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1-12-22 08:11:13
孤愤第十一
注:·孤愤,就是孤独与愤慨
· 非见韩之削弱,数以书谏韩王,韩王不能用。於是韩非疾治国不务修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彊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于功实之上。以为儒者用文乱法,而侠者以武犯禁。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今者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悲廉直不容於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作《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十馀万言
·本篇是绝世名篇,同样小子背诵过的
日期:2011-12-22 08:11:35
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人臣循令而从事,案法而治官,非谓重人也。重人也者,无令而擅为,亏法以私利,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此所为重人也。智术之士,明察听用,且烛重人之阴情;能法之士,劲直听用,且娇重人之奸行。故智士能法之士用,则贵重之臣必在绳之外矣。是智法之人与当涂之人,不可两存之仇也。
韩非首先指出由于智术能法之士,远见而明察,强毅而劲直。他们必会烛私矫奸,在指出当涂之人,亏法以私利,耗国以便家,力能得其君。点出法术之士与当涂之人乃是势不两立的关系。
知晓法术治国的理论家,必定是目光远见和能明察秋毫的人,如果不能明察,那么就不能洞察邪门歪道的阴谋诡计;用法术治国的实践家,必定是坚强刚毅和刚劲正直无私的人,如果不能刚劲正直无私,那么就不能矫正朝中的奸臣。大臣根据法令来从事自己的职责,按照法令来治理治下臣民,这些大臣不是奸臣。所谓奸臣,无视法令擅自行事,违背法令来为自己谋取私利,消耗国家的财力来充足自己的家庭,在凭借自己的能力去讨好君主,谋取君主的重任,这就是我说的奸臣。知道法令治国的理论家,明察秋毫,如果被君主重用,那么就能辩查奸臣们的阴谋诡计,从而阻止他们害国殃民。用法术治国的实践家,刚劲正直无私,如果被君主重用,那么就能够矫正被君主重用之人的奸佞之行。所以如果君主能够重用智术能法之人,那么在朝中喜爱用阴谋诡计为自己谋取私利的害国殃民的奸臣必定会被绳之以法。因此要知道智术能法之人和朝中权贵奸臣是势不两立的啊。
日期:2011-12-22 08:12:01
当涂之人之擅事要,则外内为之用矣。是以
诸侯不因,则事不应,故敌国为之颂;
百官不因,则事不进,故群臣为之用;
郎中不因,则不得近主,故左右为之匿;
学士不因,则养禄薄礼卑。故学士为之谈也。
此四助者,邪臣之所以自饰也。
重人不能忠主而进其仇,人主不能越四助而烛察其臣,故人主愈弊而大臣愈重。
然则法术之士与当涂之人势不两立,但当涂之士有“四助”,这“四助”足以让奸臣做到很好的修饰。“当涂之人”也可以理解为“窃国大盗”、“老虎”等意思。
朝中权贵如果擅自独揽了处理国家机要大事的权利,那么国家内外都会为他效力。这个是因为:
诸侯们如果不顺应它,那么诸侯在想在他的国家办事谋取利益就困难了,所以诸侯们都在外歌颂赞美他;
朝中文武百官如果不顺应他,那么他们想升官发财谋取利益就困难了,所以朝中文武百官都为他所用;
君主近侍如果不顺应它,那他们想靠近君主侍奉君主来谋利就困难了,所以君主近侍就在君主左右来帮他藏匿他的劣端;
学者名士如果不顺应它,那么给养俸禄会变的微薄,自己应该被别人尊敬的礼节也会卑微,所以学者名士为他吹捧。
因此,在诸侯、百官、近臣、名士的帮助下,奸邪之臣得以用来掩饰自己的是非。权臣不能忠于君主推荐自己的仇敌,君主也无法逾越权臣的四贵来洞察来重用智术能法之臣,因此君主越发被权臣蒙蔽而大臣越发蒙蔽君主,权利越重。
日期:2011-12-22 08:12:39
凡当涂者之于人主者也,希不信爱也,又且习故。若夫即主心,同乎好恶,固其所自进也。官爵贵重,朋党又众,而一国为之讼。则法术之士欲干上者,非有所信爱之亲,习故之泽也,又将以法术之言矫人主阿辟之心,是与人主相反也。处势卑贱,无党孤特。
夫以疏远与近爱争,其数不胜也;
以新旅与习故争,其数不胜也;
以反主意与同好争,其数不胜也;
以轻贱与贵重争,其数不胜也;
以一口与一国争,其数不胜也。
法术之士操五不胜之势,以岁数而有不得见;当涂之人持五胜之资,而旦暮独说与前。故法术之士奚道得进,而人主奚时得悟乎?故资必不胜而势不两存,法术之士焉得不危?
