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局与重生》
第43节

作者: 浮华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的脑海里一个构想正在逐渐变得清晰。
  他要做的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
  简单的“三通一平”——招商引进,给点税收优惠,那种模式已经过时了,也缺乏竞争力。
  他要打造的,是一个生态新城!
  一个以“大健康”和“数字经济”为两翼,以西葫乡的“高山云雾茶”产业链为引爆点的全新发展模式!

  茶叶不仅仅是农产品。
  它可以延伸出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茶化妆品等精深加工产业。
  和旅游结合,发展茶山观光、茶艺体验、康养度假。
  可以和文化结合,打造茶叶博物馆、举办茶文化节、输出茶叶品牌。

  这一个点就能撬动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条!
  而“数字经济”,则是为这个产业链条插上翅膀的东风。
  现在的网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短视频直播还没有兴起。
  在不久之后才兴起。
  沈风现在就要把这个行程提上前。
  通过电商直播平台进行销售,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茶叶种植和加工的全程溯源……

  这个构想,远远超出了一个普通工业园区的范畴。
  它是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闭环!
  想清楚了核心思路,沈风文思泉涌。
  他打开电脑,键盘敲得噼里啪啦。
  当他在标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时,窗外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整整三天三夜,一份长达二万七万字,附带着数十张专业图表和数据模型的规划方案,终于完成。

  他看着屏幕上的方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沈风看这套方案,足以震撼所有人。
  就在沈风完成方案的第二天,一个电话打了进来。
  是刘载明。
  “沈书记,有个事,得跟您汇报一下。”刘载明在电话那头的声音有些焦急。
  “说。”
  “我听县委办的同事说,市纪委第二纪检监察室的人,昨天下午悄悄到了我们县,直接去了县审计局,调走了西葫乡近两年来所有的财务账目和项目资料。”
  沈风的瞳孔骤然一缩。

  市纪委!
  而且是绕过了县里,直接下来查账!
  这个时间点,这个动作,意图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
  “我知道了。”
  沈风的声音依旧平静,“你不用担心,做好你自己的事。我们的账经得起任何检查。”
  挂了电话,他眼神里闪过一丝冷冽的寒光。
  这是对手开始出招了。
  查账,是官场上最常见也最阴险的手段。
  任何一个项目,任何一笔资金,只要想查,鸡蛋里总能挑出骨头。
  就算你本身没问题,也能用无休无止的审查和谈话,把你拖得筋疲力尽,让你名声受损。
  他们这是想在常委会之前,先把自己搞臭,或者至少让自己陷入被调查的泥潭,从而失去竞争的资格。
  “魏部长……陈育霖……”

  沈风喝口冷茶,定了定神。
  你们的手段也就仅此而已了吗?
  他没有丝毫的慌乱,甚至没有去给杨宪民打电话求助。
  他很清楚,西葫乡的账目,在秦文君这个“铁娘子”的手里,管得比铁桶还严。
  每一笔开支,都有明确的记录和票据,完全符合规定。
  你们想查,那就让你们查个够!
  他拿起那份刚刚打印出来的规划方案放进公文包,直接起身下楼。

  “备车,去市里。”
  他要主动出击,把战场直接摆到常委会上!
  四天之后,北川市委,常委会议室,气氛严肃。
  市委书记霄正国坐在主位,环视了一圈在座的各位常委。
  今天的议题只有一个——研究决定北川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领导的人选。
  组织部长魏建成清了清嗓子,率先发言。
  “各位领导,根据市委的指示,组织部对经开区主任的人选进行了认真地考察和筛选。经过综合评定,我们认为,城关区常务副区长陈育霖同志,是比较合适的人选。”
  他开始详细介绍陈育霖的履历,重点突出了其在城关区主管招商引资工作时取得的几项“亮眼”成绩,比如引进了几家大型超市,谈成了一个房地产项目等等。
  “陈育霖同志年富力强,思路开阔,经过多个岗位的锻炼,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很强。由他来担任经开区的一把手,我们认为是稳妥的。”
  魏建成发言完毕,市委统战部部长、政法委书记等几位与霄正国走得比较近的常委,点头表示赞同。
  “嗯,陈育霖同志我了解,是个干将。”
  “经开区是市里的大手笔,第一任负责人确实需要一个稳重踏实,经验丰富的老成之人。”
  气氛似乎已经定了调。
  霄正国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显然是满意的。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杨宪民开口了。
  “我有点不同的意见。”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都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陈育霖同志的能力,我不否认。但是,”
  杨宪民的声音不高,却掷地有声。

  “经开区不是守成,而是要开拓!它需要的是一个具有颠覆性思维的破局者,而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执行者!”
  “魏部长刚才说陈育霖同志招商经验丰富,引进了超市和房地产。恕我直言,这种层次的招商,对于一个市级经开区来说,格局太小了!”
  “我们现在要的,是能引领北川未来十年产业方向的龙头项目,是能形成产业集群的生态链!”
  一番话,说得魏建成的脸色有些挂不住。
  霄正国的眉头也皱了起来。
  省委政法委副书记霄振邦不在场。杨宪民是他的学生,沈风是杨宪民一手带上来的,他为了避嫌不参加项目决策。
  板上钉钉的事,你杨宪民来掺和这事做什么?
  “那依宪民同志的意思,有更合适的人选了?”霄正国不咸不淡地问了一句。
  “有!”
  杨宪民斩钉截铁地说,“我推荐的人,是西葫乡丨党丨委书记,沈风同志!”
  沈风?
  这个名字一出,会议室里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
  除了少数几个人,大部分常委对这个名字都只是略有耳闻,印象还停留在他把黄飞远搞垮的那场舆论战上。

  一个乡丨党丨委书记,来当市级经开区的主任?
  这跨度也太大了点吧!
  魏建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杨市长,我不是针对沈风同志,只是就事论事。”
  “沈风同志太年轻了,今年才二十多岁吧?而且他一直在乡镇工作,缺乏宏观经济工作的经验。让他来挑这么重的担子,是不是有点拔苗助长了?”
  另一位副市长也附和道:“是啊,年轻人有冲劲是好事,但经开区项目投资巨大,牵扯面广,试错成本太高,还是要慎重一点。”
  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

  这完全在杨宪民的预料之中。
  他没有急着辩解,而是从公文包里拿出了一份文件。
  “各位,我知道大家对沈风同志有疑虑。在讨论他这个‘人’之前,我建议大家先看一样‘东西’。”
  他让工作人员将文件分发给每一位常委。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