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红颜——闲话中国历史文化女性群相》
第58节

作者: 文子尾巴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5-23 23:50:21

  自求多福——卓文君
  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擦亮眼睛固然重要,有时候,耳朵的功劳也必不可少。大家耳熟能详的卓文君女士,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如果作个知晓率统计,卓文君的名气要远胜于红拂,不仅因为她那段惊世骇俗的爱情故事,更因为这个故事被司马迁写在了《史记》里。能够在这本中国最优秀的历史著作里抢到戏份,可见卓女士也是足够优秀滴!
  卓文君出生于豪门,父亲卓王孙在四川临邛是富甲一方的人物,因此她少年时生活优裕,也有机会接受良好教育。旧时女性大多早婚,卓文君也早早嫁了人,然而婚姻生活没过多久,夫婿便夭逝了。在现代女孩尚不识愁滋味的十七岁,卓女士就成了小寡妇。
  野百合也有春天,小寡妇也有期盼,虽不能再像黄花闺女那样憧憬未来,但卓文君却做好了追求“第二春”的准备。
  机会不久就来了。
  汉朝有名的大才子,论籍贯算得上文君半个老乡的成都人司马相如回家了。相如是汉赋的代表作家,之前他曾在孝景帝刘启身边呆过一阵,刘启对赋并不感兴趣,所以相如没得到重用。后来喜爱文学之士的梁孝王刘武入朝,相如跟他一见投缘,便告病跟着他去了梁国。再后来刘武也死了,相如只好回成都。
  这时的相如可谓穷困潦倒,生计都难维持(相如归,而家贫,无以自业),好在他有个要好的朋友王吉,在临邛当县令。王吉对他说:“你在外面宦游许久,不如来看看我吧!”——相如于是去了临邛,住在都亭那个地方。
  别看相如穷,架子却甚大。王吉每天主动去看望他,刚开始他还接待,来的次数多了,相如竟装病不见!而王吉对他却愈加恭敬。
  听说县令来了贵客,卓王孙等当地的富豪觉得应该表示一下,便大设宴席邀请相如。为了一睹才子风采,那天的宾客超过百人。等到宾客大都到位,天都中午了,相如仍推说有病在身,不愿前往。相如不来,王吉哪吃得下东西,干脆自己亲自又去相请,相如才半推半就赶来,主人和百来位客人这才松了口气。

  相如虽才华高超,却有口吃的毛病。王吉知道如果让他多说话,那才子的名头会掉价不少,等到酒过三巡,他想了个好办法让相如展示才艺——弹琴。
  王吉说:“早听说相如喜欢弹琴,今天就给大伙整一两曲嘛!”
  相如于是开始了那次有名的弹奏,他弹的曲子叫《凤求凰》,一首表达求偶意愿的爱情音乐。据说这音乐还有歌词,现照录如下:
  其一
  凤兮凤兮归故乡,
  游遨四海求其皇,
  有一艳女在此堂,
  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由交接为鸳鸯。
  其二
  凤兮凤兮从皇栖,
  得讬子尾永为妃。

  交情通体必和谐,
  中夜相从别有谁。
  艺术欣赏是需要基础素养的,如果听不懂琴声,那弹琴与弹绵花没啥区别。而现在的确有人听懂了,并且知道这琴声正是为自己而弹奏。
  相如是与王吉串通好了演这出戏的,他们应该早了解到文君喜爱音乐,而且新寡在家,所以选的曲子也是这么暧昧。就连司马迁都说:“是时卓王孙有女文君新寡,好音,故相如缪与令相重,而以琴心挑之。”

  听见这撩动人心的琴声,文君忍不住走到堂外,从窗户向里窥视,果然好一个翩翩浊世佳公子啊!再联想起《凤求凰》的歌辞,文君的心荡漾了。
  宴会结束,相如知道工夫做得差不多了,在回去之前悄悄托人贿赂文君的侍女,让她转答自己的仰慕。之前文君还担心自己是一厢情愿,这回接上头,妥啦!
  那天夜里,文君只身投奔相如,二人立即骑马赶回成都。
日期:2012-05-23 23:51:30

