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清史——康熙篇》
第32节

作者: 大话清史111
收藏本书TXT下载
  王辅臣凭借天生神力,作战骁勇善战,很快就在军中小有名气,但他好赌的毛病一点没变,天天聚众赌博,有时候一个晚上可输600两。那时候的农民军还没进北京,军法相当严明,聚众赌博可是死罪。王辅臣的姐夫怕他连累自己,开始好言相劝,见劝解无效就起了杀心。
  有一次王辅臣赌博回来,刚进军营就被姐夫骂。王辅臣可能也是刚输钱,心情不好,索性就与姐夫对骂。一来二去把姐夫骂急了,姐夫抄起刀就冲向王辅臣。
  王辅臣见姐夫敢拿刀砍自己,一时大怒,仗着自己一身武艺,抢了姐夫的刀,反过来把姐夫砍死。看着死不瞑目的姐夫,王辅臣害怕了,一个人偷偷的溜出了军营,开始漫无目的的流浪。

  就这样,饥寒交迫的王辅臣逃到了山西,正赶上大同总兵招人,王辅臣就投了明军。当时的王辅臣很高兴,自己至少衣食无忧,结果好运气接踵而来。
  大同总兵手下的一个将军的亲戚王进朝,一生无子,为了自己的家产有人继承,就访求义子,经别人介绍,就相中了王辅臣。王辅臣杀了自己的亲戚,已经成为李家逆子,现在就如同丧家之犬,一听有这好事,立刻跪倒:“义父在上,请受干儿一拜。”
  从此王辅臣改姓王,他的义父王进朝可能是河南人,以后的岁月里王辅臣为了表示自己的“孝心”,天天嚷嚷自己是河南人。所以历史才有了王辅臣出生山西,河南这两种说法。
  马鹞子
  有了这层亲戚关系,王辅臣再也不用当小兵,他在大同当上了一员偏将,人们都称他为“马鹞子”。
  鹞子,不是说他逛窑子厉害,鹞子是鹰的一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这里用“马鹞子”比喻他“善骑射,马上如飞,勇冠三军,所向不可挡”。

  后来清朝入关,开始收复天下,攻击大同时,骁勇善战的八旗部队都被“马鹞子”打怕了,只要看见王辅臣出战,绝对不敢进攻。王辅臣就利用这点,找了两个偏将,叫他们穿上自己的盔甲,拿上自己的兵器,骑上自己的战马轮番出阵。清军不知道哪个是真的王辅臣,不敢轻举妄动,多次延误战机。
  人只要遇到问题不能解决,就会层层上报,最后报到了摄政王多尔衮那里,多尔衮看完后大怒:“一个人就给你们打成这样,你们这群熊包”。骂完后,多尔衮请自己的哥哥英亲王阿济格出马。
  阿济格也是满洲名将,这次与王辅臣对战,就如同马超对张飞,棋逢对手,不分伯仲。可惜明军除了王辅臣,其他人都不能打。清军除了阿济格,其他人都能打。战斗的过程成了王辅臣被围殴。
  围殴还能打赢的只有超人,王辅臣虽然很猛,可毕竟不是超人,最后的结果是,王辅臣战败被俘,大同也随即沦陷,清军顺势收复山西全境。
  王辅臣虽然战败,但他没有死,阿济格喜欢他的才干,将他收为身边侍卫,还把他编入了汉军正白旗。后来阿济格获罪被囚,王辅臣受到牵连,被罚去内务府当奴役。顺治亲政后,爱惜他的才干,从新任命他为御前一等侍卫,委以重任。王辅臣摇身一变,成了顺治身前的红人。

  顺治十年(1653年),顺治命令洪承畴出征西南,并叫王辅臣随军出征,当洪承畴的贴身侍卫。王辅臣之前只是听说过洪承畴,没想到自己能服侍这位传说级的人物,激动地不行,对洪承畴毕恭毕敬。
  每次行军,他必须亲自给洪承畴牵马。遇到险阻下马行走时,他必须背洪承畴,洪承畴不吃饭他不吃饭,洪承畴不穿衣他不穿衣,洪承畴不睡觉他不睡觉,洪承畴不上厕所他……。反正就是洪承畴到哪他就跟到哪,寸步不离左右。洪承畴十分感动,就私下里传授了他很多兵法和心得,叫王辅臣受益匪浅。
  云南平定了以后,朝廷命吴三桂镇守云南,洪承畴回京,王辅臣就隶属了吴三桂。吴三桂久闻“马鹞子”的威名,对他有如自己的儿子,天天御赐珍贵宝物,好的叫其他人看着都流口水。
  王辅臣为了感谢吴三桂,如同侍奉洪承畴一样侍奉他,竭诚竭忠。更难得的是,王辅臣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吴三桂的红人,为人相当低调,跟周围同事都能打成一片,在群众中口碑也不错,是大家公认的老好人。
  老好人也是有脾气的

