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史记-戏说黄帝到先秦的那段历史》
第7节

作者: 雨山rainhill
收藏本书TXT下载
  这也是为什么在历史的古籍记载中,蚩尤墓冢的遗迹大部分都是实体墓,而不像黄帝炎帝这些是衣冠冢的原因。
  关于蚩尤遗骨的墓冢,其实就是蚩尤部落的九黎族被迫不断迁移的路线图,大致为:河北逐鹿蚩尤冢,河南台前蚩尤冢,山东寿张蚩尤冢,山东巨野蚩尤冢,湖南武陵蚩尤冢。
  据说海南也有蚩尤的后代,各地还有很多关于蚩尤的传说,只是我们永远无法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又不是真的。
  日期:2012-01-16 23:45:10
  18.
  据说,在战胜蚩尤之后,炎帝又和黄帝为了领导权闹过一些矛盾,但还是被黄帝给压下去了,并且告诫炎帝,别不拿领导不当回事!

  现在各个部落都以黄帝“马首为瞻”了,黄帝更是得到了一个“白马大叔”的称号,可是黄帝发现烦心事更多了。黄帝想:人到中年,婚姻家庭事业真是催人老。
  但是他无法休息,因为不断的有部落之间的纷争,他有些疲于奔命了,痛定思痛,他明白自己对那些不听话的部落首领太好了,一句话“我总是心太软,我总是心太软。。。”,这样早晚会把自己给累死,而且这和我要建立的理想社会制度构想也相差太大。
  国家意志高于一切,黄帝下定决心,想明白该换种方式对待那些不听话的部落了:“我知道你根本没那么坚强。”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他下定决心要改变这种现状,改变这种他前脚刚走,部落之间就又开始互相攻击的局面。敢情把我当成街道办的调解主任了?
  他听说还有人拿蚩尤吓唬不听话的小孩,于是就让宣传部长到各个部落进行通知,就说蚩尤其实没死,人家只是风声紧出国避风头了,现状已经又加入了我们黄帝部落,被黄帝任命为国防司令,军委副主席,专门负责调解部落之间的纠纷。

  蚩尤的头像被印在黄帝的战旗上,一部分人吓得立刻老实了。黄帝把自己的人安插到了各个部落中,让他们随时报告各个部落的情况,还把各个部落的人才给召到总部来,慢慢造成了各个部落要受中央的辖制的局面。
  如果有部落反叛,他很快就会出现在那个部落面前,处理起来绝不手软。黄帝开始了他的职业反恐事业,没有人知道他的军队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他会在什么地点、什么时候出现。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遇到恐怖的事情其实不是最恐怖的,那什么是最恐怖的事情?那就是,明明知道有恐怖的事情要发生,但就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发生,这才是最最恐怖的。
  现在那些不听话的部落,深深的体会到这一点,遭到了军事打击不是最可怕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遭到军事打击才是最可怕的啊。
  慢慢的,大家都知道了要安分守己,要听中央的话,要一颗红心跟着黄帝走,否则的话,“领导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黄帝明白精神领域的也不能放松,要占领精神高地。他意识到各个部落的神啊鬼啊太多了,这样不好管理,为了祭祀搞得人都没东西吃了。于是他开始进行思想上的统一,将神鬼编制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人员精简,然后进行了神的统一,由他来进行祭祀,因为他可以和神鬼通话,是上天的代言人。所以黄帝到各个山头各个河流进行祭祀,达到收编这些神鬼的目的。

  经过黄帝的不懈努力,天下终于慢慢的平定了,他开始考虑接班人了。
  黄帝的正妃是西陵之女,名字叫嫘祖,据说嫘祖发明了蚕丝和纺织,所以后人多以嫘祖为纺织业的祖师爷(我在犹豫该不该打成“祖师奶”)。嫘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是为青阳
  还有一个是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女,生了孩子叫做高阳。
  最后,黄帝把天下传给了高阳,也就是自己的孙子,后世称为帝颛顼是也。
  在黄帝一百零一岁的时候,这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中华名族的祖先,终于驾崩了。
  黄帝死后,葬在了桥山。(不清楚他老人家死了几次,因为有好几个地方的领导声称黄帝驾崩在他们那里)
  关于黄帝这段历史算是写完了,只是这里有个小小的问题,那就是黄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

  关于黄帝这个名字的来历,是说黄帝在统一天下后,在他的领地曾经发生过千万只蚯蚓涌出地面的现象(古书称之为“黄龙地螾见”),所以老百姓认为这是好兆头,就称轩辕为黄帝。
  但是那个时代的人,并没有意识到所谓的“黄龙地螾见”背后,却隐含着一场人类的大劫难,这场劫难影响了人类历史的发展,更是改写了黄帝的三个后代---尧、舜、禹三个人的人生轨迹。
  欲知后事如何,请继续关注本帖的后续报道。
  日期:2012-01-16 23:56:25
  五帝本纪第一的第一帝黄帝写完了,后边还有四帝啊。刚开始写的时候没想到自己这么卖力的瞎编,真是挖了一个巨坑给自己啊。后边就要不那么发挥,尽量让历史快一些了。

  00:00 要去洗洗睡了
  作为一帝的总结,下面才是史记中真实的黄帝。
  【五帝本纪第一】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筴。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穀草木,淳化鸟兽蟲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请按 Ctrl+D 将本页加入书签
提意见或您需要哪些图书的全集整理?
上一节目录下一节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