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的西游记——这一番千山万水的跋涉背后究竟有多少故事》
第8节

作者: 博成侯
收藏本书TXT下载
  那么东方朔为什么一定要是金星呢?我以为这和他的名字有关。所谓“东方朔”者,就是“东方黎明”的意思(朔有黎明的意思,《庄子》: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东方黎明的时候,天空中最明显的天象就是那明亮而又持久的金星。
  金星是天空中除了太阳和月亮之外最亮的天体,在黎明的时候出现在东方,在黄昏的时候出现在西方。黎明和黄昏,正是日月隐去众星未显之时,天空只有一枚闪耀如钻石的金星,它不可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古希腊人称其为阿弗洛狄忒(爱与美的女神),古罗马人称其为维纳斯(美神)。我们的上古先民并不知道黎明之星与黄昏之星其实是一颗,给他们分别命名为“启明”和“长庚”,《诗经•小雅•大东》所说的“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韩诗外传》解释说:“太白晨出东方为启明,昏见西方为长庚。”说的就是它。

  我想,正是由于东方朔的名称容易使人联想到黎明的金星,所以民间传说中才将东方朔与太白金星联系同一起来。这是民间传说的直接性的一个体现。
  小说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双叉岭伯钦留僧》,三藏贪图赶路,起得早了,天还没有亮就匆匆上路,不料陷落虎穴,被虎精寅将军捉住。这是三藏取经路的第一难。在天亮的时候,三藏被太白金星救了出来:
  正怆慌之间,渐惭的东方发白,那二怪至天晓方散……不一时,红日高升。三藏昏昏沉沉,也辨不得东西南北,正在那不得命处,忽然见一老叟,手持拄杖而来。走上前,用手一拂,绳索皆断,对面吹了一口气,三藏方苏,跪拜于地道:“多谢老公公!搭救贫僧性命!”……转身拜谢那公公,那公公遂化作一阵清风,跨一只朱顶白鹤,腾空而去。只见风飘飘遗下一张简帖,书上四句颂子,颂子云:“吾乃西天太白星,特来搭救汝生灵。前行自有神徒助,莫为艰难报怨经。”三藏看了,对天礼拜道:“多谢金星,度脱此难。”

  为什么不是别的神仙,一定要是太白金星来解救三藏呢?一方面,东方朔与太白金星有同一性,而孙悟空与东方朔又有同一性,在孙悟空还未加入取经队伍之前,只得由其替身太白金星暂时行使了应该由孙悟空行使的责任。另一方面,前面说过,黎明的天空最亮的天体是金星,三藏清晨的被救,也就必须由这一时间段最活跃的金星来执行。

  我想,这一点,可以作为“东方朔”与太白金星相联系的一个佐助证据。
  在漫长的取经路上,太白金星还出现过几次。第二十一回,悟空向灵吉菩萨借飞龙杖降服黄风怪时,太白金星曾为悟空指路;而且从八戒的叙述中我们得知,天蓬元帅遭贬时,也曾蒙太白金星求情维护;第七十四回,狮驼岭前太白金星又曾向悟空报信,详细陈说狮驼岭中狮子、大象、大鹏三怪的神通;第八十三回,悟空因为托塔李天王的干女儿金鼻白毛鼠精逼迫唐僧成亲而上天质问他,太白金星劝说悟空以和为贵。在这些情节里,太白金星充当的都是解救者、调停者、报信者的角色,继续着他在大闹天宫时代就已驾轻就熟的鸽派性格与身份,我们就不一一分析了。

  日期:2011-08-05 17:53:37
  孙悟空与哪吒的第一战,我记得以前的中学语文课本选过这一段
  我最喜欢其中的“那太子六般兵器,变做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
  小说第四回原文:
  哪吒抬头看处,乃“齐天大圣”四字。哪吒道:“这妖猴能有多大神通,就敢称此名号!不要怕!吃吾一剑!”悟空道:“我只站下不动,任你砍几剑罢。”那哪吒奋怒,大喝一声,叫“变!”即变做三头六臂,恶狠狠,手持着六般兵器,乃是斩妖剑、砍妖刀、缚妖索、降妖杵、绣球儿、火轮儿,丫丫叉叉,扑面打来。悟空见了,心惊道:“这小哥倒也会弄些手段!莫无礼,看我神通!”好大圣,喝声“变”也变做三头六臂;把金箍棒幌一幌,也变作三条;六只手拿着三条棒架住。这场斗,真是个地动山摇,好杀也:

  六臂哪吒太子,天生美石猴王,相逢真对手,正遇本源流。那一个蒙差来下界,这一个欺心闹斗牛。斩妖宝剑锋芒快,砍妖刀狠鬼神愁;缚妖索子如飞蟒,降妖大杵似狼头;火轮掣电烘烘艳,往往来来滚绣球。大圣三条如意棒,前遮后挡运机谋。苦争数合无高下,太子心中不肯休。把那六件兵器多教变,百千万亿照头丢。猴王不惧呵呵笑,铁棒翻腾自运筹。以一化千千化万,满空乱舞赛飞虬。唬得各洞妖王都闭户,遍山鬼怪尽藏头。神兵怒气云惨惨,金箍铁棒响飕飕。那壁厢,天丁呐喊人人怕;这壁厢,猴怪摇旗个个忧。发狠两家齐斗勇,

  不知那个刚强那个柔。三太子与悟空各骋神威,斗了个三十回合。那太子六般兵器,变做千千万万;孙悟空金箍棒,变作万万千千。半空中似雨点流星,不分胜负。原来悟空手疾眼快,正在那混乱之时,他拔下一根毫毛,叫声“变!”就变做他的本相,手挺着棒,演着哪吒;他的真身,却一纵,赶至哪吒脑后,着左膊上一棒打来。哪吒正使法间,听得棒头风响,急躲闪时,不能措手,被他着了一下,负痛逃走;收了法,把六件兵器,依旧归身,败阵而回。

  日期:2011-08-08 12:08:42
  006托塔天王与四大天王是什么关系
  A——比猪八戒资历还要老的托塔天王
  《西游记》中的托塔天王姓李名李靖,被玉帝封为“降魔大元帅”,组织领导天兵天将,主持了两次征伐孙悟空的的战争。第一次是在孙悟空不满“弼马温”的官职反下天宫之后,这一次只有巨灵神和哪吒与孙悟空交过手,托塔天王本人并没有动手。第二次是九曜星为先锋,托塔李天王、四大天王和哪吒六人围攻孙悟空,又以失败告终。

  托塔天王加入到取经的故事中来,其资历比猪八戒还要老。
  宋代的时候,在取经故事的基础上产生了一部《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部意义重大,因为这个文本中首先出现了“猴行者”这个人物,这是取经故事的主人公重心第一次发生转移。《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一个通俗文学文本,一共十七回,讲述玄奘法师取经的始末,以及路途中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因为每一回讲完故事之后,都有两首左右的七言诗,属于有诗有话的文本类型,所以称为“诗话”。在这个诗话中,出现了作为孙悟空原型的猴行者,作为沙和尚原型的深沙神,以及作为白龙马原型的龙脊筋,同时还出现了作为托塔李天王原型的“大梵天王”。而在这个故事里,生动活泼人见人爱的猪八戒还没有出现。

  《诗话》第三回“入大梵天王宫第三”,法师对于猴行者“九度见黄河清”的年龄表示怀疑,同时对猴行者的能力也表示怀疑,因此:
  法师曰:“汝若是九度见黄河清,曾知天上、地府事否?”行者答曰:“何有不知。”法师问曰:“天上今日有甚事?”行者曰:“今日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水晶宫设斋。”法师曰:“借汝威光,同往赴斋否?”行者教令僧行闭目。行者作法。良久之间,纔始开眼,僧行七人,都在北方大梵天王宫了。且见香花千座,斋果万种,鼓乐嘹喨,木鱼高挂;五百罗汉,眉垂口伴,都会宫中诸佛演法。

  大梵天王得知法师到来,又知道“此人三生出世,佛教俱全”,便请法师演说《法华经》。“玄奘一气讲说,如瓶注水,大开玄妙”,天王因此赐予法师“隐形帽一事、金环锡杖一条、钵盂一只”,并且许诺:“有难之处,遥指天宫大叫‘天王’一声,当有救用。”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