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离大寺在西域是一个相当宏大的寺院,俗称西大寺和东大寺。龟兹佛教鼎盛的时候,这里曾同时容纳了上万名僧侣。
年幼的鸠摩罗什很快地引起了雀离大寺僧人们的注意。僧人们发现,这个孩子对经义,能迅速理解和掌握,一天能诵读1000偈,相当于32000字。鸠摩罗什研究佛经的同时,还研习了声韵学、语文学、工艺、技术、历算之学、医药学、逻辑学、星象、律历等学问,特别精于文辞和讲说。连龟兹国王都对他钦佩不已。
由于鸠摩罗什的母亲是龟兹王的妹妹,因此龟兹国人都特别供养他们母子。罗什深怕丰厚的利养影响修行,带着儿子走避他国。此时,鸠摩罗什才9岁。随着母亲渡过辛头河到罽(jì)宾国,遇到了名僧盘头达多。鸠摩罗什受到了盘头达多的传授,进步神速,受到了盘头达多的称赞。罽宾国王听说鸠摩罗什如此了不起,立即请鸠摩罗什进宫,同时召集许多论师一同问难鸠摩罗什,结果论师全被折服。因此,罽宾国王非常敬重鸠摩罗什,以上宾之礼供养他。
当鸠摩罗什12岁时,母亲又带他四处游历。这时,鸠摩罗什的大名已经被传播开了,许多国家都邀请他做自己的国师,但鸠摩罗什丝毫不动心。当时,罗什的母亲带着儿子到月氏北山,一位小乘佛教的高增见到鸠摩罗什,非常惊异地告诉鸠摩罗什的母亲:“你应当常守护这位小和尚。假如他到三十五岁时还能不破戒,就必将大兴佛法,普渡众生。”
不久,龟兹王亲自迎接鸠摩罗什母子回国传法。龟兹国原是小乘佛教国家,鸠摩罗什归来后,开始传播大乘佛法,听者无不欢喜赞叹,大感相逢恨晚。此时,鸠摩罗什刚刚20岁,在王宫受戒,从卑摩罗叉学《十诵律》。
安定了儿子后,母亲罗什起身到天竺修行,据说修成了圣人。
鸠摩罗留在龟兹继续苦修,两年的时间已能通达大乘教法的奥秘。国王为他准备了一场法会,要他与从西域赶来的盘头达多辩法。老师和学生的辩论持续了一个月。结果,鸠摩罗什赢得了辩论。盘头达多向鸠摩罗什顶礼膜拜,说:“你是我大乘佛法的师父,我是你小乘佛法的师父。”
于是,鸠摩罗什被龟兹王誉为国师。每逢大型法事,各国前来聆听佛法的国王为了表达无限的敬意,都亲自跪在地上,让鸠摩罗什踩着膝盖登上法座。鸠摩罗什不仅在西域传播了大乘佛法,他的名声也从西域传到了中原。
大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开凿的佛教石窟已经具有庞大的规模了。但在当时,僧人们学习的佛教经典还是相当有限的。鸠摩罗什自幼就有个心愿,要让佛教在中原发扬光大。为了完成这个心愿,他将印度佛教的梵文翻译成龟兹文,在国内传播,同时又做汉文翻译,以便于在中原普及。鸠摩罗什翻译出来的佛经,精确并且富于韵律,如同音乐一般。显然,借助音乐的做法很符合当地的实际特点,对宗教而言,它易于人们接受与记忆,也便于传播。他编写的汉字的佛教典籍很快传到中原地区。就在鸠摩罗什声望日隆的时候,一场劫难突然发生了。
日期:2007-10-13 19:25:52
公元379年,车师的前任首领带着龟兹王的弟弟朝见前秦皇帝苻坚。他们说西域有丰富的珍珠宝贝,请求皇帝发兵进攻龟兹,让龟兹王的弟弟接管龟兹。苻坚答应出兵,但并不是为了珍宝。他对奉命出征的将军吕光传下谕旨:龟兹真正的国宝是鸠摩罗什,一定要把他带来见我。吕光带领军队攻克了龟兹,抓到可鸠摩罗什。
