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细亚孤独——一个东方帝国的最后岁月》
第28节

作者: 关河五十州
收藏本书TXT下载
日期:2012-02-18 09:04:07

  作为皇室成员,新任扬威将军奕经比奕山更为显贵,他是雍正帝的四世孙。到雍正立嗣时,皇子们之间的权力争夺已不像康熙时那么激烈了,一方面是前面的骨肉相残,把后面的人都给吓得不行,另一方面则是雍正设计了“秘密立储”制度,都不要抢,到时打开匣子就知道谁能当皇帝了。
  皇位争不了,众人都变得本分起来,奕经的爷爷就是个很有名的书画家,一辈子跟笔墨翰青打交道,从没有扛过枪拿过刀。到了奕经这一辈,才开始拿刀,不过是拿的小刀,也就是像奕山那样做宫廷侍卫。
  奕经虽说曾外放担任过黑龙江将军,还曾跟着长龄出征南疆,但他似乎继承了书画家爷爷的血脉,性格偏软,适合从文而不是从武,对征战杀伐这套学问也始终没能真正领会。

  要论兵略,奕经都不如奕山。这么说吧,奕山算是皇室成员中的一线能臣,奕经至多排在二线,皇室成员与满汉大臣在能力方面又差着档次,因此奕经的实际水平只能到三四线外面去找。道光也不是不知道奕经有几斤几两,只是他实在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了。
  不过这并不妨碍奕经的积极性。在上殿面君的那一刻,道光特地交给他一纸诏书:凡失守各城的逃兵逃将,一律军法从事。
  这是一柄沉甸甸的尚方剑,表明了皇帝的信任和重托,接过它,心里能不激动吗?
  在连战连败的不利境况下,奕经的奉旨出征早已没了奕山挂帅时那股雄纠纠气昂昂的气势,道光本人在“剿”“抚”的态度上也开始出现松动,变得不甚明朗起来。
  第一个窥测到这一切的是首席军机大臣兼大学士穆彰阿,他给道光上了一个奏折,请求释放琦善出狱,让他跟着奕经到前线去效力。
  琦善此时已成了“主抚派”的象征,若放在过去,穆彰阿是断然不敢上这样一个可能引火烧身的折子的,他敢上,就是抓住了道光的心理变化。果然,道光看过奏折后,很快予以批准。
  穆彰阿这个折,有迎合皇帝的意思,但也有意无意地救了琦善一条命。此前琦善已被定为斩监侯,秋后就要勾决杀头了。
  奕经本来是个天生没主意的人,皇上让带琦善,那就带着这小子去玩玩吧,倒是他的一位幕僚颇有政治眼光,力劝奕经不能这么做。
  “你以扬威将军的名号出征,主要使命是战,而不是抚,让琦善跟着算怎么回事呢,别人肯定说你三心二意,又想战,又想抚,最后可能是两边都不讨好。”

  奕经一想是这么个理,那就不要带了。
  扬威将军的话比穆彰阿顶用,道光听后改变了主意,这样一来,爵爷死罪虽免,活罪难逃,奕经不要他,他被押到关外做苦差去了。
  (57)
日期:2012-02-18 18:39:44

  奕经的态度是有了,可世上的事,光有态度不行,你还得有能力,恰恰奕经欠缺的就是能力。奕山出征广州还知道要发动火攻,奕经则是一脑袋糨糊,啥也不知道。

  帅不行,要是底下将佐厉害一些,或者还可以予以弥补,可跟着奕经出京的官员基本全是一些废物。他们这些人平时久居皇城,既无实权,也没油水,愿意出来只是为了到基层打打秋风,哪有一点能打仗会打仗的样子。
  奕经着急啊,带着你们这些缺德玩意,要是上了战场可怎么办?
  还好,因为征集那一万兵勇需要时间,出于“谋定而战”,不打无把握之仗的原则,道光暂时也没急着催他上战场,
  利用这段时间,奕经决定发扬民主,从民间招纳贤才。他在营门外安了一只木柜,说只要对打仗有独特见解的,就可以把建议和自己的名字写成纸条,放进木柜,本将军三日后予以接见。
  发条微博,写张纸条,谁不会啊,一时间营外人来人往,跟赶集似的,好不热闹。
  奕经没有主见,纸条一多,反而把眼睛给看花了,不知道哪一条是致胜克敌的妙着,又有哪一位真的是“奇材异能”之士。
  干脆,乱点鸳鸯谱,抽到谁算谁吧。在奕经主办的这次招贤活动中,共有四百多人献策,被奕经招纳的“贤才”则有一百多个,结果却是所有的“策”没一条能派上用场,“贤才”也大多是鱼目混珠之辈,不比那些京城官员强上多少。
  队伍长了,反而更不好带了。从皇城下来的京官自然是一个个心醉神迷,到哪都以“小钦差”自居,俨然奕经一人之下,他万人之上,连地方官员们见了都得长跪不起,口称“大人”。
  这倒也罢了,那些“贤才”竟然也有样学样,跟着作威作福,被称为“小星使”。

  “小钦差”和“小星使”们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路上都弄得乌烟瘴气,以致于奕经的班子还没到前线,周围已经是谤议四起,没有人不骂的。
  如此折腾来折腾去,奕经已全无一点离京时的志气。他驻节的地方是被称为人间天堂的苏州,吃喝玩乐,应有尽有,躺在温柔乡里,他哪都不想去,更别说上前线打仗了。
  主帅迟迟不能现身,可把浙江方面的官员给急坏了,隔三岔五地派人来催,但奕经就是赖着不肯动身。
  “那谁谁丢了城池,就严惩他,我有皇上赐的尚方宝剑哩,反正一句话,你们别打扰老爷我的情绪就行。”
  这么一赖皮,年都过去了。到第二年年初,连内陆援军都差不多到齐了,奕经没法再推托,不得不移师赶往曹蛾江前线。
  (58)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