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权力场——大明王朝的最后弈局》
第45节

作者: 麻辣摇滚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6-03 22:42:37

  曹化淳终于出击了。
  事实上不出击也不行了。因为温体仁要火烧连营!他主动向崇祯请旨,表示要彻查此案。崇祯不动声色地同意了。
  其实,崇祯从来没有相信过任何一个人。他连自己都不信。虽然在某些时候,他又是非常自信的皇帝。
  他觉得,查查也好,把一切查清楚了,大家明明白白、干干净净做人。
  真相很快就大白了。陈履谦招供:张汉儒状告钱谦益、王藩出面自首诬陷钱谦益以及他捏造流言说钱谦益拉拢曹化淳要打击温体仁,这背后都是一人的精心谋划。这个人就是温体仁。
  ……这个人就是温体仁……这个人就是温体仁……崇祯接过曹化淳的侦察报告,默然不语——他要好好地考虑一下,该怎么收拾温体仁,收拾这个令他一再伤心的人。
  温体仁搞党争他并不意外,意外的是温体仁对一个离开政界多年再也无心仕途的老人搞党争,这无疑凸显了他的野心——他已经是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该走的人都已经走光,他还想干什么?难道想做皇帝不成?温体仁对钱谦益这样一个没有任何威胁的人大开杀戒,刀锋隐然扫到司礼监太监曹化淳,这既是对满朝文武的诛心之举,又是对我崇祯的大不敬啊——司礼监是我用来监督你内阁的,难道你想摆脱我的监督不成?狼子野心。狼子野心啊!

  崇祯终于想明白了。
  在这个世界上,德才兼备是最有分量的四个字,也是不可拆分的四个字。
  温体仁就把这四个字拆了——他哪有什么德啊,他是在以怨报德!
  不错,他是有才,但一个无德的人越有才就越危险——无德无才不可怕,怕就怕无德有才!
  崇祯愤怒地想到:他奶奶的,我看上了他的才,他看上了我的座,这完全是不平等交易嘛。
  大明可以说不!大明的皇帝更可以说不!大明可以没有内阁首辅,不可以没有皇帝!因为这江山是皇帝的,永远是皇帝的。
  现在,这个姓温的可以开路了,离我越远越好。我不杀你,我要你羞愧而死。你会诛心,我也会啊。
  崇祯一道谕旨,彻底摆脱了他和这个男人在行政上的一切关系。温体仁有没有被诛心,那真是天知道,但是有些郁闷倒是真的。温体仁在被废黜的第二年病死在家中。崇祯长长地嘘了一口气,觉得在大明,他还是能掌控一切的。起码,他可以掌控所有人的命运,远的有魏忠贤、袁崇焕,近的就有这个温体仁。
  但是,我能掌控国运吗?夜深人静的时候,崇祯会偷偷这么想。这时的崇祯是不自信的崇祯。
  也难怪他不自信,因为在西北,那个黄土很多、十年九旱的地方,这两年开始有些蠢蠢欲动,一些人不务正业啸聚成群,干起了和圣祖皇帝差不多的勾当。他们会成功吗?也许会,也许不会,不过当年的圣祖皇帝是成功的。
  一切取决于国运、民心。那么,我能掌控国运、民心吗?问题又回到了最初的那个老问题。崇祯肯定又否定,否定又肯定,就像一个勤于思考却又优柔寡断的哲学家,始终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日期:2012-06-05 17:01:56

  第五章 突围或困顿

  第一节一名出色的御史当上了总督
  就在崇祯首鼠两端的时候,武之望死了。
  武之望是陕西三边总督,正值壮年,怎么会突然间就死掉呢?
  报上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病故,身体不好,病死了;还有一个原因是服毒自杀,其实是畏罪自杀,因为武之望作为陕西三边总督,手下却有大量士兵哗变。他觉得无法对皇上交代,所以一死了之。
  崇祯愤怒了,我堂堂大明,又非战乱年代,难道一个总督是怎么死的都搞不清楚吗?查!一定要给我查清楚!
  但让崇祯气掉大牙的是竟然怎么查也查不清楚。陕西巡抚胡廷宴坚持说武之望是病死的。说陕西形势一片大好,人人安居乐业,即便有几个小毛贼,也是不成气候,不足为虑。至于士兵哗变一说更是子虚乌有;而陕西巡按御史吴焕则坚持武之望是畏罪自杀,大量士兵哗变是由于朝廷一直不拨军饷,武之望不敢得罪户部一直要不来钱,士兵们就以哗变相威胁,武之望左右为难,情急之下走了绝路,当然武之望走上绝路还有一个原因是陕西三边造反大军已成气候,武之望没兵没饷,征剿无望,怕皇上怪罪下来担当不起,只好以死谢国。胡廷宴就说吴焕是危言耸听,吴焕则说胡廷宴粉饰太平;胡廷宴骂吴焕大脑有问题,神经错乱,吴焕则骂胡廷宴小脑进水,得了狂犬病。

