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坚:史上最牛的官二代(大隋唐第一卷连载)》
第19节作者:
老肃2009 日期:2012-01-28 08:10:17
● 杨坚为什么不当曹阿瞒
随即史称隋文帝的杨坚下令大赦天下,收买人心,并命令有关官员捧着册书前往南郊祭天,禀告上天隋已承天受命。又派遣小冢宰元孝矩飞马把镇守洛阳的太子杨勇替换回来。元孝矩是杨坚的亲家,他女儿就是太子杨勇的妃子。洛阳是京城长安之外的第一繁华大都,有这样过得硬的亲戚镇守洛阳,杨坚才能放心。
既然是汉人天子坐天下,胡人搞得那一套一定要拨乱反正的。
在小内史崔仲方劝说下,隋文帝下达大隋第N号天子令,废除北周建立的六官制度,恢复汉、魏旧制。把什么大前疑、大右弼、大后承、还有小冢宰等前朝官职名称统统废除,设置了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以及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御史、都水二台,太常等十一寺,左、右卫等十二府,以分别执掌和统领各类职事政务。又设置了上柱国至都督十一等勋爵,用来酬劳那些为新朝建功立业的将帅;设置了特进至朝散大夫七等散官,用来加封有德行和声望的文武大臣。连门下省长官侍中也改称为纳言。
日期:2012-01-28 08:11:14
太师、太傅、太保三师和太尉、司徒、司空三公都是一种荣誉官衔,类似今天的XX名誉主席。
并州总管李穆对杨坚能够坐上龙椅所起到的作用无人能比,杨坚给李穆发诏书,约其进京共享富贵。任命李穆为太师,特许他在朝拜时不称名。李穆的子孙即使还在襁褓中吃奶,也一律被授予仪同三司。仪同三司本意指非三公(司马、司徒、司空)而给以与三公同等的待遇,即享受国家正部级以上待遇,可以配防弹专车配住别墅宅楼配警卫员和保姆的。这下李穆一门身居官位的人多达一百余人,显赫无比,异常拉风。
李穆是个谨慎的人,他担心树大招风,就上表籍口年高体衰请求辞职归养。杨坚不答应,下诏说:“古代姜太公吕尚以百岁高龄辅佐周文王、武王成就王业,张苍以白发老人担任汉文帝的丞相,高才伟人佐命当世,不能受常礼的拘泥。”只允许李穆不必天天上朝会坐班。每遇军国大事,朝廷一定派人到府上征询他的意见。
日期:2012-01-28 08:13:37
杨坚又任命上柱国窦炽为太傅、幽州总管于翼为太尉。
荣誉的虚衔安置妥当后,一些政府关键部门杨坚则统统选用能干的亲信来担当,如:
原相国府司马高颎为尚书左仆射兼纳言,总理政府兼管给皇帝提战略性建议;
原相国府司录虞庆则为内史监兼吏部尚书,相当于今天的最高监察院院长兼中央组织部长;
相国府内郎李德林为内史令,即杨坚的皇家办公厅秘书长,另外搭着干些中央宣传部的活儿;
上开府、汉安县公韦世康为礼部尚书;
上开府、义宁县公元晖为都官尚书;
开府、民部尚书、昌国县公元岩为兵部尚书;
上仪同、司宗长孙毗为工部尚书;
上仪同、司会杨尚希为度支尚书;
上柱国、雍州牧、邗国公杨惠为左卫大将军。
日期:2012-01-28 08:14:31
一般别人富贵不忘衣锦还乡,杨坚是富贵不忘父母和老婆孩子。当皇帝的第二天,杨坚就诏令修建祖庙社庙,把老爸杨忠追尊为武元皇帝,庙号太祖;老妈吕氏为元明皇后。册立原配夫人独孤氏为皇后,长子杨勇为皇太子。
有道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坚又封皇子雁门公杨广为晋王、杨俊为秦王、杨秀为越王、杨谅为汉王。皇弟邵公杨慧为滕王、安公杨爽为卫王。
几天后,隋文帝任命大将军、金城郡公赵煚为尚书右仆射,与高颎同掌国政,成为隋政府中的第二号要人。
日期:2012-01-28 08:15:23
杨坚和原北周载师下大夫荣建绪交情非浅,在他将要接受禅让时,偏巧荣建绪被朝廷任命为息州刺史。杨坚就难抑兴奋地对荣建绪说:“请耽搁几天再走吧,让我们一起参加开国大典,享受富贵荣华到来的时刻。”荣建绪的回答却冷冷的:“明公的这些话,不是我想听到的。”
杨坚即位后,等到荣建绪入朝,高居而坐的杨坚问:“你现在感到后悔吗?”荣建绪叩头回答说:“我虽然没有处在晋、宋禅让之际东晋秘书监徐广的位置,但和曹魏代汉后的东汉太尉杨彪情状相似。”
杨坚虽然不好读书,可还是听出了荣建绪的讥讽之意,怒色顿起:“朕虽然不明白书上的典故,但也知道你这话大不敬!”
