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权力场——大明王朝的最后弈局》
第23节

作者: 麻辣摇滚
收藏本书TXT下载
  你韩一良就不能给我找两个当下的腐败分子吗?就没有一点直面现实的勇气?崇祯恨自己有眼无珠恨韩一良全身上下该硬的地方不硬,不该硬的地方乱硬。这不,韩一良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跟崇祯叫板了。韩一良说:皇上叫微臣点出腐败分子的名,这是皇上的独断呢?还是阁臣的票拟?微臣估计啊,肯定是吏部某些人要微臣做坏人,欲除微臣而后快,皇上,您可要明察啊!

  韩一良如此硬气的话让整个大明官场鸦雀无声。
  崇祯看向韩一良的眼神像雾像雨又像风。
  更像雪。
  但是崇祯不说话。他只是冷冷地看向韩一良。
  崇祯很受伤。

  一般来讲,帝王都很容易受伤。但崇祯尤甚。
  因为他常常看走眼。
  袁崇焕他看走眼了。
  现在这韩一良他又看走了眼。
  崇祯把韩一良的前疏拿出来反复地看——他想找到自己看走眼的原因。尽管已经过去了十多天,韩一良的奏疏依然闪耀着质朴、激情、正义以及催人泪下的光芒。崇祯在看的过程中甚至可以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一切都是那么的无懈可击水到渠成令人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这份奏疏将注定把韩一良送到御史的位置上。可为什么——跪在眼前的韩一良如此没有御史气质呢?

  崇祯一声叹息。也就在这声叹息背后,崇祯有了惊人的发现——他看到韩一良的奏疏上有这样一段话:臣素不爱钱,而钱自至。据臣两月内,辞却书帕已五百余金。以臣绝无交际之人,而有此金,他可知矣。
  “辞却书帕已五百余金”?谁给你五百余金?腐败分子不是呼之欲出了吗?为什么你还遮遮掩掩,不肯说出腐败分子姓甚名谁?你说辞就辞啦?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猫腻?
  崇祯步步追问,韩一良闪烁其词,说到底还是不愿招供谁是腐败分子,免得授人以柄。但是崇祯的好奇心越来越重,疑心也越来越重,御史韩一良已经是答非所问,汗流浃背了。从历史的现场望过去,崇祯兴致勃勃,韩一良满脸绝望,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晚明君臣问答图。
  崇祯悲凉地:朕这个皇帝,是越当越昏庸了,竟然将韩一良这个鼠辈提为御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朕眼睛瞎了,难道你们满朝文武也是睁眼瞎吗?!
  崇祯说出如此重话,可见心里那是由衷地忏悔。大明官员立刻呼啦啦跪倒一片,一个个泣不成声:皇上……
  崇祯悲愤地:或者,你们一个个都清醒得很,明知韩一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却无一人站出来提醒朕,只想着看朕的笑话,你们……你们就这样为人臣子、为天下表率的吗?!
  皇上……
  崇祯仰头看屋顶,很有几分孤身走我路的感慨:韩一良的御史是不能再当了,但你们满朝文武的官还得接着当下去!你们就当吧,放心地当吧,再也没人反你们的腐败,大明再无腐败,大明再无韩一良……
  韩一良将头磕得山响:皇上……
  崇祯:朕就不明白了,你们……你们这中间就没有腐败分子?就不能主动站出来认个错吗?朕说话算数,今天——凡是过去有过贪腐行为者,不过数目有多大,情节有多恶劣,只要能主动站出来认个错,那就既往不咎!大明反腐,不靠制度,靠良心!制度是靠不住的,因为制度要靠良心去执行。没有良心,什么都是空谈。朕相信你们的良心——你们是大明的精英啊!你们要是没有良心了,大明还有良心吗?

