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挑灯看红颜——闲话中国历史文化女性群相》
第24节

作者: 文子尾巴
收藏本书TXT下载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明,扶杖乃能行……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遣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衰,丐超余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永无劳远之虑,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超有书与妾生诀,恐不复相见。妾诚伤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野,诚可哀怜……

  给皇帝提要求绝对不容易,必须有理有据,还要他听得入耳看得入眼才行。班昭先大书特书班超的功劳,然后又细细地写他现在怎么年老、怎么可怜,再说让他归国于公于私各有何益,最后再给他戴上“周文王”、“田子方”的高帽子,情也求了,马屁也拍了,利害也说了,你说他准还是不准?
  结果是,“书奏,帝感其言,乃征超还。”可惜班超回国不过一个来月便病逝。幸而死在故国,但不幸戎马一生,却未享受到晚年清福。
日期:2012-03-31 21:25:02

  班昭是个多面手,除了写史、上书,还著有赋,颂,铭,诔,哀辞,书论,反正当时有的文体基本上她都写过了。不过她最牛的事还不止于此。
  班超死后不久,汉和帝刘肇也被阎王爷勾了,留下个百来天小孩当皇帝的局面。于是像以后多次出现的一样,邓太后临朝听政,代理皇帝治国。一个女流是没有治国必备的知识和经验的,她又不可能去向男人们请教,你说她该怎么办?
  哦,对了,不是有个曹大家常来给大家上历史课么?曹老师脑子里治国的经验可多啦!于是,班昭戏剧性地成为汉帝国重要的决策参谋。

  朝里有人好做官,有这么硬的后台,班昭的儿子曹成官运亨通,被封关内候,后来官至齐相。几乎同时,班昭的才学再一次得到有力证明。当时《汉书》出来不久,“多未通者”,有个后来也很有名的文学家马融,竟“伏于阁下,从昭受读”。
  至于参政议政工作,班昭也做得绝不含糊。小事不说,只说一件载入汉书的大事:邓太后的哥哥大将军邓骘因为母亲去逝,上书请求回家守孝,邓太后犹豫不绝,便向班昭请教。班昭上疏说:
  伏惟皇太后陛下,躬盛德之美,隆唐、虞之政……妾昭得以愚朽,身当盛明,敢不披露肝胆,以效万一!妾闻……推让之诚,其致远矣。今四舅深执忠孝,引身自退,而以方垂未静,拒而不许;如后有毫毛加于今日,诚恐推让之名不可再得。
  仔细看最后一句,说的是,邓老将军现在是秉着“忠孝”的美名,功成身退,你如果老抓住他不放,以后有“毫毛”的祸端,那可就啥都捞不着了!反正是利害关系加迷魂汤,你自己能怎么决策?于是,“太后从而许之”。
  除了老公早死,班昭一生是很风光的,就连死,也比班婕妤风光太多。《后汉书》记载,“昭年七十余卒,皇太后素服举哀,使者监护丧事。”
  让“主持工作”的皇太后为她素服举哀,她这面子可真大的狠了。
  要赞美一个人,最多也就说把他给捧上天去。在望远镜发明后,人类视力到达了金星表面,金星表面有个陨石坑,被命名为“班昭”陨石坑——不用再捧,她已经定格到天上啦!
日期:2012-03-31 22:00:26

  这么多好事都被她占尽了,真有点过意不去。接下来,我将亲手把她拉回凡间。
  除了文才,班昭与班婕妤还有点相似之处,那就是板起面孔,大煞风景。班婕妤板起面孔,只是教训刘骜小子,班昭板起面孔,却要教训天下女人。
  话说在长时间寡居的日子里,班昭女士常常思考女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并把它条分缕析地写了下来,叫做《七诫》,并在自己女儿身上作试用教材。(不得不让人联想到天主教的《十诫》)

日期:2012-03-31 22:02:05

  这个东西在《后汉书?列女传》中占了很大篇幅,对后世女性影响深远。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七个诫:(原文太长,只叙大概)
  一、卑弱。男尊女卑生而注定,因此女人要谦让、要勤劳、要自守。
  二、夫妇。“夫不御妇,则威仪废缺;妇不事夫,则义理堕阙。”所谓夫唱妇随,丈夫就是妇女的管理者。
  三、敬慎。“敬顺之道,妇人之大礼也。”女人就应该敬重男人,玩笑都不能乱开,否则……经过一系列推断,最后就会有“侮夫之心”。
  四、妇行。好了,还记得三从四德吗?所谓“四德”, 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原来就是班昭女士在此文发明滴!

  五、专心。女人对男人要专一,“夫有再娶之义,妇无二适之文”。老公可以再娶,可老公死了,女人却绝对不能再嫁。(知道她为啥要守寡一辈子了)
  六、曲从。公婆的话永远都是对的,“勿得违戾是非,争分曲直”,即使有理,也不可以去争辩。
  七、和叔妹。要赢得公婆的心,就要先与叔妹和睦,最好的办法就是“谦”和“顺”。
日期:2012-03-31 22:03:27

  说心里话,八戒也绝对要比这《七诫》可爱得多。真不知道班昭守一辈子寡,怎么琢磨出这些东西来的。两千多年来,这篇《七诫》把中国女性害得可谓不浅,其影响直到今天还在隐隐发挥作用!

  个人认为,坐在教室里那么多年,最有用还是老师教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我其实愿意把每个女性当成灵魂完整的个体来看待,但班昭,我却只能一分为二,对她的才学、她的成就不得不佩服。但我有句话如鲠在喉,不对她吐真的不快,那就是——
  女人何苦为难女人!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