日期:2012-01-28 08:17:34
原北周上柱国、神武郡公窦毅当年娶的是北周的襄阳公主为妻,生下的女儿窦氏堪称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年纪不大时就见识非凡,她曾悄悄对武帝宇文邕说:“现在北齐和陈朝还有突厥鼎足而立。突厥势力正在强盛之际,希望舅父能够忍耐,加以劝慰安抚,把老百姓放在心上!”武帝的阿史那皇后是突厥的公主,两口子关系一直不那么和谐。听了外甥女这般让自己多对阿史那示好的话,宇文邕深感震惊,连声赞同并予以采纳。
这时,窦氏得知杨坚接受了周静帝的禅让后,气愤得扑倒在殿阶下,捶胸叹息说:“恨我不是个男子,把舅家宇文氏从患难之中拯救出来!”
窦毅和夫人襄阳公主急忙捂住女儿的嘴说:“你万万不要乱说,那样会招致灭族之祸的!”窦毅由此对女儿感到惊奇。窦毅女儿长大后,嫁给唐公李渊。
李渊是关陇贵族李虎的孙子。
窦氏与李渊生下个儿子叫李世民。
日期:2012-01-28 08:20:55
杨坚改朝换代的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他自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文治武功,手里更没有私家军队,怎么说把天翻过来就翻过来呢?
对此很多人都不服气。先是唐太宗李世民发出一番蔑视隋文帝的言论:“此人性至察而心不明。夫心暗则照有不通,至察则多疑于物。又欺孤儿寡妇以得天下,恒恐群臣内怀不服,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在清代,著名学者赵翼再次说出了许多人的心声:“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
日期:2012-01-28 08:24:26
杨坚之所以能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并非有了一副帝王相貌就可以如愿以偿,他不过是性情沉稳阴鸷,反映在表面上喜怒不形于色罢了。
首先是杨坚的先人因赫赫军功而跻身西北的关陇贵族之列,家族的赫赫声望有了与皇家结亲的基础。接下来,周武帝接班人宇文赟的胡闹和早亡则给杨坚制造了夺权的良好契机。也绝非“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如果杨坚不是韦孝宽、梁睿、李穆和于仲文这些有才干有实力之人的呼应,如果不是刘昉、郑译、李德林和高颎等人的坚决力挺,如果不是独孤家族势力的无私赞助,也难以造成他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实。
日期:2012-01-28 08:26:33
“官二代”杨坚早有不臣之心,对挟天子而令诸侯并不感兴趣,他不想学当初的曹阿瞒,让自己的儿子篡权夺位,那是因为他亲眼看到权臣宇文护最终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
要么当个架空皇帝的权臣,要么把小皇帝一脚踢开闹革命?
前者的危险系数太大,命运也被新皇帝攥在手里,被皇帝杀掉,同样会遗臭万年。
杨坚既然不想做曹阿瞒,也不想做宇文护,更不想做因辅佐周成王而流芳百世的周公,他唯一的出路就是只争朝夕,舍得一身剐,做个开国之君!
日期:2012-01-28 08:28:18
在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里,京城长安的大街上开始流行黄颜色。
新皇帝杨坚与百官群臣一律身穿黄袍在临光殿开始新朝第一次见面会,头戴冠冕的杨坚腰间扎的就是李穆当初进献他的十三金环带。
只是臣子们的黄袍不能继续再穿下去了,因为打杨坚这儿开始黄色为帝王皇家专用颜色,民间再有着赭黄袍者便是谋反,要诛灭九族。
那些原本应该穿上黄袍的前朝皇族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下场?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