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社会与美国大博弈》
第55节

作者: 谁知我是苍鹰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从政治角度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时间点是8月8日,北京奥运会举办开幕式当天,俄罗斯和格鲁吉亚发生战争,而这场战争当天就分出了胜负。俄罗斯要打倒石油美元本位制,美国想继续捂住美国次贷危机脓包,但最终没能阻止次贷危机发展为金融危机。
  传统战争和金融战争的结合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历史将证明,作为当前时代的中流砥柱的中国,不但在经济层面抗击了金融危机,也在军事层面抗击了由金融危机引发的潜在战争。
  日期:2011-01-04 20:47:17
  23
  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就职美国总统。金融风暴侵袭下,美国社会寒意逼人,总统就职典礼却大肆烧钱,4天时间就耗资1.5亿美元。300万人蜂拥至华盛顿,热烈庆祝新领袖诞生,引得全世界啧啧称奇。
  数天前,伊朗国家石油公司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当天签署了价值17.6亿美元的油田开发协议。根据协议中方将参与开发伊朗北阿扎德甘油田,该油田位于伊朗西部胡齐斯坦省,是世界最大的油田之一。

  1月20日,中国政府发表了《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最大亮点是提供了极高的“核透明度”,白皮书写道,第二炮兵遵守国家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贯彻自卫防御核战略,严格执行中央军委命令,以保证国家免受外来核攻击为基本使命。第二炮兵所属导弹核武器,平时不瞄准任何国家;在国家受到核威胁时,核导弹部队将提升戒备状态,做好核反击准备,慑止敌人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在国家遭受核袭击时,使用导弹核武器,独立或联合其他军种核力量,对敌实施坚决反击。白皮书说,创建第二炮兵,是新中国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被迫做出的历史性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二炮已形成核常兼备、固液并存、射程衔接、战斗部种类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

  1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任命前参议员乔治•米切尔为中东问题特使,任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里查德•霍尔布鲁克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问题特使。这说明美国正式把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局势看作整体,想用把两者捆绑起来的办法解决阿富汗难题,我们也就应该明白,自美军进入阿富汗后,许多相关巴基斯坦的事情,都与美国的阿富汗战略、南亚战略有密切联系。中美的棋盘不尽相同,我们更愿意把巴基斯坦局势和伊核问题、朝核问题看成整体。

  2月3日,伊朗成功把首颗自主开发的卫星送入轨道。当天凌晨伊朗通过“使者2”号火箭成功将首颗自制的“希望”号科研卫星送入太空轨道。伊朗发射首颗卫星的消息让西方国家大为震动,它在所谓的国际制裁下,仍取得火箭技术的跃进。能发射卫星就能发射导弹,所以具有现实的和潜在的军事价值。海外媒体猜测,伊朗可能得到来自叙利亚、朝鲜、巴基斯坦、俄罗斯、中国的技术支持。俄罗斯与伊朗的军事合作,经常是通过叙利亚为中转站进行的,俄罗斯希望通过加强与叙利亚的关系,加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存在,甚至考虑建立军事基地。去年格鲁吉亚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决定向叙利亚提供反导导弹,作为对美国向格鲁吉亚提供武器的反制,双方还签署了包括航空运输、信息技术、核能利用等方面的协议。自伊朗霍梅尼革命以来,叙利亚和伊朗在政治、军事和安全领域保持着准联盟关系,在美国入侵伊拉克后,叙伊准联盟成为遏制美以在中东推行霸权主义的绊脚石,客观上为其他大国中东介入提供了更多的回旋余地。

  巧合的是,在俄叙领导人会谈之际,从伊朗传出相关的敏感消息。继伊朗宣布再建数处核设施后,伊朗空间组织负责人塔基普尔宣称,伊朗首名宇航员进入太空的具体时间将在1年之内确定,伊朗要在2021年之前成为中东地区空间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他还说,伊朗成功发射运载火箭,为将来发射人造卫星铺平了道路。17日,伊朗宣布成功发射一枚自行研发的运载火箭,这枚火箭将一颗模拟卫星送入太空。须知,太空技术就像核技术,和平利用太空与太空军事化,和平利用核能与核能军事化,两者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利用本身就包含现实和潜在军事价值。

  在某些势力的支持下,如果伊朗成为中东地区空间技术最发达的国家,从而成为世界上不可忽视的太空技术大国,那么“伊朗航天计划”对中东局势的冲击力应该不亚于“伊核计划”。当然,太空计划耗费惊人,如果没有外界的支持,伊朗很难在短期内取得突飞猛进的成就,也正是在外界的支持下,伊朗已经以鲜见速度在运输火箭、人造卫星上取得巨大进展。

  日期:2011-01-04 20:49:18
  5月初,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莱昂•帕内塔秘密访问以色列,警告以色列领导人,不要在未通知美方的情况下,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突然袭击,以色列领导人已向帕内塔保证,以色列“不打算在伊朗问题上震惊美国”。据媒体之前报道说,以国防军开始着手军事部署,为可能对伊朗核设施实施的大规模空袭行动作准备。与其说是战争警告,不如说是战争广告,因为美国承受不了军事打击伊朗的代价,以色列更承受不了军事打击伊朗的代价。警告得多了,世界始终在仔细倾听,也越来越把警告当成广告,不敢“实质性军事打击伊朗”,却可经常发些“要军事打击伊朗”的广告,甚至有点像乡村电线杆上的“牛皮癣”广告。

  美国喉舌利用巧妙的结构上安排,引导人们得出他们所期望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以色列可能不经美国的允许,单方面的私自对伊朗动手。表面上,以色列执意军事打击伊朗核项目,哪怕是自己单独行动也要干!虽然美国理解以色列的心情,但就是不让它这样干,关键却是未必能阻止住!实质上是,美国再借以色列之口,公开威胁军事打击伊朗,美国之所以要借以色列之口,是因为它知道这类话自己说过很多,再重复着说未必产生效用,便拉着以色列玩新花样。美国人要传达的信息是,美以之间有实质上的利益和战略分歧,以色列可能不经美国的允许,私自对伊朗动手,美国置身之外;在轰炸行动完成后,伊朗对以色列展开报复行动,而不敢对美国发起报复行动,美国会出面劝说以色列克制,同时警告伊朗适可而止,不要扩大事态。

  我们要知道,除非伊朗主动发起攻击,以色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单独对伊朗发动军事攻击,不可能再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对伊朗发动军事攻击。原因很简单,以色列是中东小国,虽然以色列军事实力很强,但这无法改变其小的事实,伊朗是中东大国,其战争潜力很大,更重要的是具有大国背景。以色列背后是美国一家,而伊朗背后是中欧俄三家,动伊朗就是动中欧俄三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国家安全顾问乌齐•阿拉德的讲话语气很坚定,“以色列有可能在事先不知会美国的情况下对伊朗核设施发动袭击。以色列不会坐视伊朗拥有核武器能力,在伊核问题上以色列拥有采取军事行动的自由,以消除伊朗核计划对以方的威胁。”我们对类似观点深感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自己都知道这是煞有介事。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