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懦夫到战神——千古悲喜说韩信》
第19节作者:
o姜狼o 李斯搞阴谋诡计也算是一把好手,可惜碰上了赵高,如果说秦始皇赢政是千古一帝,那么赵高完全有能力称为千古一奸,耍起诡计来,李斯根本不是他的对手。赵高诬告于二世,说李斯纵容李由交通陈胜等“楚盗”,阴谋不轨,“丞相长男李由为三川守,楚盗陈胜等皆丞相傍县之子,以故楚盗公行 ,过三川,城守不肯击。”
赢胡亥早就看李斯碍眼了,也想借机除去李斯。李斯反攻赵高,上书言赵高之短,李斯的文采极佳,笔锋纵横,但依然不足以撼动赵高在赢胡亥心中 的地位,赢胡亥将李斯下狱,由赵高酷刑拷打李斯,逼迫李斯认罪。
当年曾经风光无限的秦朝大丞相李斯居然落得如此下场,这也是奉行厕鼠哲学而飞黄腾达的李斯没有想到的。李斯在狱中仰天长叹:“不道之君,何 可为计哉!昔者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吴王夫差杀伍子胥。此三臣者,岂不忠哉,然而不免於死,身死而所忠者非也。”
此时的李斯终于看清了秦二世的暴君面目,痛骂二世昏暴甚于桀、纣,将二世这几年犯下的罪行全都抖了出来,但当时又是谁极力拥立胡亥做皇帝? 这是典型的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李斯没想到上天会以这种方式来惩罚他当年的丧尽天良,更没想到亲手送自己下地狱的,还是曾经亲密的甚至穿一条裤子的政权盟友赵高。赵高想独 吞从李斯那里抢来的政治蛋糕,这一点决定了李斯落在赵高手上,绝对没有活路。
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赵高必欲置李斯于死地,在狱中动用酷刑拷打李斯。李斯吃打不过,只好屈打成招,定成了谋逆大罪。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的七月,李斯被腰斩于咸阳市,夷三族。在死前,李斯和二儿子抱头痛哭:“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 岂可得乎!”现在说这些还有什么用?过于热衷于名利的李斯走到今天,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
人生就是一场梦,李斯又回了他梦开始的地方……
李斯的死,对秦朝统治基础的打击是致命的,秦朝宫、府、监的三角平衡关系被彻底打破。在这三极中,赵高势最强,而赢胡亥和李斯都处于弱势, 赢胡亥弄掉了李斯,李斯所留下的权力真空却被赵高强占,赢胡亥在和赵高的权力对峙中处在更加不利的地位。
秦朝之亡,虽始于赢政,但最关键的一步却是李斯的被杀。帝国失去了权力,秦朝成了一具空壳,灭亡是必然的。
李斯在江湖上的地位不用多说,这可是秦朝自失去始皇帝之后唯一的“镇国之宝”,秦朝可以没有嬴胡亥,可以没有赵高,甚至可以没有章邯,但不 可以没有李斯。所以当李斯被杀的消息传遍天下时,关东各路诸侯都欢呼雀跃。李斯一死,秦无人矣!
而楚国武信君项梁这段时间颇为顺手,章邯屡战屡败,再加上李斯被杀,项梁认为秦朝已经没有几天活头了,复楚灭秦的千秋霸业就在眼前!
