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之歌(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的升沉与大清国的荣辱)》
第9节作者:
c后太史公 城陵矶大败太平军,湘军士气高涨,一鼓作气,湖南境内的太平军被横扫,湘军兵锋直抵武昌,如果武昌失守,太平军在长江中游势必无法立足。
太平军将主力布防于武昌城外沿江要隘,凭险固守。但是太平军再也无力阻挡湘军的凶猛攻势,金口、花园相继失守,武昌乃孤城一座,太平军见大势已去,弃守武昌。湘军收复武汉三镇。夺取武汉,湘军据长江中游天险,进退自如。曾国藩向咸丰皇帝提出三路进兵的方案,该方案主张据两湖,休整部队,再顺流东下,先取九江,次夺安庆,然后直捣南京。咸丰皇帝急功近利,对曾国藩的稳着根本不予理睬。饬令曾国藩督师乘胜东下,不可迁延观望,坐失良机。武汉失陷太平天国朝野震动,重兵防守西部第二道屏障九江,燕王秦日刚统领四万兵马死守九江门户田家镇。湘军兵分三路,凭借高昂的士气和先进的炮船,再败太平军。田家镇大捷,使湘军牢牢控制住了长江中游。湘军在太平天国的西部防线撕下了一个大口子,直接威胁着太平天国的大本营南京。湘军也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了。
曾国藩的湘军之所以能势若破竹,左右着大清国的生死局。离不开贵人相助,特别是左宗棠、胡林翼的协助。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他原系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幕僚,在抵御太平军,镇压征义堂起义的战争中,表现了不俗的谋略。此时的左宗棠虽然还未正式入曾氏幕僚,但就在曾国藩艰难受辱之时,积极为湘军出谋划策,并助湘军取得了湘潭胜利。在生死关头挽救了湘军,也挽救了曾国藩。曾国藩于咸丰五年为左宗棠请功,称其维护水师,保卫两湖,大有裨益。
日期:2011-02-21 15:35:43
胡林翼,字润之。被曾国藩推崇为“湘军第一人”。咸丰二年十二月,胡林翼率六百黔勇,参加了讨伐太平军的战争,平生事业走向另一个开端。靖港兵败后,曾国藩整军长沙,胡林翼率两千黔勇加入湘军,甘愿受曾国藩节制。特别是胡林翼任湖北巡抚后,在胡的治理下,湖北有天下第一富强之省的美誉,湖北一时成了湘军的后勤基地。
日期:2011-02-22 10:38:05
曾左、曾胡合作,反映了曾国藩知人善任,笼络人心的英明,也彰显了左宗棠、胡林翼不计个人荣辱识大局的开阔胸襟。
湘军克武汉,按理军功赫赫的曾国藩应该高升,可咸丰皇帝偏偏只给曾国藩一个二品顶戴,署理湖北巡抚的小礼物而已。以死效国,连一个实授的巡抚就不给,朝廷这般吝啬,寒透了曾国藩一腔热血。曾国藩向咸丰皇帝递了辞呈。咸丰也不是傻瓜,他念及朝廷与湘军已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他收回了成命,改授曾国藩兵部侍郎衔,加官一级。曾国藩为自己多少挽回了一点颜面,但是朝廷对他的利用和疑忌让他似乎明白了一点什么。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曾国藩的老师前湖广总督吴文熔死后受到朝廷的非议,曾国藩受到朝廷的冷遇本来就憋了一肚子火,借此机会他向朝廷发出了严正抗议。
日期:2011-02-22 11:42:34
