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留学日记:老师居然在等我写检讨》
第21节

作者: 香山叶
收藏本书TXT下载

  他是一位饱受“老慢支”折磨的老人。疾病使得他有时连正常呼吸都变得异常艰难,每一次吸气、呼气都会带动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但即便如此,他对待他人却始终保持着满腔热忱,脸上总是洋溢着和蔼可亲的笑容,给人留下十分亲切的印象。而对于这个养子,他可谓是倾注了无数心血,操碎了心。至于内心深处是否曾有过一丝悔意,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晓了。
  其实我们同学之间一直都知道温勇刚擅长拉胡琴,不过却从来没有人真正听过他演奏到底水平如何。而正当那个阴雨天我们在同学家的屋子里肆无忌惮地胡闹时,突然有人风风火火地闯进屋子来,大声嚷嚷道:“不好啦,生产队那边来了一个盲人卖艺的,到处吹嘘自己的胡琴技艺天下无双呢!”
  一听这话,大家立刻来了精神,纷纷开始起哄,怂恿温勇刚前去与那个盲人比试一番,也好趁机打压一下对方那嚣张的气焰。
  就在比拼的时候,温勇刚拉起了那首二胡独奏曲——《喜送公粮》。不得不说,他的演奏可真是厉害啊!“瞎子”被他弄得晕头转向、自愧不如。
  而我呢,则静静地坐在屋子里头,聆听着那从大大的广播喇叭里面传出来的悠扬乐声。也就是在那一刻,我深深地意识到,温勇刚这家伙确实有着非凡的音乐天赋。
  后来呀,经过我的一番努力撮合,终于成功地让温勇刚跟洪吉平见上面啦。嘿,您还别说,这两个人在胡琴演奏方面的水平那可是旗鼓相当啊!
  只见他俩一同合奏起了好几段当下最为时髦流行的歌曲来。只可惜我那会儿还处于学习的初级阶段,所以就只能和纪万林一块儿站在旁边,尽情地欣赏他们精彩绝伦的表演。
  不过好在温勇刚这人挺热心肠的,还给咱们这个小小的文艺队提出了好多特别具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
  我原本想挽留温勇刚来帮衬一下咱们宣传队,谁曾想到,他竟然告诉我说他们长宁大队正急着叫他赶紧回去呢,因为那边也迫不及待地想要邀请他加入自家的文艺队。既然如此,那我也就不好再强行留人啦,只得无奈地放弃了这个念头。
  随着自强文艺宣传队的正式宣告成立,摆在眼前最为紧迫的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广泛搜罗各类人才。
  为此,我们对整个大队展开了一次地毯式的搜索,涵盖了下辖的四个自然屯子里所有的男男女女。我们像是在过筛子一般,对每一个人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
  但结果却令人大失所望——那些真正会唱歌、歌唱水平出色并且具备一定文艺细胞的青年男女,简直是凤毛麟角般稀少。
  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实在别无他法,我们只得无奈地放宽选拔的年龄限制,从原本较为苛刻的标准中稍稍降低要求,试图在“矬子里面拔出几个大个子”来。
  即便采取了这种权宜之计,经过一番努力,最终也仅仅挑选出了四五个勉强符合条件的人员而已。自从有了人之后,接下来要表演什么节目竟然成为了一道棘手的难题摆在我们面前。
  令人沮丧的是,我们手头关于脚本的任何相关资料都空空如也。面对如此困境,我决定亲自前往县城寻找解决办法。

  经过一番奔波,我终于抵达了宝东县文化馆,并有幸见到了德高望重的杨老师。当杨老师听闻我的来意后,他非常热情地表示愿意帮忙。只见他在堆积如山的文件和资料中翻找了许久,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找出了一本珍贵的文艺演出资料递给我。
  我满心欢喜地接过这本资料,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然而,这还远远不够,为了让演出更丰富多彩,我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了新华书店。在那里,我精挑细选购买了两本脍炙人口的歌曲集。
  离开新华书店后,路过百货商店时,我突然想起洪吉平和我那已经磨损严重的二胡琴弦,便毫不犹豫地走进去挑选了几根质量上乘的二胡琴弦,同时还选购了一些松香以备不时之需。
  就在某一天,我像往常一样翻阅着《嫩江日报》,忽然一则引人注目的消息映入眼帘——提倡婚姻不收彩礼!
  刹那间,我的脑海中犹如划过一道闪电,灵感瞬间喷涌而出。我迫不及待地抓起纸笔,迅速伏在那张陈旧的地桌上奋笔疾书起来。文思泉涌之下,一部精彩绝伦的拉场戏剧本就这样一气呵成诞生了,而我则满怀欣喜地为其取名为《心甘情愿》。
  次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了书桌上,照亮了我昨晚熬夜誊写完成的剧本。我仔细地将它们整理好、装订成册后,怀揣着满心期待与忐忑,前往洪吉平的家中。
  当我到达他家时,他正坐在家里悠闲地喝着茶。知道了我手中拿着的剧本,他放下茶杯,热情地招呼我坐下。
  我轻轻地翻开剧本,开始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整个房间都回荡着我的声音,仿佛这个故事已经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终于,我将整部剧本完整地读完了。我抬起头,有些紧张地询问洪吉平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只见他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说道:“嗯,不错,看起来挺有可行性的。”
  听到这句话,我心中悬着的石头稍稍落了下来,但紧接着他又补充道:“不过呢,你最好还是参考一下李虎的意见。”
  对于他的提议,我并未予以理睬,因为在我心里,这部剧本已然十分完美,无需再做过多修改。随后,我迫不及待地要求洪吉平立刻着手为剧中的唱词谱写曲子。
  然而,他却皱起眉头,略显为难地回应道:“这件事情可不简单呐!要想创作出既动听又符合剧情的曲子,需要花费不少功夫和时间。况且,咱们还得借鉴一些经典作品中的元素才行。”

  我急切地打断他的话:“不管怎样,只要最后能唱出来,并且听起来悦耳动听就行了。”
  洪吉平无奈地笑了笑,摇着头说:“你呀,就是性子太急了。这种事情哪有这么容易速成的?你总得给我留些时间去搜集资料吧,评剧《夺印》里面的那些精彩唱段,说不定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加以借鉴。”
  虽然心中仍有些焦急,但考虑到创作确实需要一定的周期,我最终还是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并嘱咐他:“好吧,那我就给你几天时间。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别白白浪费了我等待的时光哦!”
  洪吉平微笑着,半开玩笑地回答道:“嘿嘿,那可说不准哟!”
  说完,我俩会心的一笑,而关于这部剧本的后续工作,也就此拉开了序幕……
  数日之后,洪吉平果真未曾令我感到丝毫的失望。只见他将那所有的唱词无一遗漏地全都精心谱成了优美动听的曲子。

  待到他满怀欣喜地试唱于我听时,我简直难以置信自己所听到的一切。要知道,眼前这位创作者竟然是个双目紧闭之人啊!
  这般美妙绝伦、令人陶醉其中的作品怎会出自他之手?实在是太不可思议了!
  既然如今剧本已然完备无缺,那么接下来便是付诸实践的时候了。于是乎,我与洪吉平二人便开始分头行事起来。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