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月正明----五代十国时期的湖南》
第8节

作者: 意与白云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张佶登科后,被派到宣州当幕僚,平时在办公室整整文件,陪领导吹吹牛,日子倒还清静。后来看到天下要乱,保命趁早,报告也不打就丢官回家。可是造化弄人,绕着是非走,偏偏在蔡州被秦宗权逮个正着,被扣下来当个谋士。他没胆说不,索性听凭命运摆布,跟着淮蔡武夫们走南闯北,历经沉浮。现如今又阴差阳错成了这伙人的首领。

  首领关心的是整个队伍的前途,而官僚体制培养的张佶首先考虑的却是自已。
  张老先生这回是真被逼急了,一幕儒生特色的轻喜剧就此上演。
  就在大伙不由分说的簇拥着张佶进入府衙,准备举办拥戴仪式时。忽然发生意外,张佶从马上摔了下来,这一摔就把大腿骨给摔折了。张老夫子便赖在床上不起来,一个劲的说:“吾非汝主也,马公英勇”,你们找他去吧。
  马殷在军中出生入死多年,“勇而有谋,宽厚乐善”,待人忠厚和蔼,诚实而高尚。同野蛮粗暴、素质低劣的孙儒刘建锋相比,马殷具更有统帅风范,大伙倒确实心服,便催着马殷的密友姚彦章赶紧去邵州。
  谁也想不到的是,马殷却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给砸蒙了。连续出现的重大变故,令马殷为同甘共苦的领导和战友的死去而悲痛、惊讶、茫然。。。。,这么多年了,他一直跟着别人打天下,从没想过要出头。何况最高权力伴随着的,永远是最高风险....无论如何,这一时刻马殷犹豫未决。
  心腹们却都急着跟上马殷吃香喝辣,看到马殷竟然犯起了傻,都差点吐血,姚彦章也怕错过机会,急劝道:老大,刘建锋死了张佶伤了,怎么着也轮到你了,你不当头谁当?:"天命人望,舍公尚谁属哉!”.再犹豫,队伍可能要出事!

  古语云"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哪怕真是陷井,就凭这些年与弟兄们生死与共的感情,他也得跳下去.马殷终于打起精神,硬着头皮回到了潭州。
  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五月。
  在众人诚心推戴之下,马殷从张佶手中接过大印,出任潭州留后,九月唐廷升授马殷为潭州刺史兼判湖南府事。承认他有主管湖南一境的权力。
  唐末五代的历史,每一页都浸透着斑斑血迹,腥气扑面。争权夺位、刀光剑影、兄弟阎墙满目于书。像这样互相推戴,部下一心的暖人场景可谓绝无仅有。马殷的一大魅力就是能团结人,得部下死力。
  他天性坦荡磊落,不搞阴谋、不玩权诈,平意近人,始终保持着长者的胸怀。在位35年间,上下之间始终如伙伴一般融洽.大伙在他面前轻松随便,没有隔阂,没有压力,自然乐于尽其所长。湖南上层的团结在当时出了名,治国攘外都搞得有声有色。甚至引起周边的嫉妒。王建、杨行密、钱镠、李昪这些开国枭雄则不同,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浸泡久了,都难免有猜忌部下的毛病,惹出的乱子都不少,唯独马殷能与功臣宿将富贵到老。

  当然,厚道的性格仅是亲和力,没有真本领是没戏的。不然,元末那个天完领袖徐寿辉,无论帅气还是脾气都不比老马差,为何让人一刀宰了呢?
  日期:2011-01-28 19:17:05
  旌旗漫卷潇湘雨---平定湘南(上)
  马殷在湖南开出一片天地之时,朱温与杨行密也分据黄淮南北,势力蒸蒸日上.
  特别是朱温,这几年混得顺风顺水。这个在汉高祖家乡附近长大的流氓无赖,曾经是黄巢帐下的猛将,后又叛变降唐,反过来屠杀农民军战友,很受朝廷赏识,吃到了汴州(今开封)这块肥肉。自古乱世出英雄,唐末人物却最不上档次,不要说英雄,就是连名将也没混出一个。朱温也不过是条恶狼,但好歹是条凶狡机诈的毒狼,与只会恃狠滥杀的秦宗权不同,朱温擅长经营根据地,注意拢络人才,不敢过份残暴。靠着这几点,他得以消灭了秦宗权,又连续吃掉了华北几个强大的藩镇,并得到治世奇才张全义的支持,获得了洛阳这个物资基地,风头越发强劲.可一旦得逞,这个暴发户又开始忘乎所以,残暴嗜杀的狼性再度发作。有次在山东巨野打了胜仗,战斗结束时狂风突起,一时飞沙弥漫,朱温竟归咎于“此乃杀人未足耳!”,一声令下,三千多俘虏便被剁成了一堆抽搐的血肉。

