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2-03-22 19:14:34
齐悼惠王世家
(118)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由于刘肥的母亲曹氏没有名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刘肥是个私生子,所以他没有能够继承刘邦的帝位。不过刘邦对这个儿子还是很信任的,所以他称帝后不久就封刘肥为齐王,从此齐国大片的领土与大量的人口都归到了刘肥的掌握之中。
汉惠帝二年刘肥入朝参拜,汉惠帝心里很高兴,在宴会上便按照家人的礼节让大哥刘肥坐了首位,而自己坐了配位。吕后一看刘肥失了君臣之礼,心里非常生气,就借机要杀掉刘肥,刘肥感觉不对就借故提前退席了。刘肥回到宾馆后采纳了下属的意见,将城阳郡这老大一块地盘送给了吕后的女儿鲁元公主并认鲁元公主为干妈,吕后一高兴,一抬手,刘肥得以安全返回齐国。毕竟小的过失是可以用物质来弥补的。
刘肥这一趟长安之行,丢了一个郡,认了一个娘,他心中的郁闷可想而知,几年以后他就在郁闷中过早的去世了,儿子刘襄继位。刘襄的弟弟刘章、刘兴居都被吕后封了侯并留在了长安,其中刘章还成了吕后的兄弟吕禄的女婿。
刘章这一年刚刚二十岁,年轻气盛、血气方刚,他对吕氏专权非常不满。一天吕后大宴群臣,在宴会上吕后让刘章做监酒官,刘章说:“我是将门出身,请允许我用军法的形式监酒。”吕后同意了这一要求。过了一阵子有一个吕姓子弟不胜酒力,站起来想要走,刘章二话不说,上去一刀就将这人砍死了,然后他向吕后汇报说有一个人临阵脱逃,现在已经被处决。
吕后刚才已经允许了刘章以军法监酒,现在也不好再说什么,再加上刘章是吕禄的女婿,得给兄弟留点面子,所以吕后最终没有怪罪刘章。这件事以后吕家子弟见到刘章就躲得远远的,而朝中大臣又看到了刘氏复兴的希望,所以他们纷纷加强了与刘章之间的联系。
吕后死后,刘章、刘襄兄弟在平定诸吕的过程中都立了不小的功,朝中大臣本来想迎立齐王刘襄为皇帝,但琅琊王刘泽与刘襄曾经有旧怨,他借故说:“齐王刘襄的母亲一家为人大都凶狠残忍,吕氏作为外戚差点乱了天下,如果迎立了刘襄,很可能会出现第二个吕氏。代王刘恒的母亲薄氏,为人温良谦让,刘恒又是现在高祖儿子中最大的,应该迎立他。”
大臣们经过反复权衡后最终接受了琅琊王刘泽的意见,迎立代王刘恒为天子,这就是汉文帝。汉文帝即位没多久他就将齐国拆散分封给了刘肥的好几个儿子,这其中当然包括刘章和刘兴居。这样明面上看是尊崇刘肥,让他的好几个儿子一起当王,实际上是对齐国分而治之,弱化齐国威胁的一种策略,这可以算是后来推恩令的雏形了。
在“七国之乱”中刘肥的好几个儿子由于在政治立场上站错了队,战乱被评定后他们纷纷丢了王位,齐国勉强保住了王位,但到齐厉王的时候又出事了。齐厉王也是个乱伦高手,后来由于利益纷争被人告发,齐厉王在恐惧之中自杀,齐国被废除,汉朝中央政府开始派人对齐地进行直接管辖,至此刘肥及其子孙的辉煌已经成为过去。
日期:2012-03-23 19:11:38
萧相国世家
(119)
萧何和刘邦是老乡,也是沛县人,他熟悉法律、办事干练,是沛县县令的得力助手。刘邦还是个老百姓的时候就经常犯事,萧何利用职务之便经常维护刘邦,使刘邦免除了不少的处罚。刘邦曾被派到咸阳出差,同事们都送三百钱的辛苦费给刘邦,只有萧何送五百钱。萧何心里明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平时就要注意发展与维护。
由于萧何能力很强、工作出色,所以上司想要提拔他到别的地方去做官,但萧何是个比较保守的人,他的狐朋狗友、社会关系、老婆孩子、动产不动产全都在沛县,他实在是放不下这一切,也不想再花太多的精力与时间去适应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于是他婉言谢绝了上司的好意。
后来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刘邦趁势率军攻入咸阳,这时的萧何已经是刘邦的丞相了。在咸阳当将领们都争着到各大府库去抢金银财帛的时候,只有萧何在第一时间来到秦国的国家图书馆,将重要的档案全部保存、收藏起来。在后来的楚汉战争中刘邦能够对天下各地的形势了如指掌,全靠萧何保留的这些重要档案,萧何虽然没有去抢夺金银财帛,但他却抢到了刘邦的心,这才是高人呀。
在楚汉战争中萧何成了刘邦的大总管,刘邦在前线打仗,经常会闹钱荒、粮荒、人荒,萧何在后方则尽力搜刮,以补充刘邦的兵马钱粮。刘邦因此而得以与项羽长期周旋。为了解除刘邦的疑心,萧何还将自己的十几名至亲送到刘邦军中做人质,刘邦因此对萧何越来越放心了。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