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06-01 21:00:48
这一切对于宇文泰来讲也算不上什么,因为鲜卑的传统告诉他遇到这种情况解决办法很简单,就一个字——抢!很快本来就不富裕的关中就让他的士兵抢劫一空,但狼多肉少那点可怜的粮食还不足以养活强盗们,于是他们将目光盯到了别人家里。首选目标当然是富得流油的东魏,但这个敌人实在是太强大了,渡过黄河显然是去送死,于是强盗们把目标盯到了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在宇文深的建议下,宇文泰率领李弼、独孤信、梁御、赵贵、于谨、若干惠、怡峰、刘亮、王德、侯莫陈崇、李远、达奚武等十二员大将直扑弘农。从这份出征名单上看,与其说是宇文泰全力以赴不如说是在孤注一掷,与其饿死不如战死。面对如此一群饿狼,弘农很快就失守了,宇文泰和他的部下们终于找到了饭辙。
这时杨檦说自己的父亲曾经在邵郡(治今山西垣曲县)当过县令,愿意前往说服当地豪强归附。杨檦曾经在前面露过脸,想当初尔朱荣与陈庆之在黄河岸边大战,一时之间不能取胜,于是想绕过黄河但没有船,当时就是杨檦的族人进献小船数艘,才使尔朱兆等人偷渡成功的,看来他的亲朋好友确实不少。此后他跟随元修一起逃到了长安,因为在旧主死时立场鲜明的没有哭,所以安然活到现在。见到又少了一个分粮食的,宇文泰当然同意,杨檦也不负重望,勾结邵郡的土豪王覆怜等人起兵杀了东魏的地方官占据州城。一时之间似乎是风生水起,但宇文泰此次出征不过是为了抢点吃的,根本没有能力扩大战果,只是在弘农蹭饭吃,一赖就是五十多天一点走的意思都没有。
高欢在小关之战中损兵折将,尤其是窦泰的死使他耿耿于怀,但面对宇文泰的挑衅为什么竟然如此的平静,居然允许他赖了五十多天呢?原来高欢被别的事情绊住了手脚,这个事情就是柔然的进攻。前面讲过高欢为稳定北方,曾经与柔然和亲,此时东魏怎么又会受到柔然的攻击呢?
日期:2011-06-02 19:58:28
原来柔然在和东魏和亲后经常侵扰西魏,宇文泰不堪忍受,又无力反击,于是学着高欢与柔然和亲,柔然人重利轻义,答应了西魏的请求。此次宇文泰孤注一掷,他向柔然发出了请求,希望他们帮自己一把,柔然人果然出兵攻打肆州(今山西忻州)。由于近几年国力增强,高欢似乎改变了以往对柔然的态度,他马上率部前往迎敌,柔然人果然不同凡响,闻讯立刻撤退。
高欢在解除后顾之忧后,马上转身南下准备和宇文泰一决雌雄,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有一个人提出了一个十分不合时宜的建议,而且是义正词严地提出的。这个人就是前面提到过差点丢了性命的,自称只懂得文墨的刀笔小生——杜弼,他要求高欢出征前先消除内贼。高欢问内贼是什么人?杜弼说就是那些掠夺百姓的鲜卑官兵。
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要求高欢整顿军纪了,但高欢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为此高欢曾经单独给他做过思想工作。“小杜啊,你说得对,但天下贪污受贿、强取豪夺的歪风由来已久,现在有许多将军的家属都在关中,宇文泰经常会派特务来策反他们,他们一向视西魏为乐土,是去是留还在彷徨之际;江东还有个萧衍,他专门研究诗书礼乐,文化干部又都以他为正统,对他心驰神往。我如果操之过急,武将西奔;文官南投,又用谁来治理国家,这件事先放一放,我不会忘记的。大战将至,杜弼又旧话重提,大庭广众之下准备将那些准备流血牺牲的将士先送上断头台,这还了得!
高欢也无话可说,下令营中军士都搭弓上箭,高举大刀,握鞘向前,夹道而立,接着让杜弼在夹道里过一次。杜弼本是一介书生,哪里见过这种阵势,值吓得浑身哆嗦,汗流浃背,虽然高欢再三表示绝不会有人会对他下黑手,但杜弼最终还是不敢通过这枪林箭雨。见到如此高欢才缓缓地对杜弼说:虽然箭在弦上却不射;虽然刀已出鞘却不砍;虽然予在手中却不刺,你都被吓得失魂落魄。诸位勋贵将领在战场上冲锋陷阵、九死一生,虽然有人或许贪污受贿、强取豪夺,但与他们的战功相比,这些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杜弼急忙跪倒在地磕着头,为自己冒失的进谏表示道歉。这件事无疑又成为了高欢为人狡猾的罪证,但事实上高欢可能为此而后悔莫及,此后作为补救他整顿吏治,发起廉政风暴后世人却往往视而不见。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