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刘邦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还有一个人,就是刘邦父亲的好友的儿子--卢绾。两家本来关系就好,生孩子还生的这么巧。乡亲们于是一起相约抬着羊酒前去祝贺,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派对(民风淳朴啊)。等这两个娃娃长大了,一块玩耍,一块上学(看来刘邦不是文盲),好的就像一个人似的。乡亲们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又抬着羊酒前去祝贺,又搞了一次聚会(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卢绾长大后成了刘邦的跟屁虫,像影子一样追随刘邦的左右,这一跟几乎就跟了一辈子。
虽然刘邦是个农民的儿子,但是他却不愿意当个老老实实的农民。刘邦出生在战国末期,那时上到王侯将相,下到地方豪绅都喜欢养着一批吃闲饭的食客,用现在的话说,叫智囊团。里面什么人都有,有的会打架杀人(刺客,代表人物荆轲),有的会组织打架(兵家,代表人物孙膑),有的会忽悠人(说客,代表人物张仪),有的会偷东西(鸡鸣狗盗的之流)。先好酒好肉的招待着,说不定哪天用的上。到时,只要主人高呼一声:“弟兄们,抄家伙”,于是各显神通,立刻和对方斗个死去活来。这些人,混的好可以当将军甚至当丞相,混的不好也可以混个肚里圆。那时就像红卫兵串联一样,每个地方都有人管饭,吃垮了东家,就换西家。于是,游侠、说客满天飞,这里面就有刘邦的身影。据史记记载,刘邦曾经在魏国闯荡了一段时间,在当时的外黄县令张耳那里一呆就是几个月,包吃包住,荤素搭配,全是绿色食品,绝对不含瘦肉精,也没有地沟油,日子过得很惬意。由于刘邦早年的记录很少,我们很难了解到刘邦到底做了一些什么。有一点可以确定,他一定接触很多人。张耳的手下有很多英雄豪杰(这个以后就会知道),想必对刘邦性格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张耳还曾经是大名鼎鼎的战国四公子之一魏公子无忌(即信陵君)的门客,而刘邦的偶像就是信陵君。信陵君结交的朋友是不看出身的,他结交的人有门卫、屠夫、赌徒和店小二,这在当时是很丢身份的事情,而正是这些人在信陵君危急时刻起到关键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刘邦逐渐的具有了干大事业应该具有的气质,那就是仁厚爱人,心胸豁达,爱结交朋友,对人真诚,喜欢施舍。
但好景不长,魏国灭亡了,张耳成了通缉犯。衣食父母没有了,亲生父母还在,于是回家吧。没想到时来运转,刘邦当官了。
日期:2011-05-22 19:43:14
3.亭长刘邦
亭是秦汉时代政府的基层组织,遍布全国,主要在交通要道,十里(大约三公里)一亭。亭本来是军事交通机构,后来逐渐的充实完善,开始管理民事。亭长官不大,管的事情不少。南来北往的交通使者,五湖四海的政府官员,四面八方的紧急公文,都归亭长接送处理。另外还掌管地方治安,偷鸡摸狗的小偷,打家劫舍的强盗,也需要亭长亲自抓捕。亭长相当于邮政交通站站长兼派出所所长。亭长是武职,由服兵役期满的人担任,或者选拔合格的武吏出任。由此可见,刘邦也是具有一定的军事素养,十八班武器说不上样样精通,也绝不会是样样稀松。当初刘邦闯荡江湖的时候,他的身份应该是一个游侠。
刘邦能够当上亭长,多亏一个人,那就是萧何。萧何和刘邦是老乡,都是丰县的。萧何的职务是县办公室主任(主吏掾),而刘亭长的直接领导就是县委办公室主任。我们有理由相信,刘邦能够当上亭长,离不不开萧何的大力提携。早在刘邦还是平民(布衣)的时候,经常干违法乱纪的事情,萧何经常利用公务员的身份保护他。秦朝的御史来泗水郡视察工作,萧何鞍前马后,忙里忙外,把事情办得井井有条。御史一看,这真是个人才,抱着着试试看的态度,让萧何担任了泗水郡的秘书(卒史)。没想到效果果然不错,萧何在公务考核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于是又想试几次,征调萧何到中央政府去,萧何不知道是嗅觉灵敏,早就预料到秦朝坚持不了几年,还是其他原因,坚决推辞,才没有被调走。
萧何没少照顾了刘邦,当刘邦以官吏的身份去咸阳服役,别人送给刘邦三百钱,只有萧何给刘邦五百钱。服役期间,刘邦还受到了秦始皇的亲切接见(距离五十米)。那天秦始皇出巡,心血来潮,让人围观,而且不要票。无聊而又好奇的人们呼啦一下围了上来,脖子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子,被无形的手捏住了向上提着。刘邦一看,一群人众星捧月般围绕着一个人,那就是传说中的秦始皇啊!别人都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喘,只有秦始皇气定神闲,向四周看一眼,每个人都感觉是在看自己。威严的眼神仿佛能穿过人体直达灵魂,让每个人都感觉到自己的渺小。果然很威武!果然很男人!刘邦不禁长叹一声:“大丈夫就应该像这样!”当时他可能不知道,很快他就会享受这样的待遇。
刘邦本来是混黑社会的,他的大哥是当地豪强王陵。在古代,很多豪强地主往往就是当地黑社会的老大的,手下养着一批亡命之徒,官府有时也要给他们几分面子。一旦天下有事,这些豪强地主可以迅速的拉出一支队伍,进行武装割据。在萧何的帮助下,由黑变白,开始脚踩黑白两道。刘邦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当然没把官署中的官吏看在眼里,经常捉弄他们。久而久之,这些官吏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人惹不起。如果来明的,当场会被鬼点子多的刘邦整个半死;来阴的,一夜之间可能就会生活不能自理。惹不起,那就忍着吧,于是刘邦在官场上很混的开。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