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07-9-19 8:57:00
前言
在历史的长河中,许多文明流传到了今天,也有许多文明在前进的道路上突然消失。当我们的目光在关注亚特兰蒂斯、玛雅、特洛伊、庞贝等外国消逝了的古国的时候,很少有人意识到,在中国的境内也曾经存在过许许多多的小国。他们中有的还创造出了辉煌的历史。这本来也属于中华民族历史中的一页,却很少有人去探寻、了解。
当我们不断地遗忘、丢弃的时候,我们所遗忘的、所丢弃的,正在被西方人视为无价之宝。一千年前,无数打着探险队旗号的外国盗贼在中国大地上横行。他们夺走了不知多少珍贵文物。但也正是他们,帮我们找到了许多传说中的古国。这不能不说是对国人的一大讽刺。
中国是个有史学传统的国家。至少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史家就写出了《尚书》、《国语》《春秋》、《左传》、《战国策》等著作,记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资料,使我们能够对祖先的生活有所了解。从司马迁写下《史记》后,中原王朝历代都有史书传世。
但可惜的是,由于古代中原人的偏见以及交流不便的限制,有关古国的记载得非常少,而且残缺不全。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史书是专为中原王朝而编纂的。每一部史书,都长篇累牍、细致入微地记述了当时统治王朝每位国王、每位有名大臣的生平。而对于周边的附属古国,史官们不了解,也不屑了解。对于那些古国的记述是非常粗略的,是很不全面的。正因为如此,有些古国已经完全消失,根本不为人所知了。这让今天的人们形成了很大的误解,以为中国仅仅是“中国”。而实际上,今天的中国,不仅仅包括中原国家,还包括那些先后出现的古国。我们今天的疆域,正是由古代中原王朝及其周边国家连接而成的。
对古代中原王朝周边古国的不了解,直接导致了我们对那些古国文明的无知和轻视。这正是上个世纪初外国文物盗贼能够轻易从中国境内古国遗址中盗取宝藏的原因。
我们正在失去的不仅仅是古国遗址中的文物。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古代也曾经是个多政权国家。每一个曾在中国境内出现的古国,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去发现它们、解读它们、记录它们。
已经消失了的古国还有很多,我们不了解的历史还有很多,那正在微风中消散的浪漫传奇和神话也还有很多。如果你对这一切产生了希望了解的兴趣,那么,请你继续读下去。这本《消失的古国》,讲述的正是那些曾经在华夏天空留下闪亮一瞬的古国的历史与传奇。
这里有“开国何茫然”的古蜀,有楼兰姑娘沉睡的大漠,有马背国家的金戈铁马,有西域佛国的梵音唱晚。它们有的曾经和华夏民族同时起步,有的曾与中原王朝有过恩怨缠绵…——上古传说中的蚕从,武侠小说中的大理段氏,佛教典籍记载的大德高僧,史家铁笔下的中原儿女……
本书收录的18个个曾经存在过的古国,当然不是全部,但可以代表全部。字里行间倾注着编纂的心血,希望它能成为读者茶余饭后的精神食粮。
5000年的文明已经成为昨日,残存的遗迹和古老的传说在讲述着曾经的灿烂辉煌。古国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血脉的相连却让我们彼此关注。打开古国的历史,千年的叹息将在你心中回荡。
日期:2007-9-19 8:57:05
第一章 古蜀国——神话的国度,现实的传奇
据文献记载,古蜀国最早的先王是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而下是望帝杜宇、鳖灵,或说是蒲泽,其后是开明。这些帝王名号怪异,史料匮乏,正如诗人李白喟叹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长久以来,古蜀国的历史一直是云遮雾罩,成为困扰着人们的难解之谜。
蚕丛,鱼凫,传说里的古蜀王
诗仙李白在一生中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一首《蜀道难》中,有这样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蚕丛,鱼凫,说的是什么呢?“开国何茫然”又是什么意思呢?
蚕丛,又称蚕丛氏,传说中是上古时代蜀国首位称王的人。据说他是位养蚕专家,“蚕丛”即由此而来。蚕丛的眼睛像螃蟹一样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的左边是斜着分了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为了养蚕,率领部族从岷山迁到成都居住。在夏桀十四年,夏桀派大将军扁攻打蚕丛和有缗氏,于是蚕丛跟有缗氏献上美女。夏桀被美女迷惑,竟然退兵。西周时期,蚕丛被其它部落打败后,蚕丛的子孙后代,都各别逃到姚和雟(两地于今四川西昌一带)。这时,又出来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重新统一了古蜀国,此人就是鱼凫。
李白的这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说的就是蚕丛、鱼凫两位国王建国的事情。因为两位国王先祖是谁、如何由何而来、如何建国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所以叹曰为“开国何茫然”。
那么,古蜀王国是真实存在的吗?有关古蜀初期蚕丛和鱼凫两代的记载,只有史料中的寥寥数十字而已,他们是想象出来的还是确有其人呢?
成书于晋代、记载我国西南地区历史的《华阳国志》中说:“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
按照历史的记述,上古时,西南的大部分民族是居住在古康青藏大高原的古羌族支派。公元前5世纪前后,他们向东进入平原,与土生的华人杂居融合,孕育中华文化。他们的一支向东南迁居进入岷山地区,依山势而居,垒石为穴。后又循河谷进入成都平原,开始渔猎生活,并捡拾野蚕抽丝。后人将这些居住在岷山河谷的人称为蜀山氏。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蜀山氏的女子嫁给黄帝为妃,所生的后代就是古蜀王国的开山鼻祖——蚕丛。
蚕丛的家系为支庶,被分封到蜀地作侯伯。据说他巡行郊野时常着青衣,因此被人们呼为“青衣神”。
蚕丛之前的古蜀人以牧业为主要生活来源,兼营狩猎和养殖。蚕丛见岷江中游和若水流域江边的坝子很适宜桑叶生长,于是到处劝农种桑养蚕。他带领族人继续向东南方向迁徙,他们经过今茂县与汶川之间的茂汶盆地后,逐渐发展农耕。
夏商之际,第三代蜀王鱼凫成为国王,蜀人再次东迁,从茂汶盆地东南而下经过成都平原北端进入广汉平原。这时的古蜀王国已经完成了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的转变,鱼凫是这个奴隶制政权的第一位统治者。
有关古蜀人与他国的战事,并无传世记载,但考古实物却证明确有其事。在殷墟和周原的卜辞中,出现了“蜀受年”、“征蜀”、“至蜀有事”的记载。可见,当时商朝与古蜀国之间曾经爆发多次战争,因此商王才会进行占卜,向上天询问吉凶、对策。
日期:2007-9-19 8:59:25
鱼凫执政的时期,正是商王朝接近灭亡的时候。因为与商朝不合,古蜀国参加了周武王讨伐纣王的会盟,在伐纣的洪流中勇往直前。古书《尚书》记载说:“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这就是说,在武王伐纣的过程中,古蜀国的军队起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据说,古蜀国军队出战时,都是载歌载舞,用悠长宛转的嚎叫增添军威,用请神明附体的舞蹈仪式来增添勇气。而这嚎叫与怪异的舞蹈,无疑也是对敌人的一种威慑。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