  山东的高唐城很倔强,坚决抵抗,朱温的军队破城后,疯了似的见人就杀,连老幼也被杀光。
  更有甚者,朱军攻博昌城不下,就驱迫所俘的大批平民背运木石牵着牲口去填平人家的城墙,最后竟毫无人性的将这十多万生灵连同木石砖瓦当成垫脚料全部填埋在城下,“冤枉之声,闻数十里”,博昌城被攻陷后,朱军又“尽屠其邑人,清河为之不流”。秦宗权祸乱刚平,新的恶魔又降临,可怖的历史黑洞似乎永不见底,难怪柏杨览书至此,愤然拍案:“中国人!你的名字叫苦难!”

  乾宁四年、公元897年,朱温又剑锋南指,沿运河向江南进军。
  朱温远比孙儒强大和狡诈,一旦沦入其手,东南膏血会被榨得渣都不剩,对饱受战祸摧残、早已破败穷困的江淮而言,更是不堪设想.
  危难之下,杨行密再次挺身而出,率麾下三万之众与朱温七万大军在淮北清口(淮阴境内)决战。这是一场关乎整个南方命运的对决。如果杨行密这个坚实的头柱倒下了,可以想见,随后的浙江钱氏、江西、荆湖甚至岭南这些更弱小的势力将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统统倒下,整个长江流域都将遭到蹂躏。
  幸运的是,杨行密是唐末罕见的英雄,江淮军民更同仇敌忾,清口之战以朱温惨败告终,所部“还者不盈千人”,还好他逃得快,没变成孙儒第二。清口大捷,不仅使杨行密占牢了江淮,朱温从此“不能与之争”。长江流域也得以转危为安,疲困已极的百姓们也有了休息的条件。如果说赤壁之战确立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清口之战则奠定了北五代南十国的格局。

  为防止北方军阀野心不死,杨行密干脆将大运河溃决,化成一片片沼泽。运河是南财北运的大动脉,素有“天下大命,系此一河”的说法,此次割断,要到60年后的周世宗时期才修复。
  北方政权失去南方的供血,便难以强盛,所以五代没有一个不是财力困难的,征战所出,尽要苛取于战火之下残剩的北方农民。因此都不长久。
  在混乱局面下,杨行密斩断运河,为将来的统一保全了南方的人力物力。这一功绩,南方没有一个国君能比。
  此时,湖南的小局面也趋于安定,张佶代替马殷攻破了邵州,杀掉蒋勋,长沙终于获得了安宁。
  然而,这支远道而来的客军却还有一件更紧迫的任务,那就是娶妻成家

  对这些长年飘泊、今天睡醒不知道明天是死是活的流民军人来说,一个温暖的家,简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何况主人公马殷已然步入不惑之年。
  如今来到湘女多情的湖南,不啻于老鼠钻进米缸。从史料可见,老马虽为人诚朴,但入湘后对摄取女色毫不客气,晚年更是老当益壮“多内宠”,生的儿子多得史书记不下,起码一个排。
  从这个集团的一些主要人物的儿子年纪判断,应当皆是入湘后所生。可以推断,整个淮蔡流军都在湖南解决了个人问题。流浪这么多年,终于在湖南找到了家!
  往昔杀人如麻、奸淫掳掠的淮西武夫们终于体会到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温暖的亲情像火苗一般融化了他们铁石般冰冷和麻木的心:这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