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6-12 08:35:41
当公元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点燃了烧毁秦帝国的这把火之后,会稽郡的郡守也闻风而动为自己谋求后路,他准备倒戈而行以复兴楚国的名义加盟义军队伍。
当这位郡守决定反秦后,他找来了楚国大将项燕的儿子项梁前来会稽郡府所在地吴中(今苏州市)来商议起义事宜,这正中项梁下怀!因为项梁家族世代都是楚国的将军,所以项梁有着比会稽郡守更为强烈的复兴楚国的情怀。
但是,项梁马上就意识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秦帝国已经是天下人所仇视的政权,我们项家是楚国的贵族,怎么可以与灭了楚国的秦帝国合作复兴楚国?!
有想法就会有行动,擅长谋略的项梁与侄儿项羽定下一计:前往会稽郡守府邸商议起义事宜时以突然袭击的形式杀了会稽郡守,控制住郡守府,然后以郡守的名义快速控制会稽郡下属各县,藉此为复兴楚国的起点与基点。
项梁只身进入了会稽郡守府中,郡守开门见山地告诉项梁他准备起义,让项梁和楚王后代帮他统领军队。
项梁灵机一动告诉郡守,关于楚王后代现在藏身何处,他侄儿项羽知道,不妨叫进来问问看。
郡守丝毫不曾意识到这正是项梁设下的一个圈套,眼睛也不眨一下就命下人领着项羽进郡守府大堂了。
项羽进来之后,项梁给了侄儿一个眼神:可以行动了。
项羽勇猛的一面第一次展现在我们眼前了:得到了叔父的指令后,项羽闪电般地拔剑杀了郡守、砍下其人头、交给了叔父项梁。
直到郡守的血喷了一地,没人人头的尸首重重地倒在了堂前,郡守的人头都已经拎在了项梁的手中时,郡守下面那帮人方才如梦初醒、瞬时乱成了一团。
项羽没给任何人任何机会,冲上前去,挥剑一阵砍杀,连杀一百多人,郡守府中的大堂人头滚落了一地,空气中唯有浓厚的血腥味道,郡守中突然安静下来了。
会稽郡郡守下面那帮人算是大开眼界了,反抗或者逃亡都意味着死路一条,他们集体丢掉武器、齐刷刷地跪在了大堂尚还流淌着鲜血的地面,并整齐地低下来了头……
郡守府就此成为了项羽的发迹地,会稽郡以及会稽郡下辖各县就此成为了项梁父子的根据地,项梁自己干上了郡守、项羽被任命为副将,复兴楚国,反秦义旗就此被项梁叔侄高高举起!
日期:2012-06-14 08:35:43
就在项梁忙着去收割会稽下辖各县的时候,陈胜所派出的使臣在不经意之间竟然意外地靠近了项梁的领地——会稽郡。
陈胜的使者曾奉命前去巡行广陵(今天的扬州),试图说服广陵归顺于张楚,但是却无果而终,就在此时,使臣获悉陈胜已经兵败了。
使臣此刻的处境非常尴尬。
如果往回跑路,那上哪儿去呢?陈县已经丢失了。
如果呆在原地不动,那无疑就是等死,因为秦兵很快就掩杀过来了。
陈胜所派出的使臣只有一条路可走:渡过长江,隐瞒陈胜已经兵败的事实,打着陈王的旗号,前去说的项梁,令其西进伐秦。
在项梁与项羽的心中,率先起义的陈胜几乎成了他们的偶像,所以陈胜尽管已经兵败了,但他派出的使臣却胜利了,他调动了项梁的义军西进伐秦,并封项梁为张楚政权的上国柱(军事统帅)。
至此,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竖起的这一面大旗基本上就交给了项梁、项羽叔侄俩,只是项家人尚不知道陈胜已经兵败的实情罢了。
事实上,此时的项梁、项羽也才区区八千人马,就这么点兵力想要掀翻秦王朝,这无异于是以卵击石——自寻灭亡。
但是,上苍眷顾了项家人,当项梁、项羽西渡长江之后在伐秦路上,项梁和项羽很快收编了两路义军:陈婴的青头军以及以鲸布所属的义军队伍。
陈婴,原本在大秦帝国东阳县(今江苏中西部盱眙县一带)衙当差,为人低调而诚恳,在东阳颇有人缘。
当东阳县人民高举义旗杀了县令,占领了县城宣布起义之后队伍很快发展壮大到了几千人马,此时的义军方才发现了一个问题:义军亟需一名有威望的领袖。
于是,在东阳县一向有着良好口碑的陈婴被义军盯上了,但是人家陈婴压根就不愿意去当义军的首领,在陈婴看来这种随时都可能掉脑袋的领导还是不当比较安全。但是,义军却不干,陈婴就这样被逼上梁山般地走上了义军的领导岗位。
在陈婴的号召下,东阳的这支义军很快发展壮大到了两万多人马,为了明显地区别于其他义军,陈婴极富创意地令义军都在头上裹上青布巾,于是这支义军就被称其为青头军。
当向北行进的项梁大军(其实还不足一万人马)至东阳时,原本就不愿意领头的陈婴说服了青头军将领,归顺于项梁,这就是项梁所收编的第一支义军。
收编了东阳的青头军之后,项梁、项羽选择了北渡淮河,向北推进,而不是直线西征伐秦。
这一历史细节很重要,因为从盱眙县出发,北渡淮河沿着泗水继续向西北推进,那么沿着泗水向西北推下去,在泗水畔有一座战略要塞城池——彭城(徐州),而另一支暂时不起眼的义军队伍,刘邦所部正活跃于彭城附近的沛县,这也是历史给予项羽和刘邦所设定一段缘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