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士:日本二战王牌飞行员的回忆》
第12节

作者: vancouverite
收藏本书TXT下载
  当苏联援助中国之间,美国正在把大量的废铁和飞机所用的汽油售与日本,无形中协助日本对中国作不断轰炸。那时苏联在中国的空军系由他们自己的军官指挥,并充分配备地勤人员及物资。这位苏联指挥军官名何沙诺夫,由他指挥到中国来的远征部队。
  被当时的中国报纸誉为“正义之剑”的苏联空军志愿队,先后参加空中战斗50余次,参战飞机出动超过千余架次。在武汉,他们与中国空军一起参加了三次大的空战击落日机47架。在对日空战中,100多名志愿队员英勇献身。
  当年初期我们所接收的是E-15和E-16战斗机, 苏联这两种战斗机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快、转弯灵活、配备的火力猛。援助中国的派来4个航空队来华助战,在一段期间内,飞机性能与日本飞机不相上下,其中南昌空战、武汉大空战等,大小空战中凭我们满腔爱国热情的飞行员与日本空军拼搏亦创立过不少英雄战绩。

  但自1940年秋日本在中国的战场投入三菱“零”式战斗机后,多次护航轰炸机轰炸重庆各地,同年9月13日与中国空军的战机在璧山上空遭遇,但中国使用的战斗机与零式性能悬殊、空战中惨遭失败,虽然不久又得到苏联提供的H-153战斗机的补充,但仍非“零”式的对手,因此只能探取转移避免与“零”式接触策略,但仍有多次惨遭损失,至此至1941年间,中国空军除了作一些突击性的空战外,均无重大战果,其实自1940年左右,苏联为了应付日苏在蒙满边境地区的冲突,以陆续部分撤退其航空自愿队,留下来的部分有的作为顾问协助中国空军训练工作,但不管如何,原苏联的军事援助是起过重要历史作用的。

  1941年4月13日苏联为避免与日本冲突,在莫斯科与日本签立了中立条约,其中第二条内容是双方不参与第三国的敌对行动,至此,再没有苏联的新飞机提供了。
  当年苏联的空军部队来华援助,可分为两个部份,一为苏联正规空军部队,另一为苏联志愿空军部队,中国第4大队所属的第21、22和23三个中队,曾和苏联空军部队组成混合联队一同和日军作战。
  曾与苏联空军及美国空军一起生活及共同一起作战的郑松亭将军及徐华江将军,谈到往事对于共产国家及资本主义国家,两国飞行员之间的比较有深刻之印象。
  我们同美俄两国的一同作战时间很长,当时我的感受也是他们两国政府也是很诚心诚意的要帮助我国抗日,但相对的也??可比较得出美国各方面不管是训练、补给、飞机都是比较进步的,俄国人实资上就差了点,我有多次在机场上看他们在飞机降落时连人带机一起摔在地面上,打地靶的练习再射击上的成绩也没有中国飞行员好。
  因此,我相信美俄两国的民族性也有很大的关系,和他们相处之后可以发现美国人比较活泼,相对的俄国人就很死板,俄国人在思想上及行动上受到控制有很大的关系,因此也表现在飞行上面,俄国人飞行时空中的动作就没有像美国人一样的灵活。所以在制式上面的飞行俄国人就做得很好,战斗方面就太呆板了,美国人就完全相反要活泼的多,同时美国人在作战方面就很有冒险的精神,曾多次同他们两国人一起出击作战就可以深深感觉到完全的不同,俄国人的死板不便通,所以在战术灵活上来讲美国人自然比较强,也许也是两国人训练的方式及民族性的不同所造成。

  俄国人在值班时的军风纪是铁似的,他们总是全副武装的直强强的站立。他们的讲话也很不随便也很不自由,和我们一起谈话就觉得畏首畏尾的,心中好像有块石头一样,不像是美国人和我们很坦诚的相处,共产社会对我们来说也是真是很大的体验,有别与美国人在无事时便很闻散的态度,包括至在小屋内玩扑克的作风都回然有异,俄国人也很热情但大都不敢表现出来,虽然大伙相处的不错,但和他们再一起还是很不自在。

