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不应该被误解:风云岳飞》
第18节作者:
游摆子 总管王禀也很无奈地亲手把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相伴多年的心爱战马杀了,分给将士们充饥。
身边的将士苦苦哀求道:将军每天都要骑着战马驱驰各处,指挥作战,没有战马怎么能够杀敌啊!
王禀仰天长叹:如果太原失守,国家罹难,人民遭到屠戮,我纵有万贯家财又有何用!
太原军民吃光了一切活的死的动物牲畜,然后就吃树上的绿叶花朵;再然后是树皮草根;最后连粮库里的糠皮谷壳都被嚼得精光。
守城将士为了充饥甚至把弓箭上的牛筋、盔甲上的牛皮以及马鞍上的皮革部分熬煮着吃。
所有可以吃的东西都吃完了,还没饿死怎么办?
人,地上横七竖八地躺着饿死病死的一大片人。大家开始割尸而食。
实在是饿得不行了,有的守城将士两眼发黑,眩晕不止,甚至拿不住手中的兵器!
太原军民饿死的饿死、病死的病死、战死的战死,残存下来的不到十分之一的人口也差不多奄奄一息了。
这无疑是给太原判了死刑,而喘息着的守城军民所作的一切只是为了死得更有尊严。
这样看来,太原陷落是迟早的事,要嘛就弹尽粮绝大家一起饿死,要嘛就城池陷落巷战而死,只有这两种选择,投降屈服卖国求荣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九月十三日,金军又发动了一次猛攻,这次猛攻犹如泰山压卵般,太原北门很快就被金军攻破了,金军喊声震天地冲入城中。
城中遍地饿殍,横尸遍野,树叶、草根、树根......一切可以吃的不可以吃的都被守城军民吃光吞尽了......
粘罕看到城里这惨烈悲壮的情景,不禁为之一震,这就是阻挡我大军长达260天的太原!
此时,正在南城巡逻的总管王禀闻知北城陷落,赶紧率领一支弱军羸卒赶来增援,行至途中,却听到军士来报说知府张孝存自杀未遂,被金军活捉。王禀大惊,率众奔向知府衙门营救张孝存。
正在此时,金军大部队也冲杀上来,王禀率领一百多个羸弱的士兵与迎面而来的大队金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王禀且战且退,身中数十枪,仍率众苦战,与金兵作最后的拼杀。最后,身负重伤的王禀情知难免一死,对儿子王荀说:我王禀为国已尽忠,为民已尽义,大丈夫顶天立地,夫复何求!
说完,转身跑入太庙,背着宋太宗赵光义的遗容,转身一跳,父子双双殉国于汾水。
恼羞成怒的粘罕做了一件很损阴德的事——将王禀父子的尸体从汾河中捞出来,马踏为泥。
太原知府张孝存被俘后,尽节未成,破口大骂,后被金人掳往北方。
后来,忠义为国的张孝存违心地接受了金国的劝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他就像《说岳》里的“苦人儿”王佐一样,违心地接受了伪职,多次向宋高宗赵构写信表明自己的心迹,并向高宗汇报伪齐准备派人刺杀宋高宗的情报。
再后来,金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不再需要像伪齐这样的缓冲地带了;加上伪齐刘豫政府在与南宋的军事斗争中屡屡失败,很不得金主老子的欢心,金朝一怒之下费了伪齐。
张孝存被遣送回南宋,回到了阔别八年的祖国。
回国后的张孝存为自己的失节感到羞愧难当,恳请致仕(提前退休),后忧郁而亡。
我想说的是,在张孝存身上,我明白了活着比死去需要更大的勇气。
王禀父子殉国后,羸弱的太原军民与身披重甲的凶猛金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一番激烈的搏杀后,太原军民以全城殉国的方式诠释了自己对祖国的热爱。这种自杀式的巷战对挽回战局已经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了,唯一的作用是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注入又一股奔腾的热血!
日期:2011-07-15 11:56:12
第一章、东京保卫战
第五节、靖康耻(1)
蛮横自负的粘罕以最损阴德的方式——屠城,解决了太原问题之后,立即分兵南下,与宗望的东路大军展开了一场力量均等的马拉松。
粘罕指挥的西路大军犹如撒向四方的一把把强劲锐利的挠钩,接连夺取汾、石、辽、威胜、隆德,很快又重新占领了泽州, 跑到了黄河岸边。
斡离不率领的东路大军绕开坚固难啃的中山等镇,一路高歌,烧杀抢掠,很快就打到了黄河岸边。
宗望、宗翰两支大军犹如两条翻江倒海傲视一切的苍龙,张牙舞爪呼啸着直取光耀天下的龙珠——汴京。
一片恬然纵情享乐的宋廷惊闻金朝又一次集结大军大举南犯,赶紧穿好裤子,于慌乱之中作出了相应的部署。
经过大换血的宋廷已然是投降派的天下。
著名的投降派宰相唐恪舞着御赐菜刀把一块水灵灵的豆腐挥成两块,不算太笨拙的宋钦宗欣然会意,自以为万无一失地采取了两面光的措施——一面消极部署防御,一面派人割地乞和。
各路金军忙着攻城略地烧杀抢掠,正在兴头上,哪有心思管你宋廷的乞和使者。但是出于礼貌更出于施放烟雾弹,金军还是派出了一些很善于太极推手的使者出使宋廷,去和宋朝那些肥头大耳脑满肠肥的书生们扯扯家常,顺便聊聊所谓的国家民族与个人荣辱两者的利害关系。
吃了大亏的宋廷还是很天真地认为那些扎着辫子一身腥膻的北方蛮族只不过是一些入室抢劫兼职勒索的小毛贼,很容易满足,只需要给点钱割一些土地就可以打发的。
在这样的思想认识下,宋廷接连做出了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他们先是以汴京为中心,把汴京周围地区划分为东南西北四块军事防御区,分别设置一名书生总管,可自行招兵买马,负责四个方向的防卫工作。
紧接着,投降派以浪费钱粮为由把种师道临死前召集的26万勤王大军遣散了,并下令各处勤王大军原地待命勿得轻动,违令者军法论处。
种师道闻讯后连连叹息,病情愈加严重,随时都有驾鹤西去的可能。弥留之际的老将军最后一次上书给头脑发热的宋钦宗,请求皇帝以李纲、宗泽为东京正副留守,负责守御京城,圣驾则移驾长安,暂避敌锋。以懦弱怕死又冒险激进闻名的宋钦宗却出人意料地拒绝了种师道的正确提议,表示坚决留在京城。种师道知道后双目圆睁一命呜呼了。
种家兄弟死后,宋廷命享誉河东的宿将折彦质负责山西前线,对付宗翰大军;命范讷负责河北前线拖住宗望大军;并命李回与折彦质统兵十二万共同防守黄河天险。而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们依然尽情享乐歌舞升平,朝野上下一片嘿然,逃跑投降的气息笼罩着整个汴京城。爱国学生陈东率领数万军民伏阙上书,要求起用李纲。钦宗于无奈之下只好下诏起用李纲,以平息民怨。奉诏进京的李纲正在瘴气弥漫的岭南艰难地翻山越岭,日夜兼程赶赴汴京,直到汴京城破——钦徽二帝被迫披着狗皮袄子跑到北方去打猎(北狩)也没能赶到汴京。
金军方面。相比于第一次互不相让的攻城竞赛,这次进攻东京的两路金军有了比较愉快的合作。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