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9日,中国外长李肇星在北京会见了伊朗副外长迈赫迪•萨法里,数位中国副外长也分别与萨法里专门举行磋商、会见,双方就中伊关系、伊核问题及其他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看法。中方重申我方立场:“伊核问题应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框架内通过外交谈判妥善解决,中方不赞成将这个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这相当于在美国将伊核问题提交联合国之前,提前行使了中国手里的否决权,中国终于从幕后走上前台,高调介入伊核问题了。接下来,中国特使、外交部副部长、国家发改委主任等将接连访问伊朗,伊朗总统特使访问中国,全面提升中伊两国的经济合作关系。中伊双方继续签订大笔合同,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合同(外界猜测总额达1000亿美元),以及公路、港口建设等大宗基础设施工程合同,甚至还签订大规模旅游合同、民用飞机出售合同。看来,中国不管伊核问题风急浪高,似乎认定伊朗不会发生战争,坚定的签下只有在和平得到保障,才会有生意可做、有钱可赚的合同。这时伊朗已经开始取代沙特,成为中国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同时中国很快会取代欧盟,成为伊朗的最大贸易伙伴。
1月10日,伊朗拆除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重新启动相关设施,恢复已中止两年多的铀浓缩活动。在两年多前美军向伊拉克临时政府移交权力后不久,伊朗根据与德法英三国达成的协议,中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活动。在伊拉克进行议会选举前夕,伊朗放风将拆除核封条,在伊拉克议会选举结果公布前夕,特别是在美国抛出来自海外、医院和监狱的选举样本后,伊核宣布正式拆除核封条。这轮伊核危机与伊拉克密切相关,只有美国给出令大家都能接受的选举结果,这轮因伊拉克而起的风波才可能得到缓和。伊朗更借各方与美国在伊拉克博弈的机会,重启核进程追求自己的安全保障和大国抱负。
1月10日,小布什在“美国国外战争退伍军人协会”举行的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说:在新的一年里,伊拉克反美武装分子的暴力和破坏行为将升级,驻伊美军将面临更多更残酷的战斗并可能付出更大的牺牲。因为小布什知道,眼前的伊核危机的阶段性升级,分明预示着美国在伊拉克将面临更大麻烦,反美武装分子的暴力和破坏行为必将升级,驻伊美军将面临更多更残酷的战斗、更大的牺牲。站在非美大国角度,如果美国不顾其他大国利益、独吞伊拉克,那么驻伊美军必然面临更大的麻烦、更大的牺牲!站在美国角度,自己在伊拉克惨淡经营3年,付出2000多个生命、数千亿美元等巨大代价,宁肯再付出这么大代价也不愿拱手相让,或者说宁肯在伊朗身上付出比在伊拉克更大的代价,也不愿将军事占领下的伊拉克拱手让给联合国、非美大国!伊朗不但是美国解决完伊拉克问题后要拔掉的钉子,更是为解决当前伊拉克问题而需要即刻拔掉的钉子,伊朗危机在伊核问题升级的衬托下迅速走向风暴的中心!
美国无法单独阻止伊核进程,这时候美国面临着三种选择:1、用类似朝核六方会谈的伊核六方会谈来暂时约束伊朗核计划,用时间换空间;2、不接受自己无法左右的类似朝核六方会谈的伊核六方会谈,眼瞅着伊核进程深化发展;3、采用比打伊拉克更迅猛的方式强行攻打伊朗,在目前仍无法完全解决伊拉克问题的情况下,在中东打开比伊拉克更加棘手的潘朵拉魔盒。选择3是万万不可以的,二战以来美国就打过小而弱的国家,就打赢过小而弱且无大国背景的国家,伊朗是中东地区大国,对世界经济有着影响,有中欧俄等大国背景,美国是没有希望打赢的,只有基本稳定伊拉克后,美国才有可能发动伊朗战争。
日期:2010-12-26 09:36:06
%14核胁