  至于苏联的飞行员们,他们都比美国的飞行员年纪大而较成熟。他们穿便服时也将红军官阶徽章缀于其上,他们的大部薪俸,是存在苏联,等回国时花用。
  还有,他们停放飞机的方式是环绕机场而停的,只要一听见警报,便疯狂地四面起飞,而这种起飞法,极易发生飞机互撞的意外。
  他们有一点与日本人相似,就是过分呆板注重纪律,这样常使他们失策。日本轰炸机不管你如何的攻击一直保持刻板的战斗队行,我们就想办法打乱他们的编队,一被打乱就不知如何才好乱飞一通,全无其他战术可言。
  而俄国人每遇日机来袭,他们就群起迎战。若当领队飞机被击中迫降落地,则其余的战机亦随之降落,于是这时日本飞机就来对刚降落的机加以一个大扫荡,其做法嚷人无法理解。
  加入中美混合联队以后改飞P-40,我和徐华江也接任混合联队中国中队长一职,不在只是个战斗飞行员。同美队长的合作是愉快的,美十四航空队总部只画分每中队的作战区域,其他的事情及出击计画全由各队中美队长自行商量决定,不用再请示上级,此也是同俄国人一起作战不可能发生的事。

  (郑松亭将军及徐华江将军访谈口述史)
  日期:2012-03-03 22:51:38
  S17
  回到大村基地之后,我还是继续从早到晚一刻不停地进行飞行训练。春天一眨眼就过去了,夏天来了也去了。我还是继续被待在大村基地,暗自叫苦不迭。富士子一如既往,不停地给我写信,让我在百无聊赖之时有些乐趣。看了富士子的来信,心里不禁浮想联翩,好梦多多。
  但,同时,我又有些郁闷。我经常收到中国战场上昔日战友的来信,他们基本上每周都有斩获,战绩辉煌。按照那些个战绩,他们基本上个个都是王牌飞行员了,在中国战场是所向披靡。最后,好消息总算到了,我被派往台湾高雄的空军基地。这时,距离我脱离中国战场回到日本养伤整整有一年了。当时,高雄是日本本土外的最为主要的空军基地,能被派往高雄则意味着上战场是指日可待了。

  临走之前,我掏光积蓄,买了我一直最想买的东西。那就是,莱卡相机(Leica),配的是索纳2.0镜头(Sonar 2.0),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相机发烧配置了。这对一般有点钱的相机发烧友来说不算啥。但对我来说,这个配置相当于我三个月的薪俸,买完之后我是囊空如洗了。在我眼里,莱卡相机简直就是美妙绝伦的艺术珍品。我买这么高档的相机是有很实际的用途的。当时我们战斗机不象美国的那样装有自动拍摄装置,而莱卡因其可靠性与精密度,非常适合航空摄影。

  到了高雄空军基地,我眼前一亮。停机坪上是新式的飞机,完全不同于我所熟悉的九六式。都是清一色三菱的零式飞机,流线型,很摩登。与零式相比,其他神马飞机都是浮云。就算地面上停着看看也舒服,线条优雅。零式战机的驾驶舱是全封闭的,引擎马力更强,起落架也是可伸缩的。九六式只配置两挺轻机枪,而零式不单配有两挺机枪,还配置两门20毫米口径的火炮。

  零式的速度与航程都比九六式的几乎大一倍,真正是梦幻一代的战斗机型。零式操纵起来也很灵巧,是所有我飞过的战机中最好的,随便哪个按钮,轻轻地按一下就有反应。有了零式战机,大家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我们接到任务,驾驶零式战机去法属印度支那转转,做做实战测试。我们的陆军此时已经占领了那里的主要城市,我们去进行空中支援掩护地面进攻。这个航程是先直飞一千二三百公里去海南岛。这样的直飞距离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尤其是此航线是跨海飞行,途中毫无陆地应急起降点的。我们大家以前都是飞短途飞惯的,对这种不中途起降,大距离直飞的方式纷纷表示情绪稳定,翘首以待。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