  康熙四年(1665)年,吴三桂发兵讨伐云南土司,王辅臣也奉命出征。行军途中的某一天,大家来到总兵“马一棍”的军营吃饭。
  “马一棍”,历史没有记载真名,只知道这人性情火爆,部下只要犯了错误,不论大错小错,一律拿大木棍打。他就打一棍,一棍就能把人打死,一点不拖泥带水,绝对一击致命,故称他为“马一棍。”
  本来今天的吃饭和往常一样,大家在一起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在瞎侃侃吹吹牛,自己今天砍了多少脑袋,气氛非常的和谐。
  可当王辅臣端起饭碗,正要吃米饭的时候,不和谐的因素出现了。王辅臣的碗里,雪白的米饭当中,居然夹杂着一只死苍蝇!
  王辅臣是一个老好人,心里虽然相当恶心,就是不声张,心想:“这肯定是厨子做饭注意力不集中,才叫苍蝇有机可乘。如果现在自己说出来,马一棍盛怒之下,一定一棍子干掉那个厨子。为了一只苍蝇死一条人命,太不值了。”
  想到这里,王辅臣就想趁人不注意,悄悄地把苍蝇挑出来,让这事不了了之。没想到旁边一个姓王的军官眼睛好使,看见白米饭上有一个小黑点,再仔细一看是苍蝇,立马大喊道:“饭里有苍蝇,王将军饭里有苍蝇。”

  马一棍一听,脸色立马难看,自己请客怎么能出现这种事,大吼道:“来人,把……”
  王辅臣眼看那个厨子要没命,只好尽力遮掩:“战场上两军相搏,血肉模糊,什么恶心的没见过,各种器官,肠子,脑浆,那个不比苍蝇恶心。咱们这些明天不知生死的人,有饭吃就行了,还挑什么食,不要为了一只苍蝇伤及无辜。”
  此言一出,大家全部用异样的眼神看着他,饭里有苍蝇你都不恶心,还说什么不挑食,大哥你属青蛙的?
  短暂片刻后,马一棍说话了:“饭菜有苍蝇是我厨师的错,既然王将军不挑食,麻烦你吃下这碗饭,要不我现在杀了厨子给您谢罪。”
  完了,事情僵上了,不吃饭厨师就没命,吃的话自己太恶心。王辅臣就是一个老好人,为了一条人命,端起饭碗闭上眼睛,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苍蝇吃下去了。
  大家全惊了,谁都没想到王辅臣能真的吃苍蝇,全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不说还好,就怕是那种嘴欠的人接下茬。
  吴三桂的侄子吴应麒就是一个嘴欠的人,虽然他作战勇敢,但他说话从来不经过大脑。他在一旁插话道:“早知道和你赌吃屎了,你也一定能把屎吃了的。”
  完了,本来说吃苍蝇就是一句玩笑话,可惜吴应麒不分场合,不分场合,又说了一句胡话,将尴尬的气氛升级到“火爆”。
  王辅臣刚刚吞食苍蝇,心里已经一百个不乐意,又听到吴应麒这么讽刺自己,顿时火冒三丈,彻底爆发。
  王辅臣歇斯底里的大吼道:“吴应麒,你别以为你是吴三桂的侄子就可以侮辱我,别人怕您们姓吴的,我可不怕,老子今天就要挖你们姓吴的双眼,吃你们的心肝,喝你们的脑髓,先来口热乎的。”说完猛击桌案。只听“咔嚓”一声,桌子四条腿立刻折断,把大家吓了一跳。
  吴应麒一看王辅臣真急了,好汉不吃眼前亏,掉头就跑。诸将连忙抱住王辅臣,好言相劝:“兄弟你喝高了,这是云南,不是浣熊市,别胡说八道,得什么说什么。”
  下属吵架,说的全是气话,再加上喝了一些酒,当事人也没追究。第二天王辅臣酒醒后,主动找吴应麒交心,双方冰释前嫌,言归于好,这事就过去了。
  可惜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知是谁把这件事传到了吴三桂那里,当然也少不了添油加醋,恶言恶语。
  吴三桂听了以后很不高兴。我爱惜王辅臣如珍宝,比我亲儿子还亲,他却在公开场合说吃我脑浆,太叫我寒心了。就派人告诉王辅臣,以后不要再说这样的话。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