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士人耕着耕着,耕出一把剑来,我估计这个士人不是用牛耕地,因为士人大部分不会扶犁,估计是掘地,掘着掘着掘出一把剑来。”
“求您了,能不能不阐发啊。”刘冶性急道。
“你听完要干什么去啊。”老爷子白了刘冶一眼,继续说下去:
“这个士人把剑拿到家里,磨了一下,到市场上买,遇到一个胡人,就是深目高鼻那种。胡人比较傻,不会买东西,给他一两银子。这个士人摇头不买。但凡我们买东西,都是先让卖主开价,然后再往下杀价。胡人跟我们不一样,先开价。见士人不买,又加了一两。士人心里开始嘀咕,不知道这把剑能卖多少,心想就让胡人先上个价吧。就一直摇头,一直加到一百两。这时士人心想,挖到宝贝了,也不知能值多少钱,就不打算卖了。拿着剑就回家了。
刘冶听得入了神,不再插话,老爷子喝了一口水,继续讲道:
“这个士人不卖了,拿着剑回家了,谁知胡人锲而不舍,缠着要买。就跟着士人回家。士人被缠不过,就出价一千两,想吓退这个胡人,没想到胡人竟然一口答应了。士人那个后悔呀,但事已至此,不能反悔。只好卖给胡人了,结果胡人没带那么多银子,说好明日来取,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老爷子说到这里,又开始卖关子,伸手去端茶碗,茶没了。刘冶赶忙把茶添上,问老爷子道:
“后来呢?”
老爷子喝了口水接着讲道:
“话说这天夜里,明月团团,凉风习习。士人凭空得了这么一大笔财富,简直是要发疯,就让妻子炒了两个菜,弄了一壶酒来。喝到兴起,让老婆把剑拿出来赏剑。士人笑道:‘没想到这把剑如此值钱’。刚好院中有个捣衣石。士人以剑拟石,虚指了一下,只听砉然一声,捣衣石竟然一分为二。”
刘冶听到此处,不禁乍舌:
“剑气裂石,也太传奇了吧,别说一千两银子,就是一万两黄金,也没地方买去。”
老爷子说道:“别急,还没说完。”
“第二天,那个胡人载了一车银子来取货,交易前先验验货。士人赶忙将剑拿出。胡人看了一下,大惊失色道:“剑光已尽,怎么会是这样。”便不再买士人的剑了。士人缠着他非要说个明白。胡人道:“此剑名破山剑,只能用一次。我买它是想等有机会破山取宝。现在光芒已尽,估计是用过一次了。”士人悔恨不已道:“昨夜曾经破了一块捣衣石。”
刘冶听到此处,以为故事已经说完。说道:
“还有这等奇事。那个士人真是亏大了。”
“故事还没完呢。”老爷子说道
“那个士人虽然悔恨,但世上哪有卖后悔药的。只得说:事已至此,你随便给点吧。那个胡人就给了士人十两银子,买了那把破山剑。有一天,我出门闲逛,遇到一个高鼻深目的胡人,在集市上卖剑。我们干这行的,哪有不过去看看的道理。就去跟胡人攀谈了起来,那个胡人就告诉了我这个故事。胡人的本意是想让破山剑重生光芒。结果一直也没有找到方法。后来就以五两银子的价钱卖给我了。”
说至此处,老爷子不禁哈哈大笑,仿佛捡到了一个天大的便宜。说罢,老爷子站起来,从里屋取出一把剑来,那剑用两片竹子夹着,也没有鞘。刘冶接过来一看,黑黢黢的,仿佛一块废铁,不禁叹道:
“又一个落难的英雄!”