  然后,自小生活富足的文君看清了相如家的真实情况,只用了一眼,因为他家除了四面墙壁,什么都没有(家居徒四壁立)!
  文君没有抱怨。
  家里也炸开了锅。卓王孙发现女儿与相如私奔,大怒道:“这小畜牲太不争气了,我不忍亲手杀她,可她也休想从我这里拿到一分钱。”
  文君还是没有抱怨。
  世人只看得见“家中财”,看不见“胸中才”,文君不同,她从富贵乡中过来,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相互欣赏、理解、敬重和情投意合夫唱妇随的生活。
  有志学习文君的女同学注意了,如果你没有她那种眼光和决断,在行动之前,还是先掂掂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再摸清男方信息,要保险很多。
  过了一阵子,连文君也觉得相如家的生活太苦了,便对他说:“我们还是一起回临邛吧!就算向兄弟们借一点,也能过得下去,何必自己这样吃苦呢?(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
  夫妇俩果真一起回了临邛,而且不等不靠,自己搞起了第三产业。
  过程是这样的:一到临邛,相如就把车骑卖了当本钱,买了家酒店卖酒。请不起帮工,文君就亲自己当垆卖酒,相如则穿着三尺长犊鼻裈,和普通的奴仆杂在一起,在街上洗碗碟杯盏。

  他俩人倒是得过且过,可卓王孙脸上实在是挂不住,只好分给文君一些财物,计有“僮百人,钱百万,及其嫁时衣被财物”。夫妇俩不再卖酒了,一起回到成都,买些田宅,过起逍遥自在的富家生活。
日期:2012-05-23 23:53:31

  按理说,那个时代文学作品极少有人消费,对一般人来说大赋什么的一文不值,搞文学基本可算不务正业,司马相如连饭都快吃不上了还不务正业,后来又靠岳丈的施舍过日子,十足吃软饭的材料。可文君仍全心全意跟着他,受穷也罢,卖酒也罢,都只由得他。
  文君没看错人,她的眼光几乎达到半仙级别。
  不久后,相如就发迹了。不欣赏大赋的刘启死了,好大喜功的汉武帝刘彻继了位,有一天,他无意中读到篇相如在梁孝王那写的《子虚赋》,连声称赞,说:“我怎么就不能与这人生在同一个时代啊!”
  恰好旁边有个叫杨得意在场,他本也是蜀人,听见这话,忙说:“我的老乡司马相如说这赋是他写的呀!”
  刘彻连忙召见相如,封他为郎中。相如则以一篇又一篇的赋讨得刘彻欢心,同时为汉赋的兴盛做着实际的贡献。
  世事的变迁很奇妙。后来,刘彻拜相如为中郎将,令他持节招抚西南夷。相如衣锦还乡,蜀太守以下全体郊迎,卓王孙等当地富豪也“献牛酒以交欢”,这次他服气了,自己叹息着说,文君嫁相如嫁晚了!回去又给文君分了许多财物,把她当成儿子般对待。
  与大多数相似,相如的仕途也有起有落,后来他干脆告病辞官,隐居茂陵。
  据说文君和相如还发生了一次家庭危机。在相如初居茂陵而文君仍在成都时,茂陵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子非常欣赏相如,大胆追求他,于是传出相如要娶茂陵女的闲话。
  文君听说后,二话不说,写了首《白头吟》寄给相如。
  皑如山上雪,蛟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
  躞蹀御沟止,沟水东西流。
  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竹竿何袅袅,鱼尾何徒徒。
  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听说你三心二意,那就快决定吧!我可只想与“一心人”白头到老。
  相如得到这诗,立即动身赶回文君身边,二人果真偕首白头。
  记得以前常看别人喝“文君酒”,酒瓶上绘的就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中一个极美丽的场景“文君当垆”,窃以为,当垆的文君的确是最美的文君,那时的她,舍身相从,不计回报,不求富贵,不怕操劳,只觉得与爱人相守就无比快乐。
  有妻若此,相如何妨卖一辈子酒去?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