其可以罪过诬者,以公法而诛之;
其不可被以罪过者,以私剑而穷之。
是明法术而逆主上者,不谬于吏诛,必死于私剑。
朋党比周以弊主,言曲以便私者,必信于重人矣。故其可以功伐借者,以官爵贵之;其不可以借以美名者,以外权重之。是以弊主上而趋于私门者,不显于官爵,必重于外权矣。今人主不合参验而行诛,不待见功而爵禄,故法术之士安能蒙死亡而进其说?奸邪之臣安肯乘利而退其身?故主上愈卑而大臣愈尊。
法术之士无权无势,无关系,无门路,所主张的意见也是与君主相驳的。他们与当涂之人相比有五条必不胜得因素,而且法术之士还有“二危”在旁。在如此困境中,还怎么指望法术之士冒死进言,即使是冒死可有可能进言无果;还要怎么希望当涂之人面对利益的时候自觉的收手。
大凡朝中权贵在君主身边执政,大多都是被君主信任的,而且和君主的私交也很好.他们就是因为通晓君主的心意,与君主同恶同喜,这也是他们因此被君主喜爱晋升为权贵的源头。他们官高权重,党羽众多,因而全国都为他们说好话。法术之士想求得被君主任用,他们没有被君主信任宠爱的亲密,也和君主的没有那种像老友一样的关系的私交在,并且他们还想用自己的法术思想去改变君主所喜爱的念头,这恰恰是和君主所相对立的。身处的地位卑贱,没有权势,而其是孤身作战,
用与君主疏远的关系和与君主宠爱亲近的关系的人去争,情理上说,是不能取胜的;
用新人和老油子去争,情理上说,是不能取胜的;
用违背君主的主意和顺从君主的主意的人去争,情理上说,是不能取胜的;
用低贱的地位和高贵势大的人去争,情理上说,是不能取胜的;
用自己孤身一人去和全国来争,情理上说,是不能取胜的。
法术之士掌握着这五种不能取胜的因素在,数年不被君主接见;当涂之人掌握着五种取胜之资,早晚都伴随着君主左右。因此法术之士什么时候才能被重用呢?君主什么时候才能觉悟呢?法术之士凭借的五种条件以及其他客观因素决定他们必定会和当朝权贵水货不容,法术之士还不够危险么?
权贵可以找一些蛛丝马迹的罪名或以莫须有的罪名来诬陷法术之士,借照国家的公法来处决法术之士;
找不到罪名或不想编织罪名还以动用刺客死士来暗自处决法术之士。
因此通晓治国法术之人,不死在莫须有的罪名之下,那么就会死在刺客死士手中。
党羽互相勾结蒙蔽君主,花言巧语,使用阴谋诡计来谋取利益,他们一定会依附当朝权贵,所以他们中可以有功劳来凭借的,就许给高官富贵,没有名声来来凭借的,就利用外国诸侯的势力来让他们担任重要的官职。所以,那一些投奔权贵获得高官厚爵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的功劳获得显贵,就是因为外国势力的衬托使他们获得显贵。君主不使用刑名考核来决定处罚,不见到他们的功劳就决定行赏。所以法术之士怎么能冒着死亡的危险来进献主张?奸臣权贵怎么会面对还可以获得的更多利益了来收身而退?因此君主就会越发卑微,权臣就会越发尊贵。
日期:2011-12-22 08:13:30
夫越虽国富兵强,中国之主皆知无益于己也,曰:“非吾所得制也。”今有国者虽地广人众,然而人主壅蔽,大臣专权,是国为越也。智不类越,而不智不类其国,不察其类者也。人之所以谓齐亡者,非地与城亡也,吕氏弗制而田氏用之;所以谓晋亡者,亦非地与城亡也,姬氏不制而六卿专之也。今大臣执柄独断,而上弗知收,是人主不明也。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今袭迹于齐、晋,欲国安存,不可得也。
【网站提示】 读者如发现作品内容与法律抵触之处,请向本站举报。 非常感谢您对易读的支持!
举报
© CopyRight 2011 yiread.com 易读所有作品由自动化设备收集于互联网.作品各种权益与责任归原作者所有.