  胡廷宴和吴焕互相打口水战,崇祯的心不由得又受了伤:陕西的匪患,看来是严重了。三边总督应是自杀无疑,因为户部这么多年来确实没有给陕西三边发放兵饷,武之望不自杀才怪呢!接下来,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是,派谁去当陕西三边总督呢?
  谁都不愿去做这个总督。
  因为大明的官员都清楚,如果户部不发兵饷,不管怎么做,做一个陕西三边总督都没活路。
  但是户部会发兵饷吗?谁都不敢保证。

  在这个世界上,凡是跟钱扯在一起的事,谁都不敢保证。
  崇祯也不敢保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可户部的银子却少得可怜。户部的银子到哪里去了,都被腐败、党争给搞没了。这钱搞没了容易,再搞出来可就难了。崇祯觉得一阵心力交瘁:兵饷是没有的,总督是要任命的。接下来怎么办,走一步看一步吧。
  但是几个月过去了。新的总督人选还是不见踪影。他奶奶的,这吏部也跟我玩起了太极。平时,要有什么肥缺,那是争破了头要向我推荐,现如今一看是个苦差事,却一个个当起了缩头乌龟……不行,都把头给我伸出来!
  在崇祯的严令下,吏部终于推选了都察院副都御史杨鹤出任陕西三边总督一职。
  杨鹤是个御史。
  是个敢于直言的御史。
  曾经,他见国事衰败不堪,就劝皇上要培养国之元气。杨鹤所说的培养元气,主要是针对朝廷大员的腐败、党争而言,也是针对吏部买卖官职而言,吏部因此一直对他耿耿于怀。现在,机会终于来,你杨鹤不是要培养元气吗,先到陕西去培养吧。

  崇祯并不知道这一切,他只是觉得,吏部这次选的人不错,是个想大有作为的人。崇祯召见了杨鹤。
  杨鹤愁眉紧锁。
  你好像不高兴。
  是不高兴。
  为什么?
  因为我觉得,派微臣去陕西,不合适。
  说说看。
  微臣是都察院副都御史,按惯例,这个级别的官员是不应转调外任的。

  ……
  吏部在报复微臣,微臣曾经批评他买官卖官,所以他们就把微臣顶上来了……
  ……
  皇上!
  你说完没有?
  说完了。
  崇祯用鼻子哼了一下:你没说完,起码有一条漏掉了。你应该说自己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也从来没有阅历边疆,根本不配做陕西三边总督!所以,你杨鹤只能呆在京城,这一辈子只能做个御史。要是哪天,高迎祥、李自成他们的队伍打进来,当了这座宫殿的主人,你接着给他们当御史去!
  杨鹤震动:微臣……微臣不是那个意思……
  那你是什么意思?你不做陕西三边总督就是那个意思!什么按惯例不应转调外任,什么吏部在报复你,它吏部报复你什么了?你这是在为国家建功立业,不是叫你去坐牢充军!当初你怎么说的,要为我大明培养小民元气、封疆元气、士大夫元气,说得多好啊,把朕眼泪都说下来了,可现在呢?你就这样用嘴皮子培养元气啊?!

  杨鹤跪下来:皇上,微臣是怕误国误君啊……
  崇祯摆手:你太高看自己了。国家这么大,你一个人误得了吗?误君?你这是在骂朕有眼无珠吧?
  杨鹤惶恐:不敢!只是我杨某人确实能力有限啊……
  崇祯:能力是不是有限,不靠说,靠做。陕西三边,已经好几个月群龙无首了。国事危急啊,你的能力怎么样,到那里试一试就知道了。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