没错,在这段时间,章邯屡战项梁不胜,但这并没有让章邯丧失对胜利的渴望。相反,当人越处在困境时,那种出于本能意识的力量爆发就越加强烈 ,再说一句被引用无数次的名言:“永远不要低估一颗冠军的心”。
秦二世知道此时的山东已经乱成了一锅粥,而其中项梁的声势最为浩大,能除掉项梁,就可以打掉各路反王的嚣张气焰。秦“悉起兵益章邯”,为了 能扑灭楚国复兴的希望,秦朝也在做最后一博。
这时的项梁还在定陶做着复楚灭秦的黄梁大梦,对于项梁的骄傲轻敌,著名文臣宋义看得非常透彻,他劝项梁:“我虽屡胜章邯,但将骄而卒惰者必 败,现在我军的苗头非常不好,上骄下惰,这样下去非常危险。而且章邯不是个轻易就肯服输的人,况秦军又复东来益章邯部,将军不宜轻章邯,防止 章邯狗急跳墙。”
项梁不但没听进去,反而觉得宋义在蛊惑军心,便打发宋义出使齐国,省得宋义在身边碍手碍脚。宋义是个参透世事的聪明人,他仿佛看到有一只若隐若现的手,拿着一把刀,正慢慢地逼近项梁的背后。
宋义猛打一个激凌,现在项梁让他去齐国,宋义心里差点没笑出来,立刻动身北上。至于能不能完成任务,他并不在乎,重要的是他逃离了这个充满 死亡气息的地方。
宋义在去齐国的路上,遇到了齐国使者田显,田显是奉齐王之命来通好项梁的。聪明的宋义告诉田显:“武信君骄傲自大,不久必败,老兄听我一句 劝,走的越慢越好,这样你就可以活着回去见齐王,否则你将和项梁一起下地狱。”
宋义对项梁的判断则完全正确,章邯的刀已经架在了项梁的脖子上,而这位骄傲的将军却还在盘算着什么时候可以杀进咸阳城。
人有做梦的权利,但梦总会有醒来的那一天,而项梁并不知道,他梦醒的那一刻,就是自己人生的终结。彪悍的秦军在章邯的率领下,风驰电掣般的 杀进了定陶楚军的大营里……
“大破之定陶,项梁死。”
项梁死的很突兀,却也在情理之中。骄傲是失败的孪生兄弟,“骄兵必败”这个道理再浅显不过了。
项梁的死对楚国的打击几乎是致命的,做一个形象的比喻,项梁是一棵大树,而项羽、刘邦都是蹲在树枝上的猴子。不过好在这几只都是思想的猴子 ,他们不会因为大树倒了就四处逃散,而是兄弟们抱成团跳到另一棵大树上,继续延伸着他们的理想。
同样跳离这棵大树,去追求自己新的梦想的,还有韩信。
日期:2011-07-30 11:05:26
十一 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
韩信很幸运。
自从在淮河仗剑从军以来,韩信始终没有受到项梁的器重,只不过做了一名吃盒饭的小卒子,几个月下来,韩信的地位没有任何改变。项梁居中指挥,项羽横戟跃马、万人阵中书写男儿豪情,刘邦也拔剑迎风,只有韩信仗着那柄刻满岁月沧桑的铁剑,在万人阵中呐喊厮杀,稍有不慎,便骨填沟壑。
记得有句名言:“在你成功之前,没人在乎你的感受。”
幸运的是,在这场对楚军来说如噩梦一般的定陶惨败中,做为楚军领袖的项梁战死于阵上,吴中子弟也损伤惨重,但韩信做为一线战斗人员,居然毫发未损!对开于现在一文不名的韩信来说,不要去想未来有可能发生的功成名就,每次残酷的战役过后,他还活着,就是最大的成功。
活着,就意味着还有希望。
韩信应该感谢上天对他的眷顾,如果上天安排韩信战死的话,那么,胯下之辱将永远定格在韩信的人生终点。当然,如果韩信战死,除非是某种特殊的历史原因,后人也不太可能知道历史上曾经存在过韩信这个走过场的路人甲。
想从人皆无视的路人甲华丽蜕变成万众睹目的孔雀,展现自己美丽的羽毛么?那就不要放弃,在任何困难的情况下不要抛弃自己,否则那将是最大的
失败和耻辱。男人最大的耻辱不是失败,英雄的失败会让人感动到泪流满面,但如果知难而退,在精神上遭到胯下之辱,会遭到来自同类的唾弃,这比失败更痛苦。
项梁的死,对韩信来说,并不会来来刻骨铭心的失落感。韩信之于项梁来说是个匆匆过客,反过来也是一样。项梁只是韩信用来攀登人生巅峰的一架梯子,失去了这架梯子,韩信还可以换一架梯子,继续朝着人生的最高峰努力攀爬。
武信君项梁战死了,但楚国的大旗依然在风中骄傲的飘扬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