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汉末三国群雄争霸的历史故事》
第23节作者:
乡中农夫 中平二年三月,北宫伯玉等率叛众离开狐槃,向东进攻三辅。
日期:2011-07-09 15:41:46
三辅如果被叛军攻破,则西京长安不保。三辅受到叛军威胁,朝廷震惊。司徒崔烈认为凉州兵乱不止,征发天下的役赋将无止境,建议朝廷放弃凉州数千里土地。
崔烈原任廷尉,是朝廷罢袁隗司徒之位后,通过皇帝的奶娘向皇帝缴纳五百万钱后才得以担任三公之一的司徒的。
当今皇帝本是河间王刘开之玄孙,未继皇统前只不过袭父祖解渎亭侯之爵位。因桓帝无子,所以被由孝桓帝的皇后窦氏立为皇帝。当今皇帝在河间为侯时经常苦于家境贫困,等到登上皇帝之位后,常常叹息恒帝不懂经营家产,没有私钱。所以早在光和元年,便在西园开设“西邸”,公开出卖官爵,按照官位高低收钱多少不等。俸禄二千石的高官,必须通过西园宦官向皇帝缴纳二千万钱,缴纳一千万钱便可得公爵之位,九卿则需缴纳五百万钱,像四百石的地方县级官员也需向通过西园宦官向皇帝缴纳四百钱。
如果官员要想坐上三公的高位,便必须依靠中常侍或皇帝儿时的奶娘的提拔。像已经过世的名将,有“凉州三明”之称的名将之一段颎及张温都是立有赫赫战功,享有很好声誉的大臣,竟然也要先缴出巨额金银财物才能擢升三公。这些年三公不停地更换,并且有宦官担任三公之位,是因为他们看重了三公之位,出钱进行购买,而皇帝为了不停收取钱财,所以不停地更换三公。对于崔烈花区区五百钱得以担任司徒,皇帝是有意见的。所以,皇帝任命崔烈的时候,当时满朝文物都在大殿,皇帝竟然对左右亲信说:“真后悔没有坚持,要不然,司徒这个官员可以卖到一千万。”想不到在一旁的奶娘之一程夫人听了后非常生气,说:“崔先生是冀州的名士,怎么能干这肮脏的勾当?崔先生是看在我的面子才拿出五百万钱的,皇帝你怎么还不知足!”
对于崔烈提出弃凉州的建议,皇帝诏会公卿百官会议。这一建议遭到了担任议郎的前右中郎将朱儁的的护军司马、北地人傅燮的反对。傅燮厉声道:“斩司徒,天下乃安!”
尚书台尚书向皇帝奏道傅燮侮辱朝廷大臣,皇帝问傅燮。傅燮奏道:“当年冒顿悖逆,樊哈为上将,愿帅十万军士横行匈奴,愤激思奋,未失人臣之节,季布尚且说‘樊哈当斩’。凉州乃天下要冲,国家的藩卫。高祖初兴之时,使郦商别定陇右;世宗拓境,列置四郡,可说是斩断了匈奴的右臂。今因为朝廷官吏牧御失和,使凉州叛逆,海内为之骚动,陛下卧不安寝。崔烈作为朝廷宰相,不为国家想出平定叛乱的决策,竟然打算割弃凉州万里土地,臣我真的想不明白!如果使左衽之虏占领了凉州,他们兵劲甲坚,因此为乱,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如果这崔烈不知道,那他见识太不明白了;如果他知道却还故意这样说,那就是不忠。”
皇帝听从傅燮议。下诏槐里侯、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皇甫嵩镇守长安,指挥大军进行征讨。
日期:2011-07-10 17:54:06
去年,皇甫嵩大破黄巾叛军,威震天下,声望达到顶峰。然而这时朝政日乱,海内虚困。
有一次,皇甫嵩的部下原信都令汉阳人阎忠劝说他,道:“世上难得且容易失去的是时遇,时至而没有错过的,便是机会。所以圣人要等待时遇顺时而动,智者也是因为有了机会方有所作为。现在将军您有此难遇之机遇,而践运不抚,临机不发,使机遇白白错过,怎么能保住您的声誉呢?”
