟平原王刘胜素被痼疾,念宗庙之重,思继嗣之统,唯长安侯刘祜质性忠孝,小心翼翼,能通《诗》、《论》,笃学乐古,仁惠爱下。年已十三,有成人之志。亲德系后,莫宜于祜。《礼》曰‘昆弟之子犹己子’;《春秋》之义,为人后者为之子,不以父命辞王父命。其以祜为孝和皇帝嗣,奉承祖宗,案礼仪奏。”
接着又颁布了第二道旨意:“惟延平元年秋八月癸丑,皇太后曰:咨长安侯祜:孝和皇帝懿德巍巍,光于四海;大行皇帝不永天年。朕惟长安侯孝章帝世嫡皇孙,谦恭慈顺,在孺而勤,宜奉郊庙,承统大业。今以长安侯嗣孝和皇帝后。其审君汉国,允执其中。‘一人有庆,万民赖之。’皇帝其勉之哉!”读毕,太尉奉上玺绶,我即皇帝位,时年十三。太后犹临朝。
我的名字是“祜”,也就是“有福”的意思。可是我的命运并不像我名字所预示的那样,反而是“祸事”不断。我登基后不久,灾害频生,国运多舛。
延平元年九月辛丑,六州发大水。乙亥,降陨石于陈留。
冬十月,四州发大水,下雨雹。
六月丁巳,河东地陷。
冬十月辛酉,新城山泉水大出。
十二月乙卯,郡国十八国地震;四十一国降雨水,及山水暴至;二十八国大风,雨雹。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