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品漱玉词:怀想古诗词里的那些百媚千红》
第38节作者:
孟斜阳 日期:2011-05-19 10:04:58
(接上)
那么,那位在东轩读书的书生后来又如何呢?其实,朱淑真还写有一首《送人赴试礼部》:
春闱报罢已三年,又向西风促去鞭。
屡鼓莫嫌非作气,一飞当自卜冲天。
贾生少达终何遇,马援才高老更坚。
大抵功名无早晚,平津今见起菑川。
《送人赴试礼部》中的“人”,应该就是朱淑真那位意中人了。这应是朱淑真赠送给那位即将远行赴京应试的书生的第二首诗了。
礼部春闱,指唐宋礼部试士均在春季举行,故称“春闱”。在这首诗里,朱淑真鼓励他屡次落第后不要灰心丧气:“屡鼓莫嫌非作气,一飞当自卜冲天。”并且以西汉贾谊、东汉马援境况相勉励。贾谊虽才华横溢、少年得志,但自从被汉文帝贬往长沙后一生坎坷;马援到老方才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却功成名就,青史扬名。她希望书生此去赴试,不计从前的挫折,定能金榜题名。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朱淑真不仅感情丰富细腻,对失意之人也善作安慰和鼓励。这也说明,她是多么渴望这位书生能够一展才华,金榜题名,使自己终身有托。
此外,她还写有一首《春日亭上观鱼》:
春暖长江水正清,
洋洋得意漾波生。
非无欲透龙门志,
只待春雷震一声。
鱼儿漾上水面带起水波,一点点,一圈圈,荡漾开去有如江面水纹。它并非没有一跃龙门化龙而去的志向,只是在等待那一声春雷。
有个典故叫做“鲤鱼跳龙门”。据史载《淮南子•修务训》中说:“江本有水门。鱼游其中,上行得过者便成龙。故曰龙门”。我感觉,朱淑真的这首诗也是鼓励心上人的。她以鱼化龙的非凡理想追求来激励书生奋力一搏,赢取功名。“只待春雷震一声。”春雷起处,自是大地苏醒、万物争春的一派新气象。那时,也将是她和书生心想事成,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时刻。朱淑真对他一再鼓励,希望他能够金榜题名,一飞冲天,然后风风光光的抬着花轿来迎娶自己。
日期:2011-05-22 17:39:32
五,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那一刻,天地间只有两个人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
藕花初开,黄梅雨细,可见正是六七月天。
“恼烟撩露”,表现的是一种黄梅雨时节的阴霾天气。一对相恋的年轻男女相约携手游湖,眼见得那满湖的莲叶荷花,清香阵阵。心情是欢悦的。“恼”和“撩”字用得精巧,表达出似嗔实喜的微妙心绪。
“留我须臾住”, 少女心想这样可以多留一会,与他两个人单独相处。这句正承接上面的“恼烟撩露”。“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两人携手漫步莲花湖畔,这对情侣不料遇上了一阵“黄梅细雨”。正是这场雨及恼人的烟、雾,使他们不得不停步避雨。
“黄梅细雨”是江南特有的景象。贺铸有名云:“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一语道尽黄梅雨最是撩人思肠。但在此时,黄梅雨却恰好无意中成全了一种心愿:游湖赏花而遇雨,给恋人们造成了一个幽僻的环境和难得亲近独处的机会。词人抱怨“恼烟撩露”,嘴里说着遗憾,心里却感到喜悦。“一霎黄梅细雨”,游人都散去了 。只有这两人在亭子里默默相视。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她娇柔蜜意。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热,大胆地、轻轻地把头靠在了恋人的肩上,羞怯地倒入恋人的怀抱,默默不语,如痴似醉,感受着人间最美好的欢乐。娇痴之状正是女儿家心愿已偿的状态。词人小儿女般的娇态和情不自禁的痴迷。和衣依人的娇痴中,又分明有一丝羞怯,有一份芳心暗许。