  一阵沉默。
  这是致命的沉默。
  崇祯在这沉默中等待着什么。
  满朝文武在这沉默中算计着什么。
  谁都不是傻子,谁都知道皇上在心血来潮。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不确定的。
  但在所有不确定的事情当中,心血来潮是其中最不确定的。
  尤其是一个皇上的心血来潮。
  谁都不希望拿自己去当试验品。
  谁都希望别人去当试验品,以尽早结束这难堪的朝会。

  但确实,在这个世界上,谁都不是傻子。
  奇迹没有发生。
  崇祯的心拔凉凉拔凉的。
  这帝王是如此的天真、浪漫、空想社会主义,又是如此的脆弱。
  他晃晃悠悠支离破碎一塌糊涂。他是大明政界良心的最后守望者,但他注定看不到什么精彩动人的场景。
  一切都乏善可陈,一切都让人昏昏欲睡。

  崇祯没有等来一个自首者。
  大明没有弱智的官员。
  大明只有一个弱智的皇帝。
  崇祯恼羞成怒——你们让朕下不了台,你们也别想下台。一个个先熬着吧。没有腐败分子出来替你们揽过,这朝会永远开下去吧。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天下有不散的朝会。
  这是一个神奇的王朝,什么奇迹都会发生。崇祯心情复杂地离开了那一群各怀鬼胎的大明官员,轻松地走在回宫的道路上。他想,到了明天,一切都会见分晓的。

  奇迹果然发生了。
  空荡荡的大殿上跪着一个大明的腐败分子。
  虽然少了一点,但这无疑是第一个以自首形式出现的腐败分子。
  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今天,大明政坛跪下一个腐败分子;明天,大明政坛将跪下千万个腐败分子。这是崇祯的胜利。皇帝人格的胜利。崇祯几乎要感谢这个主动选择自首的腐败分子了。

  但他为什么不抬起头来呢?
  他看上去是如此的悲伤。匍匐在地,不时啜泣。他为谁而哭?是为大明,还是为自己的前程?
  崇祯上前,亲自将这个虔诚的忏悔者扶起。忏悔者将脸埋地,死活不肯起来。他就像是一个顽皮的捉迷藏者,谜底即将揭晓,却做着无望的挣扎。崇祯心下一动,如电光石火般,仿佛看到了一个他永世都不想看到的谜底。
  他闭上眼睛,狠命地将那张脸搬起——果然是韩一良!
  为什么是你?
  为什么不是我?
  你在可怜我吗?
  我在可怜整个大明!
  韩一良号啕大哭。
  日期:2012-04-24 19:16:20

  第三节御史崇祯
  反腐先锋崇祯终于逮住机会亮剑了。
  在开缺了御史韩一良之后,他把自己当御史了。
  御史崇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的线索。
  就在崇祯最需要线索的时刻,工部尚书张凤翔送来了线索。

  张凤翔直面冷酷的现实,拿建设工程领域的不正之风开了刀:工部招商采办拿回扣的现象愈演愈烈,已经到了触目惊心、不整改无以为继的地步。工部名义上发银一千两,可真正到商人手里的只有三四百两,剩下的银子到哪里去了,都被大小官员吃回扣吃掉了。吃回扣成风,人人以吃回扣为荣,以不吃回扣为耻。国库再充实,也经不起大小蛀虫们这么吃啊!都说家丑不可揭,可皇上啊,这哪是什么家丑,这是国丑啊!再不揭开,大明就要被吃空了!

  崇祯愤怒了。查,一定要彻查!
  文华殿的御前会议在崇祯的震怒下召开了。出席会议的有各辅臣、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科道官以及翰林院记注官、锦衣卫堂上官,列席会议的有巡视工部所属厂、库的工科给事中王都、陕西道御史高赉明。会议开始前,王都、高赉明这两人不时偷眼看张凤翔,张凤翔莫测高深地看着前方,一脸无辜的样子。但是,从眼角的余光中,他能感受到王、高二人正对他恨得牙咬咬。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