2005年12月15日,伊拉克议会选举正式开始,监狱和医院率先进行投票,蘸过墨水的手指图片集中出现在各大媒体上。选举委员会设在10多个国家的数十个城市设立投票站,为海外伊拉克人行使投票权提供方便。伊拉克是美国大中东计划的样板工程,也是美国大玩民主游戏、实质操控游戏的虚假形象工程,实际上早在伊拉克人投票之前,美国人已经分配好选举结果了。
伊拉克选举吸引大国眼球,大国身影也从未缺席伊拉克选举,美欧俄伊等国都尽力影响选举结果,欧洲人、伊朗人有心乘坐美国的“伊拉克民主顺风车”,在伊拉克调动资源搞“和平夺权”,夺取美国在伊拉克事务的主导权。由于地理和历史的因素,欧洲在伊拉克的势力根深蒂固,虽然美国在战争之初进行清除,但主要战事结束后法德势力卷土而来,所以很大程度上能影响伊拉克选举结果。伊朗的资源得天独厚,地理上和伊拉克毗邻,宗教上有天然亲近感,伊朗的主要教派是什叶派,很容易影响伊拉克的什叶派,它利用美国无力控制伊拉克局面的机会,通过加深同伊拉克什叶派的关系,成功将影响力渗入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这极大扩展了伊朗的战略空间,将伊核问题的舞台扩展到美国占领下的伊拉克。
12月26日,伊拉克独立选举委员会称,来自海外、医院和监狱的51.3万张选票中,已有48.2万张得到统计,其中库尔德人联盟获得36%的选票,什叶派的伊拉克团结联盟获得30%的选票,逊尼派阿拉伯人政党伊拉克共识阵线获得4%。关于伊拉克的人口构成:伊拉克什叶派阿拉伯人占总人口数的60%,逊尼派阿拉伯人占总人口数的20%,库尔德人占总人口数的10-15%。这个结果绝对有利于美国继续独自控制伊拉克。借少数群体控制多数群体,是近代史上西方殖民者的惯用手法,这份来自海外、伊拉克监狱和医院的民主样本,显示出美国大力扶植库尔德人势力,压制什叶派和逊尼派势力的用心。根据伊拉克选举法,凡年满18岁的伊拉克公民都是合法选民,伊拉克符合选举条件的人数超过1400万。现在美国拿说不清道不明的海外、伊拉克监狱和医院的总共51.3万选票说事,试探外界反应。
流氓制定游戏规则,并让别人遵守游戏规则,自己却不把游戏规则当回事儿,这就是美国在伊拉克选举上的心态。美国给出的这份样本数据,与真实状况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按照美国人的意图,想怎么捏造就怎么捏造。美国之所以抛出的这个样本,是为了测试国际社会的反应,如果大家反应不太激烈,那么最终结果大致就这样,如果大家反应非常激烈,那么我就适度的调整,做一些妥协。
美国人在伊拉克远非为所欲为。伊拉克选举对美国很不利,因为伊拉克是反美国国家,当美国发现选举结果不利于自己时,先抛出选举样本来测试国际社会的反应,随后命令选举委员会推迟公布选举结果。中欧俄伊则提醒美国在清点选票时要贴近事实,如果中欧俄伊对美国的伊拉克政策彻底失望,那么伊拉克局势就可能立即走向失控,反美武装的袭击活动会迅速增多。
显而易见,两伊局势密切相关,它们与各大国利益紧密相连。越贴近真相就越危险,用这句话来形容伊拉克局势很生动,这种危险不但是反美武装的袭击活动、还有大国背景深厚的伊核问题的激化。伴随着伊拉克议会选举,伊核问题再次浮出水面,当美国抛出选举样本后,伊核问题迅速走向升级。新一轮伊核危机发生了,时间上贯穿议会选举前后,早在伊拉克选举临近的时候,各方与伊朗已经亮出了伊核牌,提醒美国老老实实向伊拉克交权,在选举期间要接近真相和少搞小动作。伊朗突然要说拆除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核封条,准备重新开始进行核原料研究。欧盟控制的国际原子能机构实施严密监管,实质上是予以附和、配合。
12月12日,美国中情局局长戈斯访问土耳其,要求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为美国提供军事基地,请求土耳其情报部门为准备空袭伊朗行动提供特别协助。这时,北约盟国已被告知美国正在研究包括军事打击伊朗在内的所有可选方案,沙特、约旦、阿曼和巴基斯坦等伊朗周边国家也得到了美国的有关通知。这段时间,美国中情局、联邦调查局的负责人,以及北约秘书长夏侯雅伯都到访土耳其探讨借道向伊朗动武的可能。但美国在中东地区的“重要和忠诚的盟友”土耳其,在诸多事务上都不会与美国冒险合作,能合作的话打伊拉克时就携手合作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