由于古时女子难得与情郎单独亲近,一旦相会于幽静场所,遂难自持。“睡倒人怀”即拥抱伏枕于恋人肩上.即李后主词中的所谓“ 一向偎人颤”、“教君恣意怜”。这样的热情,这样的主动,沉浸在爱情中的少女已不顾那许多 ,“不怕人猜”,遂有了相恋以来第一次甜蜜的体验。
或许这在“男女之大防”、“男女授受不亲”的古代,这可算是惊世骇俗了!有学者评价说:“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一个女子敢于如此淋漓尽致、毫不掩饰地写出这样的词句,无疑是内在情感世界中的爱的倔强外化,是生命内驱力的呈现。这种向外喷射的激情,成了旷日持久的内心压抑的补偿、一种挣脱内心束缚的强烈的冲动。” (王乙《试论朱淑真的孤独意识》)
正因为是第一次,感觉也就特别强烈而持久。两情相悦,没有什么比这样的爱情更幸运。“最是分携时候”,天已不早,最后不得不分手了,分手时两情依依,难舍难分;“归来懒傍妆台”,回到家中,对镜自视,又何等魂荡!她懒傍妆台,检视自己的仪容,久久回味着两人独处时的心跳,却为相聚时间短暂、不知未来如何而惆怅。“妆台”,并非仅是女子深闺中的日常小摆设,而且是展露女性心态的一个窗口。少女对镜梳妆,也常常是在自我审视、自我观照。欢会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妆台,审视着镜中的自己,看自己是否失态或是否还完美,或为刚才的迷乱而羞涩,或回忆刚才的幸福,或试图镇定一下迷乱的心态。
这首词的可贵之处在于写出了少女真实的情爱体验和心理流程。
这首词中,一位初坠爱河的少女,与意中人在西湖边幽会.从携手漫游写到旖旎缱绻的情热心动;从甜蜜的欢情再写到痛苦的分别,归来后的落寞心情,将恋人间的心态很有层次地展现出来。两个人陶醉在爱情的阳光雨露中,雨中相依相偎,僻静处讲着绵绵情话,颇有现代的浪漫情调。可以说把一个夏日湖畔的恋情幽会写得有声有色。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也善写闺情,在一首《浣溪沙》中这样描写了少女初恋的情怀:
绣面芙蓉一笑开,
斜飞宝鸭衬香腮,
眼波才动被人猜。
一面风情深有韵,
半笺娇恨寄幽怀,
月移花影约重来。
李清照笔下的女子纯情妩媚,笑颜如花。这其中的“眼波才动被人猜”之句,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少女的多情敏感、矜持妩媚刻画得惟妙惟肖。而“寄幽怀”和“约重来”则将期待与回味巧妙地融为一体,含蓄中透着内心浓郁深情。而朱淑真爱的理想是浪漫的,完美的。爱的行为同样是充满温馨甜蜜的。她不顾“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教,与自己的情人幽会,爱的大胆痴迷。道学家们虽不免诋之为“淫娃佚女”、“有失妇德”。然而词论家仍不吝予以高度的赞扬:“易安‘眼波才动被人猜’,矜持得妙 ;淑真‘娇痴不怕人猜’,放诞得妙。均善于言情。”(《莲子居词话》卷二)
朱淑真首先是一个女人,一个敢恨敢爱的女人,然后,才是一个词人。朱淑真的大量诗词,写的就是她的爱情历程。这些诗词,对于爱情生活的描写,非常坦率、大胆,旁若无人。
那么,这些爱情诗词男主角又是谁呢?是那位西湖邂逅的逸似仙的诗人?还是那位在“东轩”读书求学的书生?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朱淑真开始了她的生平第一次恋情。从此,她的内心再也不会平静。
默默深闺昼掩关,
简编盈案小窗寒。
却嗟流水琴中意,
难向人前取次弹。
——《春昼偶成》
这个深闺女子闭门无言,堆积于案的书籍,寒意料峭的小窗,默默地弹琴伤怀。俞伯牙在深山弹一曲《高山流水》能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她叹息自己弹奏的曲子深意却无人会得。心中这一番脉脉清韵却难向谁人弹呢?
事实上,自从朱淑真有了这一次和情人的约会,她的芳心早已暗许。接下来,她忧虑的是这样的儿女私情最后将是怎样的结果。她和那个湖畔携手而游的“他”接下来会终成眷属吗?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