太平军进攻武昌之时,身为湖广总督的吴文熔,本打算待曾国藩的湘军来援,合力会攻太平军。怎料太平军先发制人,曾国藩来不及援救,吴文熔兵败黄州,自杀殉国,武昌失陷。身为湖北巡抚的祟纶为了推卸失城之责,上奏参劾吴文熔,安坐衙斋,闭城株守。咸丰皇帝不问青红皂白,对尸骨未寒的吴文熔大加申饬。
曾国藩上《缕陈鄂前督抚优劣折》,替吴文熔申冤,力主严惩祟纶。咸丰皇帝不得已将祟纶押解京师,交刑部严办。曾国藩总算发泄了一下情绪。
日期:2011-02-22 12:19:09
太平军对长江中游丧失控制权后,把西线防守重点集中到长江下游地区,由翼王石达开坐镇安庆亲自指挥西线战事,太平军名将林启容镇守九江城,罗大纲驻守湖口的梅家洲,黄文金自湖口攻都昌,策应九江守城。太平军将精锐之师集结在湖口,与湘军拉开了西线决战的帷幕,湘军不甘示弱,集结水陆师三万人围困湖口、九江。朝廷为支援湘军西线战事,在人力、物力上处处给曾国藩开绿灯,曾国藩满腔热情,夸下海口,九江一郡,指日可破。
九江,古称浔阳,居皖、赣、鄂三省要冲,乃江西门户,素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三国周瑜,南宋岳飞都在此集结重兵防守。
战斗打响后,由于湘军轻取冒进,又不善持久战,湘军的攻势受到太平军的有效压制。太平军将湘军水师诱入鄱阳湖,突然封锁湖口,将湘军水师拦腰切断为内湖、外湖两股。丧失机动性的外湖水师,逃到九江大营,当夜又受到太平军的偷袭,曾国藩亲自督战,也无力回天,湘军水师大乱,水兵溃散,大小船只损失殆尽,太平军俘获了曾国藩的座船,咸丰皇帝赏赐给曾国藩的扳指、翎管、小刀、火镰,转眼成了太平军的私物。曾国藩恼怒成羞,纵身跳入河中,天佑曾国藩,被部下再次救起。
日期:2011-02-22 13:00:02
湖口大败湘军后,太平军乘势西进,重拾武昌,太平军再入两湖。
湖口兵败,并没有彻底击垮曾国藩的斗志,他深深的知道,要想在长江水面上与太平军争锋,必须仰赖于水师,为此,曾国藩坐镇江西南昌,重振内湖水师。重振水师,谈何容易,饷源成为巨大问题。他本以为他的整军计划关乎江西存亡,理应得到江西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事实证明,曾国藩过于乐观,对于一支常打败仗的军队,江西巡抚陈启迈没有信心,在饷源问题上,陈处处掣肘湘军。陈与曾本是同年、同乡。曾国藩为了湘军已无所顾忌,他毅然向朝廷参奏了陈启迈。二人终以反目收场。饷源打开后,曾国藩广置炮船,饬令各级营官强化水师训练,并召集幕僚总结东征失败教训。经过整顿,湘军内湖水师已颇具战斗力,并在随后的一次水战中取得了胜利。
日期:2011-02-22 14:11:10
就在曾国藩打开局面的时候,噩运又悄然而至。他的心腹爱将塔齐布在九江攻城战中不幸身亡,失此爱将,曾国藩尤失臂膀。太平军乘势反扑,湘军被分为五股,曾国藩居中调度,呼应困难。曾国藩赴鄂请援,均没奏效。没有朝廷的抚恤、军饷、援兵,曾国藩孤军坐镇南昌,惶惶不可终日。他只好仰赖于他苦心修炼的忍劲儿。
历史和命运似乎不给曾国藩喘息的机会,曾国藩突然接到父亲病逝的噩耗,曾国藩请奏回乡守制,他匆忙的将营务布置一番后,没等朝廷正式批准,他离开江西军营回湖南奔丧。他的率性而为,受到江西官绅的一致攻讦,批评曾国藩重私情,慢社稷,湘军内部也对曾国藩的此举不理解。就连与曾国藩关系密切掌握两湖实权的左宗棠也对曾国藩大加批评。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