吕光虽然得到了苻坚的命令,却并不相信眼前这个年轻的和尚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有意羞辱鸠摩罗什,竟然强迫他与龟兹王的女儿结婚。鸠摩罗什坚决不肯,吕光就命他骑猛牛和乘恶马,想看他摔下来的丑态。面对恶意欺负,鸠摩罗什不为所动,丝毫没有怒色。最后,吕光感到惭愧,才停止轻慢的行为。
在前往中原的旅途中,前秦发生变故,姚苌(cháng)杀死苻坚,建立了后秦。
吕光带着鸠摩罗什,率大军返回,中途在一座山下扎营休息。鸠摩罗什却说:“不可以在这里停留,否则全军将士必定狼狈不堪。你应该把军队迁到高原上。”吕光根本不理鸠摩罗什的建议,依然故我。当晚,忽然大雨滂沱,山洪暴发,积水数丈深,山下宿营的将士死亡有数千人。直到这时,吕光方才自感受到鸠摩罗什的智慧过人。
鸠摩罗什又对吕光说:“这凶险死亡的地方不宜久留,你应赶快率兵返国。中途一定可以找到乐土,在那里居住。”吕光听从鸠摩罗什的建议,迅速率军往回赶。大军到达凉州时,得到了“姚苌杀死苻坚,建立后秦”的消息。吕光下令三军缟素服丧,自立为帝建立了后凉。鸠摩罗什就被羁留在前凉国中。直到17年以后,后秦皇帝姚兴派遣陇西硕德讨伐前凉,大胜之后,才把鸠摩罗什由凉州接到长安。当时,鸠摩罗什已经58岁了。
公元407年,鸠摩罗什抵达长安。整个长安城为迎接他的到来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从此,鸠摩罗什专注翻译佛教经典,300卷浩繁的经文在他的笔下化作精湛的汉语传向辽阔的中原。在长安,仅跟随鸠摩罗什从事翻译的助手就有5000人。期间,鸠摩罗什仍然要忍受屈辱,后秦皇帝姚兴异想天开,以怕“鸠摩罗什逝世后法种便断绝、没人可继承”的名义,逼迫鸠摩罗什接受10名女子。人在屋檐之下,为了完成在中原弘法的心愿,鸠摩罗什只好接受了。根据历史记载,鸠摩罗什真的留下了两个儿子。至于他的两个儿子是否真的有父亲的大智慧,就不得而知了。
公元413年,70岁的鸠摩罗什在长安圆寂。据说,他死前曾留下遗言,说:“我们因佛法相逢,然而我尚未尽到弘法的心愿,却将要离去,悲伤岂可言喻。我自认为愚昧,忝为佛经传译,共译出经三百余卷,只有《十诵律》一部尚未审定。你们如果能继续以我的本意去翻译,一定不会有错误。我希望所有翻译的经典,都能流传于后世,发扬光大。如今,我在大众面前发诚实誓愿,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错误,愿我的身体火化之后,舌头不会焦烂。”摩罗什圆寂后,遗体在逍遥园火化。他的形骸灰飞烟灭,舌头却真的依然如生。
鸠摩罗什在中原留下了大乘佛教的火种,但因为他来到中原,龟兹国又再度被小乘佛教占据。从唐代开始,中原的大乘佛教渐渐向西域反传,许多汉人僧侣来到龟兹,具有中原风格的壁画和汉字出现在龟兹的石窟中,人们称之为汉风。
1995年,一个牧羊人在山崖绝壁上偶然发现了一个洞穴。随后,洞穴被证实是一个具有汉人风格的千佛洞。从地面到石窟洞口有30多米高。当时的人在如此陡峭的山体上开凿石窟,在今天看来仍是一件不可思议的问题。现在,它被称作阿艾石窟。
在阿艾石窟里,大量的汉字用毛笔书写在壁画上。画面人物是单线平描的,西方的净土世界中出现了亭台楼阁。在审美情趣上,佛教思想同中原固有的神仙观念、人间富贵结合在一起,并不生长于龟兹本地的团花、茶花、卷草出现在壁画中,取代了原来盛行的几何形图饰。更为重要的是,佛像的面目日益远离高鼻、深目、卷发的西方人种类型,而逐渐转换成汉人的面容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