声誉,对于皇甫嵩家族来说,可是非常重要的,当年,皇甫嵩的叔叔前度辽将军皇甫规便对于大名,可是日思夜想,煞费了一番心机的。皇甫嵩问道:“怎么这样说?”
“天道无亲,百姓与能。天道不会无故袒护哪一方,百姓只认同有能力的人。今将军受钺征伐黄巾叛军于暮春,收大功于末冬。兵动若神,谋不再计,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旬月之间,神兵电埽,封尸刻石,南向以报,威德震本朝,风声驰海外,虽汤、武再世,也无法超越将军您啊!您今身建朝廷无法赏赐之功,体兼高人之德,然而北面庸主,想要一心一意做汉室忠臣,这又怎么可能呢?”
皇甫嵩对阎忠的看法不以为然,他说:“我夙夜在公,心不忘忠,为了国家忠心耿耿,何故不安?”
阎忠见皇甫嵩这样回答,认为自己的话说的不够透彻,为了不让自己的努力功亏一篑,他劝说皇甫嵩道:“不然,汉初时,淮阴侯韩信不忍一餐之恩遇,便舍弃三分之基业,等到利剑放在了他的咽喉之上,他方才发悔恨叹息当初,想法错了机遇便也就丢失了。今主上势弱于高祖刘邦和楚霸王项羽,而将军您拥有的武力已经超过了韩信,指撝足以振风云,叱咤可以兴雷电。只要您振臂一挥,赫然奋发,因危抵颓,以恩以安抚先附之众,用武力征服不服的势力,征集冀州精锐,调动七州兵马,羽檄先驰于前,大军响振于后,渡漳河,饮马孟津,诛阉宦,除群凶,功业已成,天下归心。然后请命于上帝,示以天命,混齐六合,南面称制,移宝器于将兴,推亡汉于已坠,这实在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常言既朽不雕,衰世难佐。若欲辅难佐之朝,雕朽败之木,是犹逆坂走丸,迎风纵棹,岂是容易的事?且现在竖宦当道,主上昏庸,将军建有不赏之功,已经受到别人的猜疑,如不早作准备而有所行动,后悔就来不及了。”
阎忠的意思再明白不过,就是劝皇甫嵩不要走汉初时韩信的老路,应该当机立断,拥兵造反,建立新朝。皇甫嵩身为名将,世代忠良,岂能反叛朝廷,给祖宗摸黑。他听完阎忠激昂慷慨的劝说后,也吐露了自己的心声,他对阎忠说道:“非常之谋,不施于有常之势。创图大功,岂是我这样的庸才所能够办到的事?黄巾细孽,敌非暴秦、项楚,况且新结的部众易散,难以依赖以成大业。且人未忘汉家旧主,老天也不保佑叛逆。若虚造不切实际的功绩,朝夕之间将招致灾祸。不如尽忠朝廷,恪守臣节。虽然现在小人散布谗言,对于我来说,不过被朝廷流放或撤职罢了,可我犹有令名,虽死也将流芳百世。你反常之论,我不敢听闻。”当即对阎忠的建议表示反对。
阎忠知道皇甫嵩不用他的建议,怕皇甫嵩以叛逆罪拘捕他,便逃亡而去。
日期:2011-07-10 17:55:25
皇甫嵩如今又将受命指挥大军征讨凉州西羌叛军,便借机再向朝廷再次奏明了刘备等义兵首领在剿灭黄巾叛乱中所立的战功,因为朝廷现需要倚仗皇甫嵩等名将,所以宦官们不敢过分刁难。退朝之后,十常侍聚在一起商议,他们料定这些跟随皇甫嵩立过战功的人一定跟皇甫嵩关系非同一般,因为没有得到官职,他们必然在外面抱怨,现在皇帝需要倚仗皇甫嵩,所以现在需要按照皇甫嵩的保举,给他们一些小的官职,其他将来再说。
日期:2011-07-11 14:20:23
前天更新的这段,@使用了2010指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