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士的江湖:三国著名谋士演义》
第16节

作者: 青梅幽兰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2-18 23:02:34

  7. 荀彧在官渡之战中的作用
  官渡之战是曹操以少胜多的一次传奇战役。荀彧作为留守后方的谋士,没有阵前出谋划策,但在战争开始之初和战争快要结束之时,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首先是在战事之初,言袁绍不可怕,给曹操必胜信心;第二是在战争快结束时,劝曹操坚守以待时机之变。
  建安四年(199),此时,袁绍击灭幽州公孙瓒,拥有冀(今河北临漳西南)、青(今山东淄博)、并(今太原西南)、幽(今北京城西南)四州之地,成为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六月,袁绍统带精兵30万,企图南下进攻许昌。
  为了使兴兵名正言顺, 袁绍还让书记官陈琳起草檄文。陈琳在灵帝时已经是资深主簿了,董卓之乱后避乱到袁绍处。陈琳一挥而就,洋洋洒洒近千言,历数曹操罪责,简直就是涉嫌人身攻击,辱骂与恐吓并存。
  我们可以摘录部分檄文内容来看看:“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立非常之功。……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僄狡锋侠,好乱乐祸。……历观载书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参见《演义》,p150-152)
  话说陈琳的战斗檄文传到许都的时候,曹操正患头痛病。曹操看完檄文,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觉头风顿愈。

  见过会骂人的,没见过这么会骂人的。
  于是,曹操就请大家商议对策。
日期:2012-02-18 23:20:50

  我们耳熟能详的孔融先生,忧心忡忡,认为袁绍势大,不可与战,还是讲和靠谱。他只看到了袁绍部队的强大。
  孔融说:袁绍地广兵强;他手下如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等都是智谋之士;田丰、沮授都是忠心耿耿而又智谋超人的高人;而颜良、文丑都是当世之顶尖高手,永贯三军;其余像高览、张颌、淳于琼等都是世之名将。这仗还怎么打?

  大家默然。曹操的眼睛看向荀彧。
  如今,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他荀彧现在怎么能做呢?为了鼓舞士气,也要适当看到对手的缺点。他知道,曹操现在需要的就是信心。
  于是,荀彧说话了。
  他说,是啊,袁绍是很强大,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袁绍的不强大。
  袁绍虽兵多,但法令不严;许攸、郭图、审配、逢纪、田丰、沮授这些人是很厉害,可是,田丰性格刚直而喜欢言语犯上,许攸贪婪而不检束,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智,审配专而无谋,逢纪过而无用。)
  这几个人,谁看谁都不顺眼,把他们放在一起,所起的作用不是建设性的,而是破坏性的。时间一长,袁氏集团必生内变。
  颜良、文丑只是匹夫之勇,一战可擒。其余皆碌碌之辈,怕他干什么!

  听荀彧如此一说,曹操不由得心花怒放。还是荀彧有见识啊。他曹操无疑是个强者,可是再强大的人也需要身边的人给予支持和肯定。荀彧对对手的轻蔑也无形中赋予曹操莫大的勇气和豪迈。
日期:2012-02-18 23:39:16

  于是曹操决定出兵。兵分两路,一路由前军刘岱、后军王忠引军五万,去徐州攻刘备;另一路由曹操自引大军,进军黎阳,阻拒袁绍。
  果然被荀彧言中。袁绍集团内讧了。
  许攸看不惯审配领兵,沮授又恨袁绍不用他的计谋……,所以各不相合,不图进取。当领导的若没有主心骨,手下能人众多和没有能人几乎是一个样。

  从八月到十月,袁绍手下众人只干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勾心斗角。
  这仗打得实在无趣,竟然没有打起来。于是曹操让曹仁总督大军于官渡,自己竟然于这年冬天回许都过冬去了。
  在此空隙,曹操东征徐州刘备,袁绍竟然没有偷袭许昌,坐失良机。(下见田丰、沮授节)
  期间曹操受降了张绣。同样想招降刘表,没有成功,于是想兴兵问罪。 荀彧认为时机还没到。说:袁绍未平,刘备未灭,而您想兴兵刘表,无异于舍心腹而顾手足。可先灭袁绍,后灭刘备,江汉到时就可以一扫而平了。
  曹操认为很正确,按照荀彧规划的方向进行战事准备。

日期:2012-02-18 23:46:27

  劝曹操坚守以待敌之变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已经打了很多次大仗,曹操保守官渡,袁绍展开围攻。曹操军粮即将耗尽,给荀彧写信,与他商量是否可以退兵。
  荀彧接到信后,认真反复地思考现在的形势,和以往的历史情境进行对比。荀彧喜欢读史,他认为当前的决策总是可以从历史上找到成功的事例来进行借鉴。他总是善于对比分析,将现在的情形和历史的情形进行比较,从而形成正确的分析。而在劝诫人时,摆史实,讲道理,也最能为人所信服,也容易被人所接受。这已经形成了荀彧思考和建言的模式。他的做法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通过认真思考和对比,荀彧回信说:“眼下军粮虽少,但还比不上楚、汉在荥阳、成皋之间那样的情况。当时刘邦、项羽二人彼此都不肯先退,因为先退的一方必定在形势上会处于被动地位。您仅以敌方十分之一的兵力,划地而守,扼住敌人的咽喉使其不能前进,已经半年了。敌人的情形已经明了,其锐气也已经枯竭,局面必将有所变化,这正是奇谋奇策大有用武之地的时候,不可失去机会啊。”(见《荀彧传》)

  看过信后,曹操就采纳了荀彧的建议,继续坚守,等待时机。
  不久,许攸家人犯法入狱,许攸怒而投奔曹操,献计偷袭乌巢。曹操遂以奇兵袭乌巢,斩淳于琼等人,歼灭袁军7万余人,袁绍仅带800骑兵渡河北逃,从此一蹶不振。
  在官渡之战一役中,曹操以少胜多,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荀彧在此战中也功不可没。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