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29 13:00:47
(二)
第二支军队主要为步兵和水兵,火炮数量极多,属王之仁、苏观生、郑鸿逵三部,杨铭化亲自指挥。杨铭化趁清军主力西进之后,率领四万兵力乘船从萧山以东横渡钱塘江,直抵杭州城唯一的南门凤山门下,并立即展开攻城。明军亮出了携带的秘密武器虎墩炮,这种炮炮身短小而轻便,易于携带,但威力较小,并不适合攻城,但杨铭化用虎墩炮只是起到助长声势的效果,从而迷惑敌人,而并不是真正用来攻城的。
明军的突然出现让张存仁猝不及防,随着数千枚炮弹在城头爆炸,整个杭州城便混乱了。清军无法估计出明军的数量,只以为明军全部主力已到。但不管怎样,张存仁当汉奸倒当出来了骨气,他当即调出仅剩的军队,集结到凤山门,抵御明军的进攻。
但清军等来的只有明军的炮弹,却不见明军攻上城头。这是杨铭化的计策,他用火炮的声势吸引清军的注意力,暗中调拨两万兵力,偷袭城东南之候潮门望江门、城东之清泰门庆春门、城东北艮山门、城北武林门。
镇守其它城门的不过是少量的伪军,他们看到了数万明军从天而降恐慌中忘记了该如何抵抗,实际上也无力抵抗。当天晚上,明军就攻破各门,迅速占领杭州北城,并向南城进发,从背后攻打凤山门的清军。
于是,当杨铭化看到城头的清军突然陷入混乱时,便知道派出的“增援”部队已经从城内到达北门了。于是,炮火停止,大刀横握,云梯架出,攻城就此开始。
杨铭化原本期望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战斗,然后接收杭州城,但结果他失望了。城内的清军像打了鸡血似的,个个意气奋发,红着眼睛来与明军进行白刃战。战斗是惨烈的,清军的满兵以一当十,竟然能抵抗住从内外两边夹击并且十倍于之的明军。到二十日清晨,虽然明军占领凤山门,却没能全歼清军,张存仁带领残兵一千五百余人因为无力突围,干脆撤退到城内吴山,凭借高地死守。
这场精心策划的战役计划,竟然因为清军强大的战斗力而遭遇了不小的损失。此战,明军伤亡一千余人,清军伤亡数百人。
清军后方丧失城池,前线也不好过。清军主力到达午潮山北麓的李家坞一带,与正在东进的明军主力遭遇,一场大战就此展开。
日期:2012-03-29 19:03:18
(三)
清军摆开了一贯的阵势,以骑兵为先锋,分为两支,分别进攻明军的两翼。这样的阵势早已为明军所熟悉,当然不是在战场上熟悉,而是在杨铭化分派到新兵各营旗的老兵给新兵教授的知识。明军随即摆开了应对的阵势,主力迅速汇集到两翼。
清军过来了,于是,明军用弓弩和炮弹来迎接他们。事实证明了杨铭化的功夫没有白费,弓弩兵展现了他们两个月训练的良好成果,万箭齐发,清军人马纷纷中箭,尚未能对明军两翼展开冲击,他们已经损失了不少人马,并且原本进攻的阵势由此而陷入了混乱。
赵应元见机当即下令,所部的两万精锐骑兵以及其他各部抽调出来的骑兵纷纷跨上马刀、狼牙棒,做好冲锋反击的准备。阵前的弓弩兵纷纷撤离到阵后,骑兵开始了反击。于是,原本是清军对明军的冲击转而变成了明军对清军的冲击,清军先前遭受了万箭齐发的痛苦,阵形已经完全混乱,再遭受到明军骑兵的一番冲击,最后的结果可以用溃不成军来形容。
骑兵进行了一番冲击之后,该交由步兵打扫战场了。但还没等明军的步兵投入战斗,清军的伪军部队就率先逃之夭夭了,和托、朱马喇见张杰、王定国撤离战场,自知败局无法挽回,于是重新集结队伍,往杭州方向撤离。清军尚且不知道杭州已经被明军占领,上前叫门,迎接他们的只有箭矢弹炮。
这下可慌了神了,清军以为杭州城已完全被明军占领,慌乱之下不知该如何是好。和托率部正准备败撤湖州时,却得到城内张存仁传来的消息,才知道清军仍然还有残部固守在城内的吴山。
冷静下来的和托,率军盘踞南屏山高地,趁赵应元率领的明军尚未抵达,准备与城内的清军里应外合,重新占领杭州,即便占领不了杭州,也能救出被困清军,那时再撤退也不迟。二十日晚,战斗开始打响,清军集中攻打清波门,和托的部属进行了疯狂的攻城,不断地架云梯,不断地撞城门,不断地抛射弓箭,甚至砸墙砖,刨地道,能用上的都用上了。但明军的战斗力也不差,战斗一直打到次日凌晨,城外的清军没有占到丝毫便宜。清军架设云梯,明军使用猛火油柜,将云梯点燃,清军抛射箭矢,明军也用箭矢来回赠,清军挖地道,明军就引水灌入地道,清军砸墙砖,明军就用无数的转头、石头抛下来阻止。
清波门仅仅四千明军,就挡住了万余彪悍的清军的进攻。而在城内,张存仁也不好过。原本打算趁明军转移兵力防守四城十门时,集中兵力突围,但有杨铭化在,这个命题是不成立的,因为杨铭化将送给张存仁一个礼物,这个礼物的名字叫做地雷。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