日期:2012-02-24 20:12:59
风水宝地 一
刘冶在家闲住了一个多月,就听从太公的吩咐,到乡下的田庄去了。
田庄离县治有五十多里路,在一个不知名的小山脚下。田庄是一个两进的大院子,前院是个大杂院,住着几户人家,都是刘冶的佃户。这些佃户种着周围的上百亩地,包括那座小山。后院有几间房屋,以备东家不时来住。刘冶家的冶炉就安在后院。
佃户们看到东家到来,自然是小心伺候,打扫干净了两间房,刘冶就住了进去,平时的饮食就由一家佃户做好了送进去。到时候刘冶和他算账。
闲话少述,刘冶在这里住了两年,过个十天半月回城一次。这两年间,刘冶深思熟虑,融会贯通了祖传的本领,炼出两把百炼剑来。剑成的那天,老太公也从城里赶来。为儿子助兴。
这两把剑是用精铁锻制而成。铁中有钢,就如面中有筋,洗面筋用水,而炼钢用火。手段不同,目的则一。就是去芜存菁。这精铁烧一火,锻一次。用秤称一下则轻一分。炼到一百余火后,再锻而重量不减,这就是所谓的“百炼钢”了。把百炼钢锻成剑,利能削金,柔可绕指。端得是巧夺天工,鬼愁神忌。
刘冶将剑开了刃,先把一把剑递给太公,太公先看了一下品相道:
“这把剑深如夜色,芒如微萤,如在夜里看剑,剑内定有星斗,不如叫“沉星”剑吧。”说罢,吹了一下,那剑嗡嗡作响。又说道:“可惜,太柔了点。”
刘冶把另外一把剑递了过去。太公接过品了一番道:
“这把剑青如秋水,成色比“沉星”略微不足。”说罢,又朝那把剑吹了一下。剑身发出丝丝的声音。太公喜道:
“这把剑成色虽然微欠,但声如蛇鸣。刚柔适中。与“沉星”相比,正如春花秋月,各擅胜场。不如就叫做“青蛇”吧。”
刘冶听到这里不禁笑道:“朱诚兄弟给剑起名叫“春草”,正所谓生机初萌,连绵不绝。而老爷子给剑起名叫“沉星”还则罢了,竟然起名叫“青蛇”。让人一听,觉得毛骨悚然。我今天才知道人与人之间境界有别。”
太公哈哈大笑道:“朱诚聪明绝顶,懂得致中和的道理。锋芒太盛,所以才起名叫“春草”。这两把剑剑气不足,所以才叫了个令人心寒的名字。”
“我近来才发现,一个事物都会有两种说法,老爷子是哪一种说法能自圆其说,就用哪一种,这样,万物皆能为我所用。就算诡辩如公孙龙,在老爷字面前也会瞠目结舌了。”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你炼了两年剑最大的收获,不在于剑,而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这个道理再深一步,就是致中和了。”老爷子哈哈大笑。
刘冶似懂非懂,也不假思索,见老爷子高兴他就满意了,当下叫佃户取十几文钱来,要给老爷子试剑。
老爷子道:“要试剑吗?十几文是不够的,起码要二十几文。”
刘冶问道:“没试你怎么知道不够。”
“这就是境界有别,你需要试过了才知道,我是看一下就知道了。”
刘冶欲待较真,想想结果不是老爷子错,就是他错。反而让佃户们看了热闹。就说道:
“这剑我不试了,结果出来,不是损了老爷子的声望,就是伤了我的面皮,归根结底,还是我丢人。”
“不错,这就是境界,行到尽处,要留一步,才能转圜。”老太公满意答道。停了一会儿,老太公又说:
“我们老刘家到今天,家法手艺,才算是有了传人!”
这句话算是对刘冶最好定论了,刘冶听了,心中欢喜自不待言。
老太公看到儿子艺业有成,兴致极好,把佃户们全部叫齐,按人头,不分老幼,每人赏了两斤酒,一斤肉。直吃到夜阑更深。就在田庄里宿了。
日期:2012-02-25 10:02:14
风水宝地 二
第二天,老爷子用过早饭,佃户们用肩舆抬了老爷子,刘冶陪着,在他们家的田地里转转。这时正是中秋天气,天高气爽,早稻登场的时节。老爷子边走边看,问一些今年是否风调雨顺,秋粮登未的稼樯农话。
中午时分,太公来到了那座小山下。正好也到了田庄附近,太公让佃户们回家去了,由刘冶搀扶着登山。那小山也不是很高,不大一会儿,就到了山顶。爷俩在山上看了一会儿。太公说道:
